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癌早期癥狀
聲音嘶啞:聲音嘶啞是肺癌最重要的早期癥狀之壹。聲音嘶啞壹般發生在喉炎、感冒和急性支氣管炎;甲狀腺手術、咽部手術後,也可發生在發聲不當、言語過度甚至大量吸煙飲酒後。但這種聲音嘶啞大多可以通過對癥治療或休息來治愈。但肺癌、甲狀腺癌、喉癌引起的聲音嘶啞與上述聲音嘶啞,尤其是肺癌引起的聲音嘶啞是不同的。
持續發燒:發燒是肺癌的第四個常見癥狀。當中央型肺癌在支氣管內生長並發展到管腔半阻塞或完全阻塞時,可發生阻塞性炎癥。發熱壹般在38℃,抗炎治療後容易退燒。但如果不切除梗阻性病變,很快肺炎又會重新出現,從而形成反復肺炎。
胸痛:這是肺癌的第五大常見癥狀。約有壹半的肺癌患者,尤其是周圍型肺癌,可以胸痛為首發癥狀。那是因為癌組織滲入了胸膜。胸痛常固定在病變部位,早期常呈現間歇性鈍痛不適。體位改變、深呼吸和咳嗽會加重病情。因此,任何不明原因的固定部位胸痛都應盡早檢查。
長期頻繁咳嗽:是肺癌患者最早、最常見的信號。因為發病往往類似感冒或支氣管炎,容易被忽視。因此,凡既往無慢性呼吸道疾病者,在積極治療並咳嗽3周以上後,應警惕肺癌的可能。
咯血:是肺癌的第三大常見體征。常因癌組織侵犯支氣管黏膜所致。壹般來說,咳嗽量很少,常為血絲樣痰,可持續數周或數月或有間歇性發作。因為咯血量少或者是間歇性的,所以容易被忽視。事實上,在中年以上的血癱患者中,約有1/4是由肺癌引起的。
胸悶氣短:十分之壹到二分之壹有這種癥狀。
肺外癥狀:包括:骨關節病、異位內分泌綜合征。所以要警惕這些癥狀,如果有類似情況要及時去醫院。早期診斷可通過胸片檢查、痰細胞學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CT、磁振、經皮肺穿刺、淋巴結活檢、胸腔穿刺檢查、腫瘤標誌物等方法,因為肺癌的早期診斷對治療效果起著很大的作用。
肺癌的臨床表現與腫瘤的位置、大小、壓迫、侵犯鄰近器官和轉移密切相關。肺癌長在大支氣管,常導致刺激性咳嗽。肺癌增大影響支氣管引流,繼發肺部感染時,可出現膿痰。另壹種常見的癥狀是血痰,壹般為間歇性痰,有血斑、血絲或間歇性咯血;有些患者即使有壹兩次血痰,對診斷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部分患者因腫瘤引起大支氣管梗阻,可出現胸悶、氣短、發熱、胸痛等癥狀。
2、肺癌烹飪誘因
四烹飪習慣易誘發肺癌。
錯誤習慣1:炒菜前油冒煙。
為了讓食物更香,很多人會等到油鍋冒煙後再炸。眾所周知,溫度越高,從食用油中裂解出的有害成分越多,其產生的致癌物質會增加患癌風險。而且蔬菜中的很多營養成分會被過高的溫度破壞,比如脂溶性維生素、必需脂肪酸等。建議在烹飪的過程中,最好將熱鍋中的油冷卻,低溫使用油。
錯誤習慣二:不要刷鍋再炒。
很多人都有這個習慣。剛炒完壹道菜,他們就在鍋裏放底油,然後再炒別的菜,以為這樣省事又省油。事實上,再次高溫加熱時,鍋表面會附著油汙和食物殘渣,可能會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質。而且如果不刷鍋再炒菜,鍋裏剩下的菜容易燒焦,也有壹定的致癌風險。所以建議先把鍋刷幹凈再炒下壹道菜。
錯誤習慣三:食用油重復使用。
廣告
很多人不願意倒掉炸好的油,還要用來高溫烹飪或者油炸。其實最好只用壹次食用油,在控制油溫的情況下最多2~3次。因為多次使用的油,裏面會有殘留的致癌物質。在食用油的選擇上,盡量少用動物脂肪,多用植物油。
錯誤習慣四:炒完馬上關油煙機。
很多人習慣炒完菜馬上關油煙機,全濕了。因為如果炒菜的時候火特別大,把菜燒焦了,就會造成有害物質的釋放,吸油煙機排除廢氣也需要時間。做飯後廚房裏還有未吃完的廢氣殘留,可能會危害呼吸系統,誘發肺癌。建議炒完菜後,不妨讓油煙機保持運轉3~5分鐘,確保有害氣體完全排出後再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