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烤鴨是北京全聚德烤鴨店的壹道名菜。它以色澤鮮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而聞名中外。
關於烤鴨的形成,早在4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烤鴨”壹詞就出現在食貨珍品的記載中,到了南宋,“烤鴨”成為臨安(杭州)的名品。
當時,烤鴨不僅已成為民間美味,也是文人墨客家中的美味。但後來據《元史》記載,元朝破臨安後,元朝大將伯顏曾將臨安的技藝移至大都(京)。於是,烤鴨技術就這樣傳到了北京,烤鴨成了故宮的珍品之壹。然後隨著朝代的更替,烤鴨成了明清宮廷的美味。
在明朝,烤鴨仍然是皇宮裏元宵節的必備菜肴。據說清朝的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後都非常愛吃烤鴨。從此正式命名為“北京烤鴨”。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北京烤鴨逐漸從宮廷流傳到民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烤鴨的聲譽與日俱增,在世界上更加有名。據說周總理生前就很欣賞和關註這道名菜。29次光顧北京全聚德烤鴨店,招待外賓,品嘗烤鴨。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全聚德烤鴨店的燒烤操作實現了現代化,風味更加鮮美。
北京烤鴨的特點如下:
1,好吃
北京烤鴨選用優質肉鴨北京烤鴨,用水果和木炭火烤制而成,色澤紅潤,肉肥而不膩,外脆內嫩。
2.營養與健康
北京烤鴨的烹飪技術在‘換鍋’的過程中提高了食物的健康功能。遊離氨基酸測定結果表明,壹些影響烤鴨氣味的氨基酸明顯減少,而增加風味和鮮味的氨基酸明顯增加。
3,吃的比較講究。
烤鴨烤好後,要在鴨胸塌下來之前,把皮切下來放在盤子裏食用。這時候的鴨肉吃在嘴裏酥脆可口。鴨片的做法也很講究。先把鴨皮趁熱切片,香脆可口。然後吃壹片鴨肉。二是有塊帶肉,薄而不碎。壹只2斤重的鴨子能切100多片鴨肉,大小均勻,如丁香葉的味道,酥香嫩滑,別具風味。
4.烘焙方法很特別。
北京烤鴨的烤鴨法是把烤鴨掛在烤箱裏,靠的是熱量的反射,即火焰發出的熱量從爐門上壁散發到烤箱頂部,頂壁加熱後再反射到鴨身上,這是不完全系火焰直接烘烤的結果。爐溫應穩定在230-250℃之間,避免過高或過低。
過高則名為鴨皮收縮、黑肩;太低會使鴨胸起皺。烤的時間取決於不同的季節,鴨子的大小和數量,不宜過長或過短。壹般來說,冬天烤1只2000g重的鴨子需要45分鐘左右,夏天只有我這個體重的35只,冬天40分鐘,夏天30分鐘。
烤的時候註意不要直接對著火烤胸,這樣嫩肉容易燒焦,甚至會出現裂紋和氣泡。腿粗,最難煮,烤的時間比較長。鴨襠不易上色,必須手工挑。方法是:把鴨子攪起來,在火苗上搖幾下,染鴨襠。註意,缺色的地方會燙,不會影響其他部位,尤其是胸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