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喝苦蒿水可以減肥麽,有用麽,什麽原理呢,謝謝

喝苦蒿水可以減肥麽,有用麽,什麽原理呢,謝謝

青蒿,為菊科1年生草本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aua l.的幹燥地上部分,具有特殊香氣。本藥物始載於《神農本草經》,書中將其列為下品,謂其“主疥瘙痂癢,惡瘡,殺蚤,留熱在骨節間,明目 〔1〕 ”。青蒿素是從青蒿中提取的含倍半萜內酯類的新壹代抗瘧藥,其自問世以來即以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瘧活性得到世界公認,並廣泛運用於現場瘧疾的治療。根據歷代醫家對青蒿臨床運用的記載,隨著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的不斷深入,現代研究揭示青蒿素還有抗腫瘤、紅斑狼瘡、其它寄生蟲病、抗內毒素和治療皮膚病等作用。本文探討青蒿的古今傳統應用與青蒿素現代研究方向之間的承先啟後關系。

1 治療瘧疾

瘧疾是壹種古老的傳染病,自古以來其壹直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我國早在《內經》中就有相關記載。從用常山、蜀漆等治療瘧疾開始,歷代醫家在臨床治療實踐中逐漸認識到了青蒿的抗瘧作用。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最早有用青蒿治療瘧疾的記載:“以青蒿壹握,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以治寒熱諸瘧”。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則明確指出青蒿可治“瘧疾寒熱”。宋代《聖濟總錄》有用“青蒿湯”、元代《丹溪心法》有“截瘧青蒿丸”、明《普濟方》有“青蒿散”、“祛瘧神應丸”等,皆以青蒿復方配伍治療瘧疾 〔2〕 。歷代醫家的治療經驗為現代青蒿素的抗瘧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臨床依據,而直接引致了上世紀70年代青蒿素抗瘧這壹重大發明,這是中國科學家對人類的重大貢獻。

臨床研究證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對腦型瘧和抗氯喹惡性瘧的療效尤為顯著,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其24h清除原蟲達95%以上,現場使用7天療程的青蒿素衍生物治愈率達95%以上,且對惡性瘧配子體有抑制作用。現已開發出多種衍生物及各種不同的劑型。由於多重抗藥性瘧疾在全球蔓延,而青蒿素類藥具有高效、速效和低毒等其它抗瘧藥所不可替代的優勢,現已廣泛應用於各瘧疾流行區,成為抗瘧治療的壹線藥物。但是同時由於青蒿素類藥半衰期短,who和專家們主張將青蒿素與其它抗瘧藥聯合使用,以延緩抗性的產生。

2 治療發熱性疾病

青蒿作為傳統的清熱藥,歷代醫家對其退熱作用甚為推崇。如《本草新編》雲其“退暑熱。”《醫林纂要》稱其可“清血中濕熱,治黃疸及郁火不舒之證。”《圖經本草》:“青蒿,治骨蒸潮熱,古方多單用之。”《藥性賦歌括白話解》中講得較為全面“青蒿,用治溫病後期夜熱早涼,熱退無汗之癥,或陰虛發熱,如骨蒸潮熱,日晡潮熱,或原因不明的持續低熱,配合辨證用藥,常收意外之效。 〔3〕 ”如用於治療伏邪傷陰,邪留陰分的青蒿鱉甲湯;陰虛發熱、骨蒸潮熱的清骨散;邪伏少陽、肝經濕熱的蒿芩清膽湯等方劑,就是以青蒿為主藥治療各種發熱性疾病的常用方劑。

現代醫學認為,在發熱性疾病中,除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引起外,惡性腫瘤、免疫性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蟲病如血吸蟲等也占壹大部分。發熱是這些疾病的常見癥狀,壹般熱勢不高,但反復發作。臨床除對癥及使用激素治療外,目前尚未有較好的治療方法。運用青蒿治療各種發熱性疾病取得了壹定進展。

2.1癌性發熱 癌性發熱是中晚期癌癥患者常見的癥狀。祖國醫學認為其多因久病耗傷氣陰,以致氣陰兩虛,使機體陰陽失調而致的虛熱。臨床治療多以養陰清熱為大法。以青蒿為主藥的青蒿鱉甲湯具養陰清熱之功效,方中青蒿養陰清熱透絡可引邪外出。邊榮華運用此方辨證治療癌性發熱19例,總有效率達75%,且作用持久,無毒副作用 〔4〕 。woerdenbag h.j等實驗證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對艾氏腹水癌細胞顯示較強的細胞毒活性 〔5〕 。楊小平等用青蒿酯鈉進行體內抗腫瘤實驗亦證明其對人hela人宮頸癌細胞和人sune-1、cne-1均有體外殺傷作用 〔6〕 。陳征途等用青蒿素介導肝癌細胞株hepg2的雕亡,結果可使hepg2細胞破壞率達51.67%,細胞雕亡率為19.19% 〔7〕 。posner gh等新合成的青蒿素衍生物(c-10-carba trioxane dimmer3)對人腫瘤細胞生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而不具有細胞毒作用 〔8〕 。學者們認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有望成為簡便、有效且經濟的抗腫瘤藥。

