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蘿蔔:民間有“十月蘿蔔賽人參”和“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處方”的說法。蘿蔔是壹種非常健康的蔬菜,富含水分,多吃滋陰潤肺。蘿蔔含有特別豐富的維生素A和c,生吃蘿蔔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上火的功效。熟食能益脾胃,助消化。蘿蔔、黃豆、牛肉同食,有益氣補血、強筋骨的功效,適合更年期女性食用。
3蜂蜜:蜂蜜是傳統滋補品,具有清熱補中、解毒止痛、潤肺養肺的功效,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部疾病有療效。老年人秋天可以用蜂蜜代替糖,經常服用。從效果來看,蜂蜜有上千年的歷史。它能清熱、調和、潤澤。對於口幹舌燥、容易上火的人,多吃蜂蜜會有潤滑腸胃的作用。蜂蜜其實是壹種很好的滋補補品,這就造成了它的營養豐富,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對皮膚有保濕作用。如果在幹燥的夏天多喝蜂蜜水,也可以防止皮膚開裂,所以對皮膚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此外,蜂蜜對腸胃也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因為是堿性食物,蜂蜜對食物消化有很好的作用,從而中和胃酸,減輕胃的負擔,這樣就不會有胃痛。
4紅棗:紅棗,又名大棗。其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具有滋陰壯陽、補血的功效。紅棗是壹種適應性很強的溫帶作物。每天服6~8粒。紅棗能養血安神,滋養脾胃。如果年老體弱的人經常吃大棗,可以增強體質,延緩衰老。如果上班族吃紅棗,可以增加食欲,緩解緊張情緒;如果晚上泡壹杯棗茶,可以有效治療失眠。大棗性溫味甘,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健脾和胃、增進食欲、去腥去臭、抗過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還能防治高血壓、骨質疏松、貧血,是秋季進補佳品。大棗含有三萜類和環磷酸腺苷,具有很強的抗癌和抗過敏作用;紅棗含有抗疲勞物質,能增強人的耐力;大棗還有減少有毒物質對肝臟損害的作用;紅棗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有鎮靜、降血壓的作用。
5紅薯:據《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補虛益氣、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病”。還能補中、活血、暖胃、養五臟。當代《中華本草》說:“味甘,性平。歸脾腎經。”“補中和血,益氣金聖,寬胃,通便。紅薯富含澱粉、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鉀、鐵、銅、硒、鈣等10多種微量元素,亞油酸等。營養價值很高,被營養學家稱為最均衡的健康食品。”紅薯因其營養價值高,在日本被譽為“長壽食品”。
6銀耳: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譽。它不僅是壹種很好的營養補品,也是壹種增強身體抵抗力的補品。銀耳能養陰潤肺,但同時又有粘性,使人體難以咳出痰來。如果是單純的無痰咳嗽,銀耳潤肺的效果自然好。如果有痰,就不適合用銀耳。此外,將銀耳和香蕉百合壹起煮成湯,還有滋陰潤肺、美容養顏、生津通便的作用。
7栗子:中醫認為栗子能補脾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對腎虛有較好的療效,故又稱為“腎之果”,尤其對老年人腎虛腹瀉有療效,常吃有強身健體、治病的作用。栗子是這個節氣的滋補品。中醫講究“虛則補,實則瀉”,遵循“虛則不補”、“缺則補”的原則,否則會造成人體陰陽失衡。盡量選擇壹些天然有益的食物,如大棗、蜂蜜等,營養健康,註意維生素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大有裨益。
8花生:由於花生具有滋陰潤肺、抗腸道病毒等保健功能,秋冬保健的重點是滋陰防燥,所以大家可以多吃花生。中醫認為,花生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可補脾益氣,潤肺化痰,潤腸通便。根據營養學,花生被稱為“長壽果”、“植物肉”、“素食中的肉”,所以多吃花生可以補充蛋白質。花生仁富含脂肪油,含有多種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80%以上;它還富含蛋白質和多種必需氨基酸。卵磷脂、嘌呤、膽堿、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泛酸、鈣、磷、鐵、甾醇、部分單寧等。此外,花生還能扶正補虛,和胃健脾,潤肺化痰,理氣利尿,止血清咽,增強記憶力,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適量吃花生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