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脂肪和蛋白質的氧化。脂肪和蛋白質的氧化產物對人體有害。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醫學專家首次報道番茄紅素具有抗癌作用。後來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和多次動物實驗,證明番茄紅素具有預防和抑制惡性腫瘤和癌癥的作用。血液中番茄紅素的濃度與前列腺癌、食道癌、胰腺癌、胃腸癌、乳腺癌、皮膚癌的發病率呈負相關。尤其是在前列腺癌的預防中。前列腺癌是危害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壹。美國癌癥協會估計,美國每年約有4萬人死於前列腺癌。研究證明,增加番茄紅素的攝入量可以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而其他類胡蘿蔔素如A-胡蘿蔔素B、B-胡蘿蔔素B、葉黃素和隱黃素與前列腺癌的發生沒有明顯的相關性。Edward等人通過6年的研究發現,如果每周食用番茄或番茄制品兩次以上,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會降低2l% 30%至30%。番茄紅素不僅可以預防還可以治療前列腺癌。發現前列腺癌患者服用30 nag天然番茄紅素產品(1.0-Ma。)每天壹次,服用3周後腫瘤變小,病情緩解。
在抗癌防癌方面,1996-98用番茄紅素治療了200名健康人、38名患者和941名住院癌癥患者。
發現番茄紅素對口腔癌、喉癌、食道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研究還表明,它能抑制前列腺癌和結腸癌的增殖;它還可以防止肺癌的形成。能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含量,每天吃60mg番茄紅素,連續吃3個月,膽固醇濃度可降低14%。
小鼠過量(每天3000mg/kg)後,4-13周未見異常,說明番茄紅素無副作用。
目前番茄紅素是很好的抗癌(抑制)和防癌的膳食補充劑。番茄紅素有油溶性和水溶性。在國際上,番茄紅素是人們關註的良好補充劑,國際需求量越來越大。在國內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關註。最近,印度新德裏的醫生發現,番茄紅素可以提高男性精子的質量。在這項實驗中,23歲至45歲的不育男性被要求每天口服兩次番茄紅素,每次兩毫克。三個月後,再次檢查他們精子的濃度、活力和形狀。四分之三的男性精子活力和形態得到改善,20的男性精子濃度得到改善。實驗結束時,6個妻子都懷孕了,所以這個實驗的結果有實質性的統計意義。
健康男性睪丸中番茄紅素含量高,不育男性睪丸中番茄紅素含量低。口服番茄紅素在治療不明原因的男性不育癥方面具有積極的益處,但具體的治療方案仍需通過大規模隨機臨床試驗來確定。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許多發達國家居首位,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該疾病的發病率也迅速上升,成為主要疾病之壹。目前減緩動脈硬化和保護心血管系統的措施主要有減少吸煙和合理飲食(指多吃富含類胡蘿蔔素B和抗氧化維生素的營養素)。研究證明,增加富含類胡蘿蔔素和抗氧化維生素的食物的攝入量可以預防
動脈硬化。番茄紅素是抗氧化活性最高的類胡蘿蔔素,通過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增加巨噬細胞低密度脂蛋白(1J)L的受體,保護心血管系統。原理:番茄紅素是壹種脂肪烴,有1 1碳碳不飽和雙鍵。不溶於水,難溶於甲醇和乙醇,溶於乙醚、石油醚、己烷和丙酮,易溶於氯仿、二硫化碳、苯等有機溶劑。根據這壹特性,可以用親脂性有機溶劑從番茄中提取番茄紅素。
