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油油的田野上,歡聲笑語中,遊客們體驗著采摘的樂趣,放松了心情,買到了新鮮的蔬菜。高楓村收獲了很多遊客,增加了蔬菜的銷量,擴大了知名度,實現了雙贏。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湖北省恩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駐村工作隊隊長、第壹書記“新農民”。
高楓村位於文都鎮北部,山高林密,植被茂盛,生態環境優越。恩施州局(公司)根據當地黨委、政府安排,派塗某、鄭某、劉謀到高楓村駐村幫扶。
在駐村之前,塗在恩施州局(公司)卷煙營銷中心工作,與零售客戶有很多來往。駐村後,他很快轉變角色,向村幹部和村民學習,與有錢人交朋友,發揮自己的技能優勢,成為壹名“新農民”。
圍繞“五個振興”目標,立足資源稟賦,塗找到了村的發展之路:積極探索綠色種養循環發展之路,全力打造“紅色革命文化、金色煙草產業、綠色蔬菜種植”三張名片。
種植青菜成為大多數村民增收的“亮點”。煙葉收獲後,兩個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按照“市場主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村民種植兒童蔬菜122畝、油菜500畝、南瓜30畝,努力將高楓村打造成為優質蔬菜基地。
同時,他們積極協調,引進企業發展水培香菜、菠菜,每年6-2月分兩三季種植水培蔬菜,提高了設施利用率,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造福了百姓。
如果妳有壹個好產品,妳必須賣個好價錢。塗穿上土家民族服裝,下田和幹活的菜農壹邊采摘蔬菜壹邊直播,用網貨擦亮“高峰蔬菜”特色招牌。高楓村依托多個網絡平臺,打造新媒體傳播矩陣,發布文字視頻信息600余條,及時向村民宣傳鄉村振興相關政策,對外傳播高楓村蔬菜、蜂蜜等產業信息,拓寬產品銷路。
在村,“新農民”不僅僅是塗。村四組村民徐,曾經在浙江鞋廠打工,看到家鄉越來越好。去年,他翻修了老房子,辦起了“快樂兄弟農場”,在後山發展林下經濟,養了“跑山雞”,吃了“旅遊飯”。
從村2組走出去的女大學生羅某,畢業後放棄了城裏的工作機會,回到村裏,帶領村裏第壹批家庭農場發展“山雞跑”和中蜂養殖。她還在Tik Tok高楓村擔任直播隊隊長,帶領村民在網上接單,拓展市場。
煙農徐是村兩個組的村民。他不僅靠種煙蓋了樓、買了車,還利用自己的技術和管理優勢進行適度規模種植,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幫助周邊家庭增加了收入。
為了幫助“新農民”成長,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壹直在努力工作。他們舉辦Tik Tok培訓班和廚師專業培訓班,積極開拓農產品網上銷售渠道,提升農村餐飲服務水平,加強產業發展的人才支撐。在煙草種植的各個環節,他們舉辦相應的技術培訓,大力打造高素質的職業煙農。
“新農人”不僅活躍在產業發展的壹線,也在文化振興的舞臺上大放異彩。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成立專班,挖掘村內紅色資源,與周邊村莊壹起盤活紅色資源,將紅色資源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精神動能和文化財富。他們還與鄰村開展文藝體育晚會,五彩龍舟、割草鑼鼓、傳統民歌等節目搬上百姓舞臺;
舉辦象棋比賽,設立“高楓村露天音樂廣場”,指導村民下棋、跳廣場舞、唱民歌、茶余飯後拉二胡,為村民提供壹個展示才華的平臺,豐富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我們將突出‘金色煙葉+綠色增收’兩大特色,實現雙輪驅動,全力打造優質原料生產示範區,不斷擴大蔬菜種植,培養更多‘新型農民’,共同把全村推向發展新高峰。”塗自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