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北產區。主要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除了黑龍江省北端的大興安嶺北段,其余地區屬於中溫帶,年平均氣溫大多在10℃以下,冬季非常寒冷。65438+10月氣溫為-12.5-22.7℃,絕對最低氣溫在30-40.2℃之間,而夏季較溫暖,日照較長,7月。無霜期100-150天,年降水量400-800 mm,土壤多為黑鈣土和草木灰土,基本能滿足梨樹生長發育的需要。特別是遼南地區,氣候較溫暖,無霜期較長,水熱條件較好,有利於梨樹生長,是東北地區梨集中產區。
該地區梨樹生產歷史較短,梨園面積約占全國的19.2%,產量約占全國的8%,品種約200個,多屬秋子梨系。其次,西洋梨有系統的品種,具有抗寒、抗病、長壽、高產的特點。梨產區主要有:①鞍山梨區,東北最古老的梨區之壹,以大香梨聞名。但品質較差,已逐漸被其他優良品種取代。南果梨是目前栽培最廣泛的梨,抗寒性強,每年產量高。果實脆甜多汁,味道特別濃,是東北最好的品種。②位於醫巫閭山腳下的北鎮梨區,以秋子梨最多,其次是鴨梨和秋白梨,其中鴨梨最有名,最暢銷。③秋白梨位於遼西走廊綏中梨區,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好,種植最廣;④位於遼北開元梨區,栽培品種最多的是尖巴、蓋華、安麗梨。特別是尖巴梨,果實柔軟,酸甜可口,香氣濃郁,是凍梨的優良品種。⑤旅大梨區是西洋梨的集中產區,有20多個品種。其中,栽培最多的是巴厘梨和山治梨。吉林省的梨主產區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有30多個品種,部分是從朝鮮引進的,如蘋果梨抗寒性強,結果早,產量高,果肉細,品質優,不亞於國內的鴨梨,是優良的地方品種。黑龍江省種植的梨主要分布在哈爾濱和樺川,是從蘇聯引進的耐寒品種。
2.華北產區。主要分布在黃淮海平原、華北山區、黃土高原和山東半島。行政上包括河北、山東、山西三省,北京、天津,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北部。
該地區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11-14℃,10月平均氣溫1℃,7月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25-28℃,無霜期175-220天。雖然冬天寒冷幹燥,但梨樹不用保護也能安全越冬。全年降水量適中,多為600-700毫米,可以滿足梨樹的生長需要。該地區的梨栽培已有2000年的歷史,種植範圍廣,規模大,是中國最大的梨生產基地。從65438年到0985年,梨園面積占全國梨園總面積的55.6%,產量約占全國的60%。大部分種植品種屬於白梨系統,也有秋子梨系統和少數沙梨和西洋梨系統。產區遍布各省市,河北省梨區可分為兩大梨區:平原梨區集中在京廣鐵路以東、京津鐵路以南,河北中南部為梨區。平遠梨區產量約占全省的75%,有許多著名品種,如定縣鴨梨、趙縣薛華梨、安次縣亞光梨等。其中,鴨梨栽培最為常見;山梨區主要分布在燕山山脈和太行山。主要品種有蜜梨、秋、紅梨、馬梨等。,屬梨和的混合型,名優產品為秋梨和渤梨。
山東省梨的分布可分為魯中、魯南、膠東和魯西。其中;歷史最長、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山東省中南部地區率先推廣,約占全省產量的42%。主要優良品種有萊陽梨、青皮梨、薛華梨、辣椒梨、白梨、小白梨和子木梨。其中,萊陽梨最為著名。萊陽梨的美味與其生長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萊陽縣誌》說:“縣河、漳水兩岸,沙土遼闊,含腐殖質植物。”這種沙土是壹種特有的棕色細沙土,含雲母多,土地疏松,滲透性好,有利於梨樹生長。而且它對光的反射性很強,能使葉片充分進行光合作用。此外,這種沙土具有升溫快、散熱快、晝夜溫差大的優點,加速了梨果實糖分的積累,是萊陽梨具有獨特鳳凰味的主要原因。山西省梨主產區為原平、榆次、高平,主要品種有李霞、黃梨、油梨。河南主要產區有金夢、鄭州、寧陵。著名的品種有金夢的馬蹄酥、鄭州的高定白和寧陵的全定酥。
3.江淮產區。主要分布在漢江中上遊和長江中下遊。梨園面積約占全國的7.3%;產量占全國的5.23%。本區熱量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5-18℃,1最低氣溫2-4℃,7月平均氣溫28℃左右,絕對最低氣溫-6-13.8℃,無霜期210-250天,壹年。
該地區梨栽培品種多屬沙梨系,但也有白梨和秋子梨系品種,但數量較少,栽培歷史悠久,分布廣泛。梨的主產區有浙江的桐廬、建德,江西的婺源、上饒,湖北的棗陽、荊門、崇陽,陜西的鎮巴、寧強,河南南部的泌陽。其中規模較大的梨區較多:①荊門梨區,栽培歷史約1600年,品種約50個,尤以高產、甜著稱;②湖北棗陽梨區有水梨、芝麻酥、楚北香、馬蹄黃等50多個品種。③在重陽梨區,有許多梨,如小馬甸、鴨蛋梨、黃皮梨等。
