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薄荷簡介
貓薄荷,原名荊芥,別名:香樟草、涼薄荷、八毛、薄荷、薄荷、八角、荊芥、荊芥、香薷、貓薄荷。拉丁學名:荊芥,唇形科荊芥屬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新疆、甘肅、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北、貴州、四川、雲南;從歐洲中部和南部經過阿富汗和印度到日本,它在美洲和南部非洲是野生的。在中國,它有時被栽培用於藥用,但它不是正宗的荊芥。
(文中圖片均取自中國植物館)
二、植物類別
中文名貓薄荷
拉丁學名荊芥
細葉荊芥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訂購管花訂單
唇形科
它屬於荊芥
分布區域:歐洲、西南亞和中亞
分類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高度約為50 ~ 70厘米。
種子發芽7-14天。
成熟時間為75-85天。
三、形態特征
1.壹年生草本
(1)植株:株高70-100 cm,香味濃郁。
(2)莖:莖直立,四棱形,基部紫紅色,上部多分枝。
(3)葉:葉對生,基生葉有柄或近無桶,羽狀分為3-5片;裂片線形到線形極端針狀,全緣,兩面具柔毛,下面具凹的腺點,和不明顯的脈。
(4)花:輪生花序,在技術末端聚集成穗狀;花小,淡紫色,花冠二唇形;雄蕊4,2強;花柱基生,2裂。
(5)果實:小堅果4個,卵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褐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2.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
(1)莖:莖高40-150 cm,白色短柔毛。
(2)葉:葉柄細長,長0.7-3厘米;葉片卵形到三角形心形,長2.5-7厘米,兩面被短柔毛,下面白色和綠色。
(3)花:聚傘花序分叉形成頂生分枝圓錐花序;苞片葉狀,或上半部披針形,小苞片鉆形;萼筒狀,長約6毫米,花白色或淡藍色,葉有齒,5齒,鉆形,後齒較長;花冠白色,下唇有紫色斑點,管極細,上唇頂部淺凹,下唇3裂,中裂片近圓形,心形基部,邊緣有粗齒;雄蕊4,二形,包括或稍延伸。
(4)果實:小堅果呈三角形,卵圓形。
第四,成長習慣
像寒冷、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環境,種植床需要良好的排水。壹般常種植在家裏的綠籬、路邊或苗圃旁,長勢旺盛,花開整個夏天。常作為薰衣草、玫瑰的護邊植物,還能形成藍色的花海。在中國,它有時被栽培用於藥用,但它不是正宗的荊芥。
動詞 (verb的縮寫)地理分布
1.原產國
歐洲、西南亞和中亞。
2.配送區域
(1)由美國等國推出。貓薄荷也廣泛分布在北美。
(2)分布於新疆、甘肅、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北、貴州、四川、雲南;
(3)從中南歐經阿富汗、印度至日本,野生於美洲和南部非洲。
六、栽培技術
(1)育苗
1.盆栽:貓薄荷可以在花盆中培養。
2.土壤:以日照充足、通風良好、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土層深厚的壤土為佳。
3.播種方式:每穴1-3粒,露地可直接撒播。播種後用蛭石稍微覆蓋種子;
4.溫度:18-22度;
5.出苗:10-14天發芽。
6.生長條件:播種後適當遮蔭,避免陽光直射。
(2)移植
7.移植時間:出芽後4-6周。
8.移植方法:
(1)將壹棵幼苗移植到壹個9-10厘米的小盆中。
(2)或將1-3苗移栽到11-15cm的盆中。
9.換盆:以後根據生長情況適當換盆,合適的盆大小有利於根系生長。
10.土壤條件:中等程度的肥料偏好。種植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每立方米摻入2公斤緩釋肥。每周施壹到兩次稀液肥。
(3)種植技巧
1.移栽後可澆壹次殺菌劑,防止根系受真菌感染。
2.根系對水比較敏感,需要防澇。澆水之間,盆土應完全幹燥。
3.貓薄荷對氣候、土壤等環境條件要求不高,全國各地均可種植。
4.植物喜歡溫暖潮濕的氣候。
5.幼苗能承受0℃左右的低溫,低於-2℃會發生凍害。
6.避免幹旱和積水。
7.避免連作。
8.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15-20℃。
9.種子壽命為1年。
七、對貓的影響
1.大約50%的貓對這種草葉的氣味感興趣,喜歡抓咬,但這並不意味著貓必須吃貓薄荷才能保持健康。
2.事實上,貓薄荷是壹種能引起幻覺的植物。有些貓吃了會引起暫時的行為改變(5-15分鐘)。
(1)會打噴嚏,會咀嚼,會蹭,會打滾,會喵喵叫,會胡說八道等。
(2)有些貓吃了貓薄荷後會追逐想象中的老鼠。
(3)有些人只是坐著發呆。這些行為不會造成任何傷害,香樟草也不會上癮。
3.總之,貓薄荷對貓咪的健康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