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命名為旱蓮草辣椒
別名:豆瓣菜、金陵草、空心蓮子草、墨旱蓮、墨旱蓮。
英文名墨旱蓮
它來源於菊科植物麥冬的腸的幹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學壹年生草本植物。這株植物高達60厘米。莖細長,傾斜或近直立,通常從基部分枝,貼伏粗糙,有淺黑色汁液。葉長圓形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 ~ 10厘米,寬0.5 ~ 2厘米,先端尖或漸尖,全緣或有鋸齒,兩面密被剛毛,近無葉。頭狀花序,單生,直徑6 ~ 8毫米,花序梗長2 ~ 4厘米。總苞球形,鐘形,總苞綠色,草狀,5-6枚排列成2層,長方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花托凸起,托葉披針形或剛毛。外圍舌狀花為雌花,2層,白色,小舌狀,全緣或2裂,中心管狀花兩性,白色,頂端2齒,花柱分枝鈍圓,具乳突。花管狀的瘦果呈三角形,花舌狀的瘦果扁平四棱形,表面有疣狀突起,無毛。開花結果期為6-9月。
產地分布生於路旁、濕地、溝渠或田野。分布在全國大部分地區。
將Bloom收獲、切割並幹燥。
所有的藥材都長滿了白色的絨毛。莖呈圓柱形,有縱棱,直徑2 ~ 5毫米,表面綠褐色或深綠色。葉對生,近無柄,皺縮,卷曲或折斷,完整者展平後長披針形,全緣或淺齒,深綠色。頭部直徑2 ~ 6毫米。瘦果橢圓形,扁平,長2 ~ 3毫米,褐色或淺褐色。輕微的呼吸,略帶鹹味。
大自然的味道是冷的,酸甜的。腎經和肝經。
功效與作用:滋補肝腎,涼血止血。屬於涼血止血藥的範疇。
臨床應用,內服湯劑,劑量6 ~ 12g,或水煎,或取汁搗碎,或取丸散,適量外敷,或搗碎、填塞、填塞,或研末敷用。可用於治療肝腎陰虛、牙齒松動、須發早白、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陰虛血熱、吐血、鼻衄、血尿、血痢、崩漏出血、外傷出血。
藥理研究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對肝功能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明顯的抗突變作用;具有止血和改善心血管系統功能的作用;對食管癌細胞109有中度殺傷作用;此外,對小鼠有明顯的鎮痛作用,能明顯減少環己基巴比妥睡眠時間的增加和四氯化碳引起的撲爾敏麻痹時間的增加。
化學成分:全草含皂甙1.32%,煙堿約0.08%,單寧,維生素A,羊腸線,多種噻吩類化合物。葉子含有2-(丁炔基)-5-(乙烯基乙炔基)噻吩、蟛蜞菊內酯、去甲基蟛蜞菊內酯、去甲基蟛蜞菊內酯-7-葡萄糖苷,地上部分用石油醚提取。該乙醇提取物還含有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植物甾醇A葡萄糖苷和三萜酸葡萄糖苷。
脾腎虛寒者禁用禁忌癥。
相關方劑①治咯血便血:墨旱蓮、白芨各10g。研末,開水沖服。(《福建藥理學》)
②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墨旱蓮、燈心草各30g。用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③治腸風臟毒,出血不止:旱蓮草籽,瓦上焙,地。每次取6克大米。(《普濟方》引自《甲藏經·房建》蓮子粉)
④治療血痢:墨旱蓮、莧菜各15g。煎服。(安徽中草藥)
⑤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治療:鮮旱蓮草、鮮仙鶴草各30g,血余炭、檳榔炭各9g(研末)。將前兩味藥用水煎服,制成粉末,然後涼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⑥刀傷出血的處理:將新鮮墨旱蓮搗碎敷於傷口;那些研粉敷傷口的人。(湖南藥理學)
⑦治白帶、夢遺:旱蓮草60g,白果14,冰糖30g。用水煎服。(《福建藥理學》)
8治白濁:墨旱蓮15g,車前草9g,金銀花15g,土茯苓15g。用水煎服。(《陸傳本草》)
副作用
(1)傳統文獻《本草綱目》:無毒。
(2)毒理學試驗:
LD50:墨旱蓮煎劑對小鼠的LD50為L 63.4 g/kg 21.4 g/kg,說明其毒性很小。(3)臨床觀察表明墨旱蓮無毒。在正常劑量範圍內用水煎服,無副作用。長期使用無明顯副作用。劑量過大對脾虛便溏者有腸滑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