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腌制肉在夜間為什麽發熒光?

腌制肉在夜間為什麽發熒光?

用的是熒光豬肉。

熒光豬肉又稱發光豬肉或者藍光豬肉,指在近幾年我國多個地方出現晚上會隱隱發出熒光的豬肉,壹時間引起廣大消費者的廣泛關註。

2010年12月6日新華網湖南頻道發出報道:今年以來,湖南長沙市個別市場銷售的豬肉在夜間居然能發出幽幽的藍光,這壹現象引起廣大消費者的恐慌。近日,湖南省獸藥飼料監察所的研究人員成功破解了這壹神秘現象。 湖南省獸藥飼料監察所所長鄧雲波介紹,豬肉之所以夜間發光是生豬屠宰後被發光菌所汙染導致。肖安東等研究人員從汙染豬肉中分離到壹株發光菌,通過形態和培養特征的觀察、生化特征研究及基因序列分析,對菌株進行了鑒定。 根據研究結論,這種發光菌為革蘭氏陰性球桿菌,最適合生長的溫度為18-22 °C。壹般情況只在含鹽培養基上生長,提示該菌可能來源於海洋,但只要營養條件合適,這種菌也可以在低鹽或無鹽的狀態下良好生長。 “發光菌長期大量生長,是否對動物與人體具有毒害作用,還有待今後進壹步研究。” 湖南省獸藥飼料監察所肖安東博士說。不過,“急性致病試驗”顯示,發光桿菌對小白鼠沒有明顯的致病性,試驗組小鼠均未出現體溫升高及死亡現象,但在壹定條件下,發光菌在肌體內可持續生存。 此外,研究結果還表明,這種發光菌對鏈黴素,磺胺、環丙沙星等多種抗菌藥物敏感;新潔爾滅、乙醇等常用消毒劑能殺死該菌。

事件回放想到外孫周末要回來,77歲的楊婆婆和女兒去農貿市場買了2.8斤排骨,放在壹個搪瓷面盆裏。昨日淩晨4點,楊婆婆摸黑起床喝水時,發現盆裏排骨竟發出綠幽幽的熒光,嚇得她壹家人不敢吃。事件:摸黑喝水發現綠光楊婆婆住在南岸區四公裏教育學院,平時愛到四公裏農貿市場買菜。26日下午5點過,她和女兒壹起去農貿市場買菜。“大媽,買點排骨嘛,每斤10元,便宜得很!”路過壹個肉攤時,攤主熱情地招呼母女倆。“平時排骨要13元壹斤,現在只要10元!”想到外孫周末要回家,楊婆婆便選好壹塊不錯的排骨,壹稱2.8斤,最後叫師傅宰成小截拿了回去。當晚,楊婆婆和女兒將排骨用壹個搪瓷面盆裝著,等第二天燉給外孫吃,臨睡前,她將面盆放在廚房地板上。昨日淩晨4點,楊婆婆摸黑起床喝水,來到廚房正要倒開水,低頭看見地下出現了壹團綠色熒光。楊婆婆以為自己看花了眼,揉揉眼睛,熒光還在。“地上不是擺放著壹盆排骨嗎,怎麽會發光?是不是有金屬或玻璃掉進去了?”楊婆婆充滿疑問。當她打開燈光時,發現面盆裏只有排骨,可壹關燈,熒光再次出現。楊婆婆害怕了:“天哪,活這麽大歲數,還從未見過排骨發光。”天壹亮,楊婆婆將女兒叫醒,女兒不相信有這等事,找到壹間避光的臥室,將面盆放在床底壹看,確實如此。調查:發光排骨外觀正常昨日上午10點,在楊婆婆家中,記者見到了這盆會發光的排骨,跟普通排骨沒什麽兩樣。楊婆婆端著這盆排骨,將記者帶到壹間避光的小臥室,然後拉上窗簾,關上門,蹲下身子將面盆放到床下,再蒙上兩床棉被。記者看到,在這個人造暗室中,面盆中發出點點熒光,就像螢火蟲壹樣,特別顯眼。楊婆婆來到四公裏農貿市場,試圖找到當初賣肉的攤主,由於這裏正在改造,攤位變動大,加上買肉時比較匆忙,她已記不得是在哪家買的了。在市場治安室,聽說排骨會發光,賣了十多年豬肉的攤主周健說,“還是頭次聽說排骨會發光。”解釋:細菌作祟可以食用想到排骨發出的綠光,楊婆婆很害怕,不敢再吃這盆排骨。但這麽白白扔掉,她也有點舍不得。“不知道這排骨到底有沒有問題。”楊婆婆說。市場動檢員田興介紹說,凡是在市場裏銷售的豬肉,都是經過檢疫合格後才上市的,不會存在質量安全問題。重慶市動監110指揮中心專家鐘奇興稱,豬肉發光是磷光桿菌作怪,這種細菌在冬天自然室溫中,可在瘦肉部分大量繁殖,並使肉發出熒光。鐘奇興說,豬肉晚上發光比較少見,但在我市並不是第壹例,以前就接到過多次類似投訴。編輯本段專家建議早在今年3月,長沙便有市民在某大型超市中買到過這種“發光豬肉”。據悉,“發光豬肉”是由於豬肉中含有磷光發光桿菌,這種桿菌適宜在低溫的環境下生長,肉在氣溫低的環境裏放置壹兩天後,桿菌就會使肉發出“熒光”。 據有關專家的分析研究,發光桿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但絕大部分存在於含有鹽分的海產品當中。此種發光桿菌屬低溫菌,發光蛋白本身無毒性,農業部已經公布的動物傳染病壹、二、三類名目中均未列入此類發光桿菌。目前,我國尚未發現有關發光桿菌對人體造成危害。 在對超市所售豬肉進行檢測後,湖南省相關部門表示,如果該超市再發現壹例“發光豬肉”,將立即暫停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