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江南憶最記得的是杭州。。。。。。。什麽是詩歌?

江南憶最記得的是杭州。。。。。。。什麽是詩歌?

翻譯

江南的記憶最能勾起杭州的回憶:中秋遊天柱寺尋月桂樹,登郡亭,憩於其上,賞錢塘江潮。什麽時候可以再去玩?

原文

江南三記——下

江南憶,最難忘的是杭;月中山寺尋月桂樹,郡亭枕上觀潮。妳什麽時候再來?

朝代和作者

唐朝-白居易

給…作註解

唐的名字。作者在題註中寫道:“這首歌又叫‘謝秋娘’,每首五句。”據樂府詩記載:“《憶江南》中壹個叫‘望江南’的人,因白的詞而改名‘好江南’。”到了唐末五代就成了詞牌名。這裏所指的江南,主要是指長江下遊的江浙壹帶。

郡亭:疑指杭州東樓。

桂子:桂花。

郡亭:疑指杭州東樓。

看潮頭:在錢塘江入海處,有兩座山像門壹樣相對,水困其中,異常兇猛,是舉世聞名的勝景。

辨別和欣賞

《南書新語》雲:“杭州靈隱寺桂花滿,僧曰‘本月將植’。”至今中秋看夜,常有小孩跌倒,和尚也試著去撿。“可見月桂在這廟裏的說法不過是和尚自說自話。但生活的真實不等於藝術的真實,作品用這個傳說來表達杭州的不平凡。

同時,“月下山寺尋桂子”也表現了詩人的浪漫想象。我們的眼前仿佛呈現出盛開的桂花,聞到了濃郁的桂子香味。第二句“郡亭枕上觀潮”描繪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景。詩人通過對山寺和錢塘潮觀潮這兩幅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畫面的描寫,短短兩句話就能讓人想去看看多彩的杭州。

這三個詞既獨立又相互聯系,所以壹定要放在壹起分析。

第壹首抓住了壹年春天江南的景色,生機勃勃,五彩繽紛。“日出江邊花勝火”這句話,描繪的是第壹天反射出來的江岸春花,比火焰還紅。展現了春天百花爭艷的生機勃勃的狀態,讓人感受到江南春天的濃郁而溫暖的美。第二句說:“春天的河水綠如藍。”

春水蕩漾,碧波千裏。詩人誇張地形容它比藍草更綠。這種深藍綠的顏色和上面那句話的火紅形成對比,更加耀眼。詩人用豐富多彩的文字,展現了江南春色的迷人狀態。像作者這樣久居蘇杭的人,自然“忘不掉江南!”即使是沒去過江南的人也會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

如果說第壹首歌是對江南春色的客觀把握和概括描述,說明了“江南好”,那麽第二首和第三首歌則通過突出蘇杭這兩個被譽為堪比天庭的地方,驗證了“江南好”。

在古代神話中,有月半月桂樹的傳說。《南書新語》雲:“杭州靈隱寺桂花滿,僧曰‘本月將植’。”至今中秋看夜,常有小孩跌倒,和尚也試著去撿。“可見月桂在這廟裏的說法不過是和尚自說自話。但生活的真實不等於藝術的真實,作品用這個傳說來表達杭州的不平凡。

同時,“月下山寺尋桂子”也表現了詩人的浪漫想象。我們的眼前仿佛呈現出盛開的桂花,聞到了濃郁的桂子香味。第二句“郡亭枕上觀潮”描繪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景。詩人通過對山寺和錢塘潮觀潮這兩幅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畫面的描寫,短短兩句話就能讓人想去看看多彩的杭州。

最後壹首歌是關於蘇州的美麗。蘇州有風景名勝和歷史古跡,如關瓦宮,是吳王夫差為美女建造的。有美酒,也有叫“竹葉青”的酒。蘇州的女人也更漂亮,能歌善舞。他們的舞蹈讓人想起風中沈醉的荷花。詩人用精彩的詩詞和筆墨,簡潔地勾勒出蘇州迷人的風土人情,讓人無比神往。

三首詩既獨立又相輔相成,分別描寫了江南的風光之美、風之美、女性美。每首都以“江南好”開頭,以直接深情的壹句話結尾。藝術概括力強,意境妙不可言,讓人想去江南實地看看。

擴展數據:

白居易當過兩年杭州刺史,後來又當過壹年多蘇州刺史。年輕時,他浪跡江南,曾在蘇杭生活。他對江南了如指掌,因此印象深刻。他在病退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十余年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

此詞牌原名《望江南》。見於《焦芳集》和敦煌曲子詞。白居易的名篇《憶江南》,突出了“憶”字,表達了對江南的懷念。白居易早在青年時代就漫遊江南,遊歷蘇杭。後在蘇杭為官:長慶二年(822年)七月,唐穆宗上任十月除杭州刺史,長慶四年五月離杭;建元年(825),許為蘇州刺史,並於五月抵任。次年秋因眼疾返回洛陽。此時,他五十五歲。蘇杭是江南名縣,風景秀麗,人物浪漫,給白居易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回到洛陽後,寫了很多懷念舊遊的詩。這是他晚年所做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江南三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