但是最後壹次告別聲明之後,我就把微博號從10000多逐漸刪除到1000不到,這也是我這次能夠快速清空的原因。之後,我取消了微博與Kaixin.com、街邊、新浪博客的所有自動鏈接,有效地限制了我當時的“微博癮”。
有急事,因為那天上班不開心,回來覺得有必要找點事發泄壹下。但我之所以迅速想到清空微博走人而不是扔東西,或者大吃壹頓,是因為微博對我來說已經成了雞肋,沒什麽可留戀的了。我不是菜頭,也不想通過離開微博來炒作自己,也不會回去,所以沒必要在離開前發長微博來表達對微博的恨意(其實我並不討厭),所以我選擇在離開微博壹個月後發壹篇博客給粉絲解釋壹下,如果偶然還能看到的話。在這幾天清理粉絲的過程中,我發現六千粉絲中仍然有超過90%的直播粉絲,這讓我很開心。還有最後的五百個僵屍粉,後來也讓我用壹個微博插件壹鍵消滅了。
首先,我不認為微博是壹件壞事,但很大程度上是壹件好事。當然,如果僵屍少壹點(小秘書和新浪技術人員在這壹點上幾乎沒用),營銷賬號可以長壹點,五毛和知名人士可以從營銷賬號學到壹半用腦的技巧,各大媒體可以講壹些職業道德,新浪微博還是很完善的。。。我想說的不是以上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我現在想說的是對微博幾個重要元素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它們對我個人造成的困擾和負面影響。第壹,粉絲
“粉絲”以前是指名道姓的粉絲。微博借用這個詞作為跟隨者的代名詞時,它只是壹個名詞,卻激發了草根階層的自我贊美。右上角的小白條裏,妳多了幾個粉絲。這句話多麽有誘惑力啊!所以,壹個沈迷微博的人,不能不接受“粉絲”的誘惑。TA會經常(如果不是壹直)思考如何擁有更多的粉絲,如何取悅粉絲,該說什麽/該說什麽或者不該說什麽,從而最大化的留住粉絲或者吸引更多的新粉絲。如果是這樣的話,當壹個墻外的twitter關註者,壹個曾經被打敗的“關註我的關註者”,在新浪微博裏變成了“粉絲”,六塊錢幾千粉的生意就應運而生了。“粉絲”是微博中最大的神話。即使妳的粉絲是100%的直播粉絲,當妳開始在意“粉絲數”這個變量的時候,妳就變成了粉絲的奴隸,妳的微博是為粉絲而不是為自己寫的。
第二,轉發(@)
轉發是壹種態度。我也參與了很多轉發。最近的壹次,我記得是國慶華山救援。那天晚上真的很為山上的那些人著急,時刻關註著事態的進展,直到順利解決。但是轉發更多的只是主po的壹種營銷手段,壹種獲取粉絲數量的方式,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妳有沒有想過,如果@三個朋友轉發的抽獎可以完全消失,妳每天可以看多少廢話?妳有沒有想過,當同壹條微博通過妳的關註者壹遍又壹遍的轉,十幾遍到幾百遍的出現在妳的眼前,當妳壹遍又壹遍的點開小白條“加了多少個@ s”的時候,妳的生命就浪費了,不經意間積累的時間量是驚人的。所以我曾經跟壹個朋友說,盡量不要“轉發”,因為“轉發”很大程度上就是“浪費生命”。第三,題目
有沒有發現微博的話題越來越無聊?妳有沒有發現,妳覺得有趣的話題其實是廣告的載體?好吧,這是不會展開的。第四,屏蔽
屏蔽真的很煩。當“天線寶寶”“素雞”也成為敏感詞的時候,真的是無語了。我們早就生活在壹個很多自己的話都不能自由使用的可悲時代,新浪微博更是登峰造極,創造出多重屏蔽手段。現在屏蔽已經成為新浪微博的技術首要考慮的問題,而不是如何增加用戶的安全性,減少潛在威脅。總之,能說的話很少,微博更是讓他們少之又少。五.廣告
廣告營銷無疑是微博的第壹主題,第壹要義!我不反對作者適當吹噓自己。商人讓人們及時了解他們的產品,但是@
三個人什麽的。這是壹個掃興的人。更讓人失望的是,時不時有人圍著妳轉,讓妳幫TA打廣告。去年,我還就為蘇修出售CD壹事警告了壹些大牛。那天幾乎所有的CD都賣完了,然後寄給兩家淘寶店的幾百張CD很快就賣完了。這就是微博營銷的力量。因為這種力量如此強大,讓我們忽略了微博之外的真實世界,從而反過來強化了微博本身在營銷中的功能。結果微博營銷在我看來基本成了壹個怪物,在吞噬我們自己分辨好書、好電影、好產品的能力,相應的,也在吞噬我們分辨類似的不那麽好的東西的能力。我們在這裏。
在@ @ @的過程中越走越遠。第六,性能
就像我剛才說的,因為粉絲的存在,微博的短博不再是自言自語。妳必須擔心很多事情,首先是旁觀者的態度。所以微博所謂的記錄生活,表達觀點,首先是表演,其次才是錄音(如果真的有錄音成分的話)。這種表現大多是良性的,如果妳真的有很多時間可以消磨的話,但是當壹個惡意評論毫無準備的出現時,在微博出現之前,我們至少在主場是不需要表現的。在網絡上,我們甚至壹個個戴上了面具(id),這樣就可以在各種話題空間裏壹展身手,說出更多的真相。但是微博改變了互聯網讓我們戴上面具又扔還給我們的特征。當壹個松弛的微博已經把他擅長的各個方面都展示出來的時候,妳壹定已經把妳的性別、年齡、家庭背景、籍貫、職業、哪裏有發言權、哪裏有時會胡說八道告訴了妳的圍觀者(粉絲)。這樣,妳在日常的交往空間中,壹定要同樣謹慎,甚至更加謹慎。這是微博給妳的表現。還是那句話,這種表演並不全是惡毒的,但是,至少我個人是厭倦了這種表演,不想浪費壹絲壹毫的腦細胞去增加粉絲。
七。成員和其他人
好了,暫時就這些了。這應該是新浪微博讓我浪費的最後壹個小時了。為了不讓這篇文章被新浪博客吞噬,我準備在人人網上再發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