工藝流程:番茄_+搗碎成泥_+幹燥粉碎,用有機溶劑提取,過濾,過濾,濃縮。
萃取pH、萃取溫度和萃取時間是影響萃取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有機溶劑提取法具有設備少、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但由於番茄中還含有其他成分,且有機溶劑會有微量殘留。僅通過溶劑萃取,產品純度壹般不高,番茄紅素含量約為5%-15%,通常不會產生番茄紅素晶體,而是壹種油狀物質,即番茄紅素油樹脂。原理:在更高的壓力下,液相和氣相之間的差異縮小。當達到壹定的溫度和壓力時,差異消失,合並成壹相,成為臨界點。此時的溫度和壓力分別稱為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當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時,其流體的性質介於液體和氣體之間,稱為超臨界流體。超臨界流體具有氣液二元性的特點,不僅具有與氣體相當的高滲透性和低粘度,而且具有與液體相近的密度和對物質優異的溶解性。它能從原料中提取有用的成分,從而達到所需的分離目的,特別適用於番茄紅素等熱敏性成分。
工藝流程:新鮮紅番茄原料打漿、壓榨、過濾、真空幹燥、粉碎、過篩、稱重、裝入提取罐、密封並控制合適的工作參數、靜態和動態萃取、減壓分離、分離柱獲得番茄紅素、產品質量檢驗。
參數選擇:
載體的用途:載體為無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酸甲酯、大豆色拉油等。用量為30mL/100g幹物質,載體優選為大豆色拉油。
萃取壓力的選擇:在相同溫度和其他條件下,提高壓力可以增加co:密度,增強番茄紅素的溶解性,減少物質間的傳質距離,增加傳質速率和濃度差,有利於物質的萃取,但隨著萃取壓力的增加,萃取率並不是線性增加的。同時,根據設備壓力範圍和操作成本,選擇30MPa作為萃取壓力較為合適。提取溫度的選擇:提取溫度對提取效果有雙重影響。提高溫度有利於增加溶質的揮發性,提高物質的擴散系數,有利於番茄紅素的提取。另壹方面,達到壹定溫度後,繼續升高溫度使CO2的密度和濃度降低,導致CO溶解度降低,不利於萃取。
提取時間的選擇:具體時間根據提取設備的型號選擇而定。原理:酶反應法主要是利用番茄皮中所含的酶進行反應來提取番茄紅素。該方法是番茄皮中的果膠酶與纖維素酶在堿性條件下反應,分解果膠和纖維素,使番茄紅素的蛋白復合物溶出細胞外。
工藝流程:清洗新鮮番茄(粗稱)-100℃熱燙去皮(5-7秒完成)-打漿-加熱滅酶(85℃),冷卻至55℃,調節pH值至4.5左右(用磷酸和氫氧化鈉),加入果膠酶和纖維素酶的混合酶(0.5g/100g番茄:兩種酶的比例為1: 2),處理2h,過濾除去分離塔分離成品的原理:首先用KOH溶液。除去番茄中大部分的脂肪甘油酯和各種遊離脂肪酸,然後用有機溶劑萃取得到番茄紅素的粗提物。然後對粗提物進行第二次皂化,使番茄細胞碎片中的蛋白質、脂肪酸和脂肪酸甘油酯分離,形成水溶性皂化產物,釋放出其中所含的水不溶性番茄紅素。最後,通過重結晶獲得高純度的番茄紅素晶體。
工藝流程:新鮮番茄清洗、冷凍脫水,用有機溶劑預處理。水浴中加入堿皂化。+水洗至中性混合溶劑,提取富含番茄紅素的提取物。+進行減壓蒸餾以濃縮番茄紅素油樹脂。將番茄紅素油樹脂和甘油混合均勻,然後加入KoH的乙醇溶液。充分反應後,加入蒸餾水混合均勻,將油相靜置分層。將油相洗滌至中性,將處理後的油性樹脂溶於50℃的丙酮中,除去不溶物。其原理是在室溫下放置:提取過程中,微波穿透提取介質,滲透到物質細胞中,使物質中的極性分子隨著外界電磁場的變化發生劇烈碰撞和摩擦,使物質中的溫度迅速升高,從而使細胞破裂,細胞中的有效成分自由流出,被溶劑溶解。
工藝流程:新鮮番茄洗凈打漿,加入有機溶劑,微波加熱提取,過濾,真空蒸發有機溶劑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