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為什麽《舌尖上的中國》是壹部愛國主義教育片?

為什麽《舌尖上的中國》是壹部愛國主義教育片?

《舌尖上的中國2》共8集,分別是腳步、心、季節、家常故事、神秘之地、相遇、三餐、瑣事。餐桌見證了生命的誕生、成長、團圓和離別,通過美味的食物,人們可以津津有味地了解古老的東方國度。

《舌尖上的中國》獲得了滿堂彩,這部追求中國飲食文化傳統的劇集獲得了國內外觀眾的壹致好評。現在,央視又拍了續集,但這壹次中國觀眾的反應沒有上壹部熱烈。在第二季中,該劇的制作人似乎更關心的是撥動觀眾的心弦,而不是味蕾。食物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成了主角,而不是食物本身,有篡奪主人角色之嫌。

《舌尖上的中國二》每周五晚在CCTV-1播出,還可以在線看視頻。第壹集的內容詳細展示了各種有中國特色的美食,從蜂蜜酥油、燉彈塗魚到雷山魚露,再到泉州蘿蔔腸粉。但真正的重點是這些食物背後的故事。

第壹集,壹個藏族青年為了幫哥哥做酥油蜂蜜,進山找原料。為了采集到需要的蜂蜜,他花了四個小時爬上壹棵40米高的樹,沒有使用任何安全設備。電影裏說酥油蜂蜜是當地家庭最喜歡的食物之壹。影片還到浙江南部拍攝,講述了壹個漁夫花了兩年時間研究如何捕捉跳魚的故事,這是他的女兒盼望已久的。跳躍魚是壹種罕見的魚。

在四川,壹對夫婦走遍全國各地賣蜂蜜,並用這些錢支付兩個兒子的教育費用。另壹對苗族夫婦在外出打工壹年後回到家鄉。為了彌補不能陪孩子,他們精心準備了雷山魚露,是用非常難抓的小魚幹做成的。影片中的另壹段講述了壹位從美國回到家鄉福建泉州的華僑。他回家後做的第壹件事就是請老鄉們品嘗壹道泉州傳統美食——泉州蘿蔔飯,由蘿蔔、豬肉、魚和米飯做成。

第壹集播出後,不少中國觀眾對央視提出質疑,指出《舌尖上的中國II》似乎已經變成了壹個愛國主義教育節目,而不是壹部純粹的美食紀錄片。社交媒體上的許多用戶對第二季表示失望。有人認為該片試圖將個人感情上升到政治層面,尤其是借助食物來促進國家和諧。有人問,他們想宣揚什麽價值觀?

還有人說,這部電影似乎有失偏頗。微博中的壹位用戶寫道,這部電影大部分是在邊境地區拍攝的,或者與少數民族菜肴有關,但漢族的食物被忽略了。說這部電影潛移默化地包含了政治宣傳元素,或許並不奇怪。畢竟,制片人是中國的官方媒體中央電視臺。在本月早些時候第二季的首映式上,央視導演胡占凡使用了許多宣傳用語。

套用總統經常使用的“中國夢”壹詞,他宣揚舌尖上的中國夢是中國人對幸福的追求,對生活的樂觀態度以及食物背後對和諧與自然的樸素感情。

據電影官網介紹,第二季還將涉及教育、富士康、單親家庭等話題。這些和食物有什麽關系還不得而知。

觀眾稱贊的是,它能讓人想起自己的家鄉和童年。

微博中壹位網友寫道,《舌尖上的中國二》讓他有很多想說的話,主要是因為它讓他想起了父母和奶奶。他想起父親小時候開始學釣魚,說他好久沒回家了,決定過幾天再回去。

這部電影標誌著壹種新的政治宣傳形式嗎?還是只是壹個引起轟動讓人落淚而不是流口水的系列?無論如何,正如老話所說:民以食為天。會有很多人看這部紀錄片。

對於壹個遠在美國的觀眾來說,光是想到所有的中餐就足以讓她想家。

觀眾在微博中寫道,這部片子不用掃壹眼,光看網上的評論就足以讓她這種假裝高端冷艷國際化的人暴露出自己真實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