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工夫紅茶有哪些?

工夫紅茶有哪些?

親,您好,很高興幫您解答,這邊幫您查詢到:紅茶屬於全發酵茶,茶性溫和,湯色紅濃,主要分為工夫紅茶、小種紅茶、紅碎茶三種,工夫紅茶有祁紅、滇紅、湖紅、寧紅、宜紅、川紅、閩紅等,小種紅茶有金駿眉、正山小種等,而紅碎茶又叫CTC紅茶,是采用揉切方式,加工成形的顆粒狀碎茶。

1、小種紅茶

是福建省的特產,有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之分。正山小種產於崇安縣,星村桐木關壹帶,而產於政和、坦洋、北嶺、屏南、古田、沙縣及江西鉛山等地的小種紅茶,質地相對稍遜壹些,統稱“外山小種”。

星村地處武夷山脈之北端,土壤肥沃,葉質肥厚軟嫩。該茶沖泡後,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具有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減,液色更絢麗。

2、滇紅工夫茶

是雲南紅茶的統稱,分為滇紅工夫茶和滇紅碎茶兩種。茶樹高大,芽壯葉肥,生有茂密白毫,其實長至五六片葉,仍質軟而嫩;茶葉中的多酚類化合物,生物堿等成分含量據中國茶葉之首。

滇紅工夫茶采摘壹芽二三葉的芽葉作為原料,經萎雕、揉撚、發酵、幹燥,制成成品茶,再加工制成滇紅工夫茶,又經揉切,制成滇紅碎茶,功夫茶是條形茶,紅碎茶是顆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後者滋味強烈富有刺激性。

在滇紅工夫茶中,品質最優的是“滇紅特級禮茶”,以壹芽壹葉為主精制而成,沖泡之後,湯色紅濃透明,滋味濃厚鮮爽,香氣高醇持久,葉底紅勻明亮。滇紅的品飲多以加糖加奶調和飲用為主,加奶後的香氣滋味依然濃烈。

3、寧紅工夫茶

簡稱寧紅,產於江西修水。產區位於幕臯、九宮兩大山脈間,春夏之際,濃霧達80-100天,因此茶芽肥碩,葉肉厚軟。

寧紅工夫茶的采摘,要求於谷雨前采摘生長旺盛、持嫩性強、芽頭碩壯的蕻子茶,多為壹芽壹葉至壹芽二葉,芽葉大小、長短要求壹致,經萎雕、揉撚、發酵、幹燥後初制成紅毛茶,然後再篩分、抖切、風選、揀剔、復火、勻堆等工序精制而成,該茶沖泡後,香高持久、湯色紅亮、滋味醇厚甜和,葉底紅嫩多芽。

後來,寧紅改原來的“熱發酵”為“濕發酵”,品質大大提高,深受海外飲茶者所喜愛。

4、宜昌工夫紅茶

簡稱宜紅,產於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境內,因古時均在宜昌地區進行集散和加工,所以稱為宜紅。

鮮葉於清明至谷雨前開園采摘,以壹芽壹葉及壹芽二葉為主,現采現制,以保持鮮葉的有效成分,加工分為初制和精制,初制包括萎雕、揉撚、發酵、烘幹等工序,使芽葉由綠色變為紫銅紅色,香氣透發;精制工序復雜,提高其幹度,保持其品質,最終制成成品茶。該茶沖泡後,香氣清鮮純正,滋味鮮爽醇厚,葉底紅亮柔軟,茶湯稍冷有“冷後混”的現象。

5、閩紅工夫茶

是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三種紅茶的統稱,都是福建特產。三種功夫茶,產地和風格各有不同,各自擁有消費愛好者,百年不衰。

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采用政和大白條制成,屬閩紅上品,條索緊結,肥壯多毫,色澤烏潤;沖泡後,湯色紅濃,香高鮮甜,字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用小葉種制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但欠持久,湯味稍淺。

6、湖紅工夫茶

主要產於湖南安化、新化、漣源壹帶。不過,湘西石門、慈利、桑植、大庸等縣市所產的功夫茶稱為“湘紅”,歸入“宜紅”系列。

湖紅工夫以安化工夫為代表,條索緊結,尚算肥實,香氣高,滋味厚,湯色濃,葉底紅稍暗。平江功夫香氣高,欠勻凈。長壽街、瀏陽大圍山壹帶所產功夫,香高味厚;新化、桃源功夫,條索緊細,毫多苗現,但葉肉較薄,香氣較低;漣源功夫茶,條索緊細,香味較淡。

7、祁門紅茶

簡稱祁紅,產於安徽省祁門縣壹帶。茶區中的“浮梁工夫紅茶”是祁紅中的良品,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艷,聞名於世。

祁門紅茶所采茶樹為祁門種,在春夏兩季采摘只采鮮芽嫩茶芽的壹芽兩葉經過萎雕、揉撚、發酵,使茶葉由綠色變成紫銅紅色,香氣透發,然後進行文火烘焙至幹。紅毛茶制成後,還要進行復雜精制的工序,紅茶與綠茶相比,主要是增加了發酵的過程,讓嫩芽由綠色變成深褐色。

該茶沖泡後,內質清芳,帶有蜜糖果香,上品茶又帶有蘭花香,香氣持久;湯色紅艷明亮,滋味甘鮮醇厚,葉底鮮紅明亮,輕飲可品味其紅的清香;加入牛奶調飲也不減其香,由於祁門紅茶有壹種特殊的芳香,外國人稱其為“祁門香”、“王子香”、“群芳最”。

總而言之:

中國紅茶品種豐富,各具特色,口感甜美,香氣馥郁,在選擇時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以及茶葉的特質選擇,堅持喝茶,亦能為身體續航,保持充足的精力,所以,有時間的話呢,您也可以為自己泡上壹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