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艾灸的養生作用有哪些?做艾灸要註意些什麽?

艾灸的養生作用有哪些?做艾灸要註意些什麽?

艾灸是中醫中常用來治療疾病的壹種方式,艾灸的方法其實不難,許多人在家裏也會艾灸,來治療壹些疾病,還具有壹定的保健作用,艾灸的時候也有壹些需要註意的事情,那麽艾灸的養生作用有哪些?做艾灸要註意些什麽?下面為大家介紹。

1、艾灸的常見養生作用

1、調節陰陽:人體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而陰陽失衡就會發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陰陽重新恢復平衡。

2、調和氣血:氣是生命之源,血為物質基礎,氣血充足、氣機條達則人的生命活動正常;反之則發病。艾灸可補氣養血、疏理氣機,且可提升中氣以達養生保健的目的。

3、溫通經絡: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經絡通暢則利於氣血運行及營養物質的輸布,若病邪侵及經絡導致其閉阻不通則會引發疾病。艾灸借助其溫熱肌膚的作用,溫暖肌膚經脈,活血通絡,以達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各種病證之效。

4、扶正祛邪: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幹,艾灸通過對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體正氣,增強機體防病抗病能力。

2、在家艾灸的註意事項

1、要專心致誌,耐心堅持:施灸時要註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註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註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壹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註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壹定要註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壹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註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註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壹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註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註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癥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註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壹些,壯數少壹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壹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暈灸雖不多見,但是壹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裏,溫和灸10分鐘左右。

10、註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3、哪些人群不宜艾灸

1、過度勞累、饑餓或精神緊張患者不宜艾灸治療。體質虛弱者不宜艾灸過強。

2、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出血不止,或皮膚感染、潰瘍、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區、項區、胸背部等慎灸。

3、孕婦及小兒囟門未閉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適於灸療的重癥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4、女性艾灸的好處

1、灸後會有經絡竄感又叫得氣,有酥酥的感覺,這是好的現象。

2、灸完後感覺熱能到會陰,這是好的現象,說明打通任脈。

3、做完艾灸後,面色變得紅潤有光澤,皮膚飽滿滋潤。色斑快速變淡、痘痘消失。

4、做完艾灸後,人的心情變得舒暢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覺。

5、寒感,灸後會覺得冒涼風,寒性體質的人多會出現這種現象,要多灸。

6、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氣,這是促進腸蠕動,幫助排除身體的濁氣,是壹種非常好的現象。

7、做艾灸時上半身熱或只是下半身熱,表明不怎麽熱的那半身的經絡不是很通。

8、做完後口幹燥,咽喉難受,說明上焦有虛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頸灸,療效就會很好了。

9、夏天要出大汗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為佳,特別是額頭、手心、足心要出熱汗,出大汗者壹定是身體比較虛的人。

10、做艾灸過程中,下腹中感覺有壹股熱氣在形成,並能隨著人的意識而形成氣流,在人的經絡內來回的流動,上到頭頂,下到足底,經過的地方有酸、麻、脹、痛的不同感覺,就像是練氣功壹樣,這是非常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