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過大 烏頭分川烏、草烏。草烏毒性更大。烏頭因采集時間,炮制、煎煮時間不同,中毒劑量差別很大。川烏為3-30克,草烏為3-4.5克,烏頭堿0.2毫克口服即可中毒。川烏中毒可見口舌及全身發麻、惡心嘔吐、胸悶、痙攣、呼吸困難、血壓下降、體溫不升、心律紊亂、神誌不清、昏迷,以至循環、呼吸衰竭而死亡。草烏中毒癥狀與川烏基本相同。烏頭類中毒量個體差異很大,有人僅煎服川烏6克,亦有僅服草烏1克即引起中毒。因此應特別註意中毒的早期癥狀,及早救治。臨床使用烏頭也宜以小劑量開始試用。
未經炮制 烏頭毒性大,故必須經過炮制才可內服,內服處方上也應寫明制烏頭或制川烏、制草烏。未經炮制服用,很少量即可引起中毒。
配伍不當 前人認為烏頭不宜與貝母、白芨、半夏、瓜蔞同用。另外,臨床有烏頭與麻黃同用引起中毒的報道。
煎煮時間太短 烏頭久煎或新近采用的高壓蒸制,能減少毒性。如病情需加大烏頭用量,更宜久煎。煎煮時間過短易致中毒。烏頭切忌生用。
蓄積中毒 長期服用烏頭,可蓄積體內引起中毒,特別是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更易發生此類中毒。如病情需要久服含烏頭的制劑,可用間斷服藥法。服用數日或數周後,間斷1周。另外,每日服藥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將每日總量分幾次服用,有利於毒素的排泄。 1、神經系統
四肢麻木,特異性刺痛及蟻行感,麻木從上肢遠端(指尖)開始向近端蔓延,繼後為口、舌及全身麻木,痛覺減弱或消失,有緊束感。伴有眩暈、眼花、視物模糊。重者躁動不安、肢體發硬、肌肉強直、抽搐,意識不清甚至昏迷。
2、循環系統
由於迷走神經興奮及心肌應激性增加,可有心悸、胸悶、心動過緩、多源性和頻發室性早搏、心房或心室顫動或阿-斯綜合征等多種心律失常和休克。
3、呼吸系統
呼吸急促、咳嗽、血痰、呼吸困難、紫紺、急性肺水腫,可因呼吸肌痙攣而窒息,甚至發生呼吸衰竭。
4、消化系統
惡心、嘔吐、流涎、腹痛、腹瀉、腸鳴音亢進,少數有裏急後重、血樣便、酷似痢疾。 1、病史:有用烏頭堿類植物病史。
2、臨床表現:口服中毒者,首先表現口腔及咽部粘膜刺痛及燒灼感,舌及口腔周圍有麻木感,言語笨拙。 1、口服或外用含有草烏頭或附子的中藥或藥酒者,應立即停止使用。
2、早期應即刻催吐、洗胃和導瀉。洗胃液可用高錳酸鉀及鞣酸溶液。導瀉劑可在洗胃後從胃管中註入硫酸鈉或硫酸鎂。也可用2%鹽水高位結腸灌洗。
3、大量補液,以促進毒物的排泄。
4、對心跳緩慢,心律失常者可皮下或肌肉註射阿托品1-2mg,4-6小時可重復註射,重者可用阿托品0.5-1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緩慢靜註。
5、對癥治療經阿托品治療後心律失常仍不能糾正者可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利多卡因)。血壓下降者可給予升壓藥。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等均可采取相應措施治療。
6、烏頭中毒可用甘草100g,土茯苓50g,綠豆50g煮水飲用。甘草能抑制烏頭堿的毒性反應,可作為烏頭堿中毒的解毒劑。綠豆和土茯苓有清熱解毒、利尿排毒的作用,可與甘草合用解烏頭毒。如不能配齊三味藥,應先及時使用甘草。嚴重者應及時靜脈註射阿托品,能對抗烏頭堿中毒後心律失常造成的死亡。另,遠誌、防風也可解烏頭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