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華老字號衰落的原因

中華老字號衰落的原因

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 *有2000多家“中華老字號”,分布在全國各地。然而其中只有30%還在正常運營,這是壹個令人遺憾的事實。有人說老字號“老朽”,跟不上時代。還有人說老字號“老而強”,基礎深厚,前景遠大。

2003年初,創立於1651,有著352年歷史的王麻子剪刀廠宣告破產,甚至引發了人們對老品牌何去何從的思考。為什麽象征生意興隆、品質優良的“老字號”金字招牌,在屹立百年之後,卻在繁榮的市場經濟中悄然消失?老字號的出路在哪裏?面對入世後新的競爭環境,老字號如何與時俱進,重現輝煌?這是中華老字號需要坐下來認真思考的問題。

“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北京的“王麻子”在長江以北幾乎家喻戶曉。“王麻子”的剪刀以質量好、服務好而聞名,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不同地區的人都渴望購買它們。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王麻子”刀剪更是聞名天下。但由於“王麻子”未能跟上市場的變化,鞏固自身品牌,產品創新跟不上,品牌盲目延伸導致破產。同時,其市場也被“陽江十八子”等後起之秀搶占。綜合來看,老字號衰落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企業的制度抑制了企業的活力。因為店面老了,“老字號”老齡化人口太多,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影響了企業的活力。正是因為年代久遠,“老字號”退休人員太多,負擔普遍較重;與此同時,“老字號”在建國後基本成為國有企業。計劃經濟時代,利潤上交國家,企業積累少,發展潛力明顯不足;以“王麻子”為例。“王麻子”作為老國企,機制包袱很重。相關數據顯示,1997期間,工廠在職員工697人,但退休員工超過500人。企業機制、管理模式、產品開發、外部環境的不足和制約,導致王麻子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2.品牌維護力度不足。中國市場的假冒偽劣壹直很猖獗,壹些不法分子經常打著“老字號”的金字招牌,仿制產品牟取暴利。“老字號”品牌名稱成名後,造假者乘虛而入,大量假貨充斥市場,降低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同時也分享了“老字號”的品牌資產,嚴重損害了“老字號”的品牌形象。如果“老字號”沒有在品牌維護的關鍵環節進行投入,市場遲早會被這些造假者蠶食,從而嚴重影響品牌形象。廣東的“黃振龍涼茶”是廣東知名的老字號品牌,在廣州開了很多分店。後來有人模仿自己店鋪的裝修開店,聲稱自己的黃振龍後裔被現有經營者及時發現,通過工商部門查處這些店鋪,並在媒體上向消費者澄清,及時維護自己的品牌。但在“老字號”企業中,有這種意識的人少之又少。

3.品牌推廣跟不上。壹些“老字號”倚老賣老,以為自己是百年品牌,就不需要進行品牌推廣和傳播。這是非常錯誤的。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產品的同質化和過度的傳播逐漸培養了消費者挑剔的眼光。如果他們不能保持持續的溝通,消費者就會忘記妳,就像有人說,如果可口可樂壹天不打廣告,銷售額就會下降10%。“王麻子”的失敗也證明了品牌宣傳的作用。近年來,“王麻子”在宣傳上投入較少,更多依靠壹些老消費者的口碑傳播,知名度有下滑的跡象。而“老字號”往往忽略了品牌的持續推廣和不斷更新的消費者的品牌情感的持續培養,導致客戶群體的轉移或消失。

4.品牌價值提升不夠。“老字號”經過上百年的洗禮,有了自己的品牌價值,面對新的市場競爭,有必要提升品牌價值,在品牌內涵和外延的建設上做出努力。就像雲南蒙自的“過橋米線”,通過講述“過橋米線”的故事,結合少數民族文化來吸引和留住消費者,讓更多的消費者對其產生興趣。

5.產品質量下降。壹些“老字號”用新的經營者改變了原有的質量體系,讓消費者覺得老字號不如以前了,就像南京冠生園,本來挺好的。誰也沒辦法,但是他們不珍惜自己的名聲,以次充好,砸自己的招牌,毀自己的招牌。每個老字號都有自己獨特的質量體系,這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如果不堅持,就沒有出路。

6.產品創新不足。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如果產品缺乏創新意識,固步自封,必然會出現新產品開發速度過慢,難以跟上市場步伐的尷尬局面。比如“飛人”牌縫紉機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但與“十八子”等壹些新品牌相比,“王麻子”在產品風格和科技含量上都變得土氣,產品開發理念與現代消費理念的差距日益拉大。如果有創新意識,“老字號”完全可以生產出更多符合現代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而不是固步自封。

7.盲目的品牌延伸。壹些老字號打著老字號的旗號,以為可以從事其他行業,導致競爭優勢喪失。1995年,王麻子剪刀廠與北京文教器材廠合並成立王麻子工貿集團公司,重新註冊了王麻子商標,應該算是品牌延伸和盲目擴張的壹大敗筆。“王麻子”的品牌聯想在於刀剪的產品。而合並後的新“王麻子”,在商標使用上,新舊商標混亂,市場上“王麻子”的產品混亂,導致“王麻子”的品牌資產被嚴重分流和破壞,削弱了消費者對“王麻子”的忠誠度,直接導致產品滯銷,僅合並當年就虧損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