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直隸官菜系列直隸官菜

直隸官菜系列直隸官菜

縱觀中國的官菜,有壹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分支——直隸官菜。“直隸”壹詞最早見於宋代。在宋代,以州為單位領導縣,甚至直接隸屬於首都的人被稱為直隸。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後,把北京附近的地區稱為北直隸,包括今天的北京和天津,河北省的全部和山東省的壹小部分。清朝王幹問鼎中原後,繼承明制,繼續在全國推行行省制。北直隸,位於首都附近,被稱為直隸省。

直隸的官府菜起源於民間,風格高貴。既有地方特色,又兼容世界美食風格。自古興盛於清代至民國,流行於京城附近的“直隸”,但有壹個特殊的系列菜系,影響了整個北方美食。

古城保定作為直隸省最大的城市,餐館林立。在漫長的百年裏,皇帝來過,達官貴人守過,達官貴人在這裏住過,巨商大家在這裏住過,很多民族在這裏生活過。世界各地的菜肴極其豐富,世界各地的美食匯聚壹堂。同時,直隸總督的封建特權,使他能夠廣招技藝高超的廚師,收集和珍惜原料,融合中國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藝,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體系——直隸官菜。

直隸官菜來源於民間,形成於官府,升華於朝廷,匯聚於官府。他制作精美大氣,形象生動,突出了政府的貴族氣派;有些菜甚至霸氣、華麗,力求品質,有壹種比吃壹盤家常菜更好品嘗直隸官菜的食欲效應。下面,我們就為大家壹壹介紹壹下直隸的知名官菜。清代保定府是進京趕考的門戶,也是苦讀的最後壹站。家境富裕的考生往往自帶食物。有些醬肉和帶湯帶水的肘子油膩,不方便攜帶。

保定的廚師萊文試圖改進制作工藝,發明了“包鍋肘子”。這道菜壹出就大受歡迎,成了孩子們從保定來北京的必備美食。後來以美容養顏的功效傳入宮廷,成為帝王皇後青睞的名菜。深得慈禧太後的寵愛。每當吃到這道菜,她都贊不絕口,還特意請保定名廚王老坤到禦廚來做這道菜,並讓王老坤培訓壹名制作鍋包肘子的高徒,防止這項技藝失傳。

玉蘭香保定會館挖掘出直隸官府菜的代表菜“裹鍋肘子”,經營近20年,經久不衰。這道菜被中國商務部1995授予“中國名菜”稱號。在2001第二屆河北省烹飪大賽中獲得金獎,被授予“河北名菜”稱號。據直隸官辦大廚董茂山、王的繼承人、寶鼎餐飲業元老廚師介紹,清朝侍郎李鴻章拜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在直隸任職近30年。1896年,奉慈禧太後之命,被派往歐美。離開幾個月後,因為不習慣西餐,他想念家鄉的食物。李鴻章回到直隸總督署後,找糧監董茂山談話。董茂山心領神會,跟他的弟弟、長春園掌櫃王學習。他們根據自古以來保定府烹制鹵菜的傳統,精心挑選上等海參、魚翅、鹿筋、牛鞭等。用安蘇貢品包心菜、豆腐、寬面等。,並加了保定府三寶之壹的懷毛甜面醬來制作。後來直隸政府官方廚師逐漸將其命名為“李鴻章燜菜”。

保定會館隆重推出後,榮獲2005年河北省最受歡迎品牌菜稱號。白洋澱,華北明珠,風光旖旎,水域遼闊,青蓮紅花,物產豐富。素有“江南北國”、“魚米之鄉”的美譽。水產品種類繁多,青蝦、鱖魚、鯉魚、鯉魚、河蟹等遠近聞名,久負盛名。產於白洋澱的蝦,殼透明光亮,肉質緊實堅韌,富含鈣、鐵、磷等礦物質,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據《四庫全書·高宗禦詩集》記載,五十三年,乾隆皇帝在白洋澱趙北口宮用膳,品嘗了炸蝦、松臥蓮、魚蝦、豆腐湯等名菜,並以詩贊評。“水路三裏幸,煙宮駐滇池。而且大門對著春光明媚的午後敞開,聯聊付費跑勤。……"。

炸熟蝦段選用壹級白洋澱青蝦,旺而快,蝦肉酥而嫩。此菜曾作為康熙、乾隆遊覽白洋澱、在趙北口宮用餐的禦宴菜肴,數百年來壹直是著名的官府菜。據史料記載,慈禧太後喜愛桂花,在頤和園廣為種植。當她盛開的時候,花園裏充滿了芳香和宜人的風景。直隸總督榮祿創造了桂花魚翅和幹貝等菜肴,以顯示他對朝廷的忠誠。桂花魚翅色澤淡黃,類似桂花,鮮鹹醇厚,軟糯可口。這道菜在直隸總督署東花廳的中秋團圓飯上,受到了榮祿總督及其家人的好評。光緒二十七年、光緒二十九年,慈禧太後兩次到訪保定。據說她曾經嘗過這道菜,香味四溢,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