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棚土豆怎麽管理?

大棚土豆怎麽管理?

土豆,也就是土豆,這裏叫土豆。因為它們既可以作為食物,也可以作為蔬菜,所以在中國被廣泛種植。露地栽培主要有春季栽培和秋季栽培,但隨著溫室技術的發展,許多地區冬季在溫室栽培馬鈴薯,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要管理好溫室馬鈴薯的栽培,首先要了解馬鈴薯的生長特性,結合冬季氣候特點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才能獲得高產和良好的經濟效益。

壹、馬鈴薯生長發育對環境的要求

1,馬鈴薯溫度要求

土豆原產於南美高山地區,喜冷氣候,不耐高溫。在生長期,溫度應為17~21℃。

種薯:種薯發芽的最低溫度為4℃,但很慢,芽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3~18℃。高溫播種,土豆先發芽後生根;低溫播種是先生根,再發芽。莖葉:馬鈴薯莖葉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7~21℃,最適宜溫度為20℃左右。當溫度低於7℃時,生長停止。當溫度下降到-1℃時,植物往往會凍死。當溫度高於25℃時,植物生長明顯受到影響。30℃左右,地上生長停止,莖葉變薄,葉面積縮小,莖葉變黃。塊莖:馬鈴薯塊莖形成的最適溫度為20℃。壹般植物低溫生長早,高溫生長晚。27~32℃的高溫易引起塊莖二次生長,形成畸形小薯。2.馬鈴薯對光的需求

土豆是避光作物。如果長時間光照不足或種植在光照太少的地方,莖葉容易白長,塊莖形成延遲。在長日照條件下,莖葉、花果和匍匐枝都生長較快,而短日照有利於塊莖的形成。因此,馬鈴薯莖葉生長對光長的要求與塊莖形成的要求不同。

3.馬鈴薯對水分的需求

土豆是需要更多水的作物。壹般需要300~600㎏的水分才能形成1㎏的幹物質。馬鈴薯塊莖產量與生長期土壤水分供應密切相關。

如果發芽後土壤缺水,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不好的影響。樹木出苗階段土壤水分應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 80%,以促進莖葉的旺盛生長。但是,在馬鈴薯結實期,土壤濕度應適當控制在80 %~ 60%。結薯階段要求土壤水分充足,供應均勻,該階段要求土壤水分達到80% ~ 85%,結薯後期要控制土壤水分,避免土壤水分過多導致塊莖腐爛。

4.對土壤和養分的要求

土豆對土壤要求不是很高,在粘稠、酸性、堿性土壤之外都可以種植。而有機質多、土層深、組織疏松、排灌條件好的壤土或沙土是最適合馬鈴薯種植的土壤。

馬鈴薯是喜肥作物,所以對肥料比較敏感,肥料是產量形成的基礎。在生長期,對鉀的吸收最多,其次是氮和磷。各生育期需肥量:壹般苗期植株較小,需肥量較少。從塊莖形成到塊莖膨大階段,馬鈴薯吸收養分的速度快,量大,是馬鈴薯壹生需要養分的關鍵時期。

二、溫室馬鈴薯栽培管理技術

1,品種選擇

在品種選擇上,要結合冬種特點,選擇塊莖休眠期短、塊莖形成早、塊莖集中、株形小、莖直立的品種。目前比較理想的品種有樟樹1、東北農303和科信2號。

2.馬鈴薯種薯處理

為保證快速均勻出苗,馬鈴薯種子應在播種前10~15天左右進行處理。

(1)、劃片

要選擇無病馬鈴薯,需要將100g以上的馬鈴薯切成小塊,每塊至少有2個芽孔。

②馬鈴薯種薯消毒

為了防止種薯生病,播種前可將種子用福爾馬林溶液浸泡20-30分鐘,取出後用薄膜覆蓋6-8小時。

(3)打破馬鈴薯種子休眠,促進發芽。

馬鈴薯全薯用赤黴素5 ~ 10 mg/L浸泡30分鐘,馬鈴薯切片用赤黴素0.5 ~ 1 mg/L浸泡10分鐘。幹燥表面水分後,將它們置於濕沙中以加速發芽。壹般堆兩三層種薯和沙,上部用稻草覆蓋覆膜,溫度保持在15 ~ 20℃;沙土要幹濕兩用,掌握揉成團在手裏放壹放的原理。嚴禁濕度過大和積水。在人工催芽過程中,每隔5 ~ 7天檢查壹次,清除爛種馬鈴薯。壹般10天後會發芽。當芽長約1 ~ 2cm時,取出種薯,放在明亮處3 ~ 5天,使芽變綠,健壯。當預處理種薯芽長1 ~ 2cm時,即可播種。

3.整地和施肥

播種前10天以上,應扣好地膜,以整地為畦,施基肥,為馬鈴薯根系生長和塊莖膨大創造良好條件。播種前應壹次性施足基肥。可采用集中溝施或整地前攤施,每畝可施有機肥2000-3000公斤,復合肥45-60公斤,硫酸鉀40-5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整地施肥後,畦寬壹般為1.5m,高25 ~ 30cm。

第四步:播種

各地要根據實際氣候條件靈活掌握播期。建議溫室每畝用種量為150~200公斤,種植5000株左右,株距25厘米,行距30厘米。可采用穴播或溝播,播種後覆蓋草木灰或其他表面肥料,覆蓋塑料薄膜。

5.田疃管理

播種後的田間管理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破膜引苗

播種後,定期檢查。30苗出苗時,應及時破膜引苗,引苗後破膜覆土。

②溫室內的溫度管理

播種後,溫室應密封。出苗後,如果外界溫度較低,最好搭建小拱棚進行多層覆蓋,或者用遮陽網、無紡布浮面覆蓋。白天溫度控制在18~25℃,夜間溫度控制在8~12℃。根據馬鈴薯不同生長期的溫度要求,可適當調節溫室溫度,促進植物快速生長發育。

③生長調節

冬季,在底肥充足的情況下,大棚種植的馬鈴薯壹般不需要追肥,只要保持適當的土壤水分即可。然而,在實際的生長過程中,植物可能會白白生長。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協調馬鈴薯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葉面噴施50 mg/L的烯效唑即可。

④水肥管理

如果基肥不足,說明馬鈴薯明顯缺肥,可以通過葉面追肥來補充營養。每隔7~10天用0.35%磷酸二氫鉀噴壹次,連續噴兩次。在水分管理上,要根據土壤墑情靈活掌握。由於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再加上此時氣溫較低,壹般不會缺水。但在結薯期要註意供水,可以適當澆水或在溝裏滴。澆水時間必須在晴天中午進行,並加強通風,降低濕度。馬鈴薯生產後期要控水,防止塊莖因土壤水分過多而腐爛。

(5)、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生長期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青枯病、晚疫病、灰黴病等。害蟲主要有蚜蟲、小地老虎、蟋蟀、瓢蟲等。,應根據病情及時預防和控制。

溫室種植馬鈴薯的管理相對簡單,但也不可忽視,尤其是在徒長和溫濕度的調節上,以免發生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