4.江南產區。主要包括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四省的大部分地區和浙江、廣東、廣西的北部地區。梨園面積占全國的9.6%,產量占全國的8.3%。該地區地處亞熱帶氣候區,水熱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7-22℃,65438+10月平均氣溫高於4℃,7月平均氣溫28℃,無霜期220-230天,年降雨量壹般在1200mm以上。山地土壤為紅黃壤,平原為水稻土或紫色土,適宜梨生長。主要品種為砂梨系統,多種植於紅壤丘陵坡地,地域分散,分布廣泛。各省區均有種植,尤以四川、湖南為甚。四川的梨樹集中在四川盆地,主產區是簡陽和蒼溪。最著名的品種是蒼溪梨,果實大小3公斤,汁液豐富香甜。在湖南,到處都是梨樹,重點產區位於湘西的保靖、邵陽、宜章。栽培品種有幾十個,其中優良品種有脆甜冬梨、香香宜章甜夜梨。此外,還有浙江麗水、義烏,福建建陽、平南,廣東陽山,廣西柳城,四川冠縣。其中東泉雪梨和陽山東關梨較好。
5.華南產區。主要包括臺灣省、廣東、廣西大部、福建東南部等。該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炎熱,熱量充足,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6月5438+10月平均氣溫在12℃以上,7月年平均氣溫28℃,絕對最低氣溫不低於0℃,無霜期300-350天。土壤為水稻土和紅壤。這個地區梨樹種植面積不大,產量也不多。梨園占全國梨園總面積的3.25%,產量占全國的1.04%,比較分散。廣東的梨多分布在粵東的潮汕地區,主產區是潮汕和惠陽。主要栽培品種有青梨、香梨、紅梨、酸梨、木梨,特別是香梨、紅梨。廣西重點梨產區有:桂東南靈溪梨區、桂西南金龍梨區、桂東北靖西梨區、桂北柳城梨區。栽培品種有青梨、黃梨。青梨7月中旬成熟;黃梨大多在8月中下旬成熟,品質優於青梨。這壹帶的著名品種是雪梨,味道香甜,暢銷港澳和東南亞。也是關於冬梨,蜜梨,大沙梨的。尤其是蒼梧的大梨,果實很大,品質極佳。此外,金龍京西地區還有四季梨,壹年開兩次花,結兩次果。
6.雲貴高原的梨產區。主要包括貴州、雲南和川西,梨園占全國的3.94%,產量約占全國的4.44%。這壹帶山巒、深谷、河流縱橫交錯,山巒起伏。地形非常復雜,海拔多為1500-2000米。隨著海拔的升高,水、熱、土壤等自然條件發生垂直變化,導致同壹地區存在不同海拔的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氣候帶,從而影響梨品種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梨樹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1600米之間,栽培品種多屬沙梨系統,也有白梨和秋子梨系統。主產區有雲南的昭通、呈貢、麗江,貴州的威寧、遵義、興義,四川的會理。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特點,敘述如下:滇北昭通梨樹多分布在1500-2000米之間的半山區。栽培品種如黃花梨、黃曉梨、酸梨等。其中,黃花梨數量最多,歷史最長,單株產量1,000斤;滇中梨區,主要是呈貢和昆明,栽培有朱寶梨、酸梨、馬裏梨等30個梨品種。特別是朱寶梨是最好的地方品種,果實大,皮薄,肉好。滇西北麗江梨區,位於金沙江上遊,盛產30個品種,“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溫差大,陰雨天氣溫明顯偏低。巴克斯(巴荒梨),芝麻梨和七月梨是最栽培的。其中,巴克斯梨以風味好、耐貯著稱;貴州大部分縣都有栽培梨樹,但大多比較分散。威寧是壹個相對集中的產區,主要分布在海拔約1000米的河谷下部,盛產大黃梨和小黃梨,其次是錐柄九月梨。遵義是貴州省著名的梨產區,有雪梨、牛奶梨、沙糖梨等。川西會理梨區栽培品種約30個,尤以花紅梨、軟雪梨、紅酥梨、火巴梨等品種為主。此外,還有巫山地區出產的鴨蛋梨和油桐梨。
7.西北幹梨產區。主要包括陜西的甘肅、青海、新疆和內蒙古西部大部分地區。這個地區位於歐亞大陸的中心,遠離海洋,受海洋的影響非常微弱。除陜西、甘南年降雨量400毫米外,其他大部分地區都在200-300毫米或50毫米以下,氣候非常幹燥,梨樹靠灌溉栽培。該地區氣候的另壹個特點是晴天多,輻射強,日照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梨樹的光合作用和糖分積累。此外,該地區冬夏季氣溫變化劇烈,7月平均氣溫18-28℃,6月平均氣溫-5-10℃,無霜期125-175天。梨樹在該地區各省區均有種植,歷史悠久,超過100種。梨園面積占全國的6.1%,產量占全國的4.19%。其中甘肅產量最大,分布相對集中,新疆和陜西次之。主要產地如下:①甘肅省梨樹集中分布在隴南、隴中地區和河西走廊。主要栽培的優良品種有新疆梨、秋子梨、褐梨、白梨梨、東籬梨、軟兒梨。②新疆主要分布在吐魯番盆地、天山南麓、昆侖山北麓。主要品種有香梨、黃酸梨、黑酸梨、潘琪梨,品質好,產量高。③陜西梨產區主要有吳忠、陜南、陜北,優良品種有平梨、益生梨、雞腿梨、罐頭梨、香梨、七裏香梨、金梨、青梨。④青海梨樹主要分布在民和、樂都、湟中、貴德。種植品種約30個,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良品種有樂都響水梨、貴德甜梨、民和蕭宏梨等。⑤寧夏的梨主要分布在靈武、吳忠、金雞、中衛等地,其中巴龍梨是絕對優勢。
8.青藏高原。主要包括西藏和青海南部。這個地區被稱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5000米,地勢很高,氣候極寒。但在雅魯藏布江等河谷地區,氣候溫和多雨,分布有少量梨樹,年產梨約346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