2.2 系統性紅斑狼瘡引起的發熱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壹種免疫性疾病,發熱是其主要癥狀之壹,其辨證多以陰虛為主。莊國康等於上世紀80年代初報道了運用青蒿治療盤形紅斑狼瘡 〔9〕 。由此,不少學者對青蒿素與免疫功能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些學者認為其有免疫抑制作用,有些則認為其可增強免疫功能 〔10〕 。高春芳等認為這可能與給藥劑量密切相關,小劑量時有免疫增強作用,大劑量時有免疫抑制作用,實驗證明,青蒿琥酯作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樣小鼠,其可明顯抑制疾病發展 〔11〕 。余其斌 〔12〕 、鐘嘉熙 〔13〕 分別用青蒿琥酯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均取得壹定療效。

2.3 抗內毒素 內毒素是引起人體發熱的主要致熱原,主要由病毒或細菌入侵引起的內毒素血癥引起。《重慶堂隨筆》雲“青蒿,專解濕熱,而氣芳香,故為濕溫病要藥。”青蒿作為治療各種溫熱性疾病的傳統藥物能否用現代醫學相關理論來解釋,也引起了人們的關註。譚余慶 〔14〕 、劉雲海 〔15〕 等通過相關動物實驗表明,青蒿能降低內毒素小鼠的死亡率,延長小鼠的平均生存時間,同時對肝、肺組織形態也有壹定的保護作用。王巨存 〔16〕 等的實驗表明青蒿對內毒素血癥小鼠血清no濃度升高有明顯抑制作用,對於防治由內毒素血癥引起的多器官功能綜合征、多臟器衰竭具有壹定意義。

2.4 治療血吸蟲病 上世紀80年代初發現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蟲作用 〔17〕 。此後,我國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證實青蒿素及其各種衍生物都具有抗血吸蟲的作用,其主要是通過殺滅宿主體內的童蟲而起作用。較之吡喹酮,青蒿素類藥具有可靠、穩定、方便及副作用少等特點 〔18〕 。近幾年在各地抗洪區的實驗也證實了青蒿素類藥的抗血吸蟲作用。如胡水銀等 〔19〕 用青蒿琥酯預防性治療接觸疫水的人群感染血吸蟲的效果,***17031人,用藥後全組無急性血吸蟲病發生。認為其用於預防和治療血吸蟲病,具有高效、安全及方便等優點。張紹基等 〔20〕 分別在江西、安徽和湖北血吸蟲病流行區用青蒿琥酯和吡喹酮治療血吸蟲病患者,結果顯示,青蒿琥酯的副作用輕且治療效果顯著。

3 治療皮膚病

《神農本草經》最早記載青蒿“主疥瘙痂癢,惡瘡,殺蚤”。唐《食療本草》稱“青蒿......燒灰淋汁,各石灰煎,治惡瘡瘢靨。”現代實驗研究表明青蒿水煎液對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等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有壹定的抑制作用。青蒿揮發油在0.25%濃度時,對所有皮膚癬菌有抑菌作用,在1%濃度時,對所有皮膚癬菌有殺菌作用 〔21〕 。徐紅偉等 〔22〕 在臨床用青蒿治療手足癬,療效滿意,認為其對多種致病菌有良好的殺滅抑制作用,且無毒副作用。江海燕 〔23〕 、陳華 〔24〕 用青蒿素及其提取物治療神經性皮炎、濕疹-皮炎及光敏性皮膚病等,亦收到滿意療效。

4 展望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中藥的認識也在不斷地深入。中藥青蒿作為傳統清熱藥,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歷代醫家用其治療包括瘧疾在內的各種發熱性疾病。我國醫學科學家在前人的理論和臨床經驗基礎上進行研究,發明了青蒿素,用於治療各型瘧疾尤其是腦型瘧及重癥瘧疾,並得到了世界的公認。同時對青蒿素的抗腫瘤、抗紅斑狼瘡、抗內毒素、治療其它寄生蟲病等與發熱相關的疾病和病理方面也進行了研究並取得壹定成果。但其治療這些疾病的具體機制又有待於做進壹步的研究。

此外,尚有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療創傷、實驗性矽肺、促毛發生長及抗心律失常等許多方面的報道。2003年在治療非典型肺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中,青蒿作為中藥治療“非典”處方的常用藥,在提高“非典”的療效和降低病死率中發揮了壹定的作用。青蒿素的這些現代研究與應用都可以從青蒿的傳統應用的歷史記載和臨床經驗中找到根據,進壹步發掘和研究青蒿的古今傳統應用,對於拓寬青蒿及青蒿素研究的思路有重要意義,如對青蒿其它有效成分的研究以及擴大青蒿素的治療應用研究範圍等均有重要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