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前三章的知識大綱要寫在壹張A4紙上才能采用。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前三章的知識大綱要寫在壹張A4紙上才能采用。

人教版初壹上冊地理知識大綱

任瑤腳板

kinden58542 | 2013-09-04

滿意的回答

七年級地理復習大綱(上)

壹.地球和地圖

(a)地球的形狀、大小和運動

1,提供地球是球體的證據:

站在海邊,看著遠處駛來的船只,我們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體,而近海的船只總是先消失,再看到桅桿。

站得高,看得遠。

當月偏食發生時,地球擋住了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球表面,就像在鏡子裏看地球壹樣,這樣我們就能看到地球的球形。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km;赤道周長:4萬公裏;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裏。

3.用事實解釋地球自轉、公轉及其地理現象。

旋轉轉數

運動方向為自西向東和自西向東。

鍛煉周期為壹天(24小時)和壹年(365天)。

旋轉中心地軸太陽

地理現象產生了晝夜交替;時差和季節變化;五區編隊

(2)地球儀

用地球儀來區分經度和緯度,經度和緯度。

確定任何有經緯網的地方的位置:給定的地方應能讀出地球儀或地圖上的經緯度;給定緯度和經度,妳應該能找到相應的位置。

(3)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註釋)

使用地圖來識別方向、測量距離、估計海拔和相對高度。

(1)確定方向:

①壹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②指向法:指向目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③經緯度方位:經度表示南北方向;緯度表示東西方向。

(2)測量距離:①比例尺的計算:

②比較規模大小與範圍大小、內容細節的關系;

規模小→範圍大→內容簡單。

規模大→範圍小→內容詳細。

(3)海拔和相對高度的估計

①海拔:地面上某壹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②相對高度:從壹個地方到另壹個地方的垂直距離。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標出山峰、山脊、山谷、馬鞍和陡峭的懸崖。

3、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地理信息,養成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圖的習慣。

二。海洋和陸地

1,海陸分布:

(1)用地圖和數據講述全球陸海比例,描述陸海分布特征。

a、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占地球表面積的29%。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世界陸地和海洋的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大陸邊界: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

亞洲和歐洲:烏拉爾,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黑海,土耳其海峽。

北美和南美:巴拿馬運河

2.陸地和海洋的變化:

(1)說明了地球表面的陸地和海洋是不斷運動變化的。

喜馬拉雅山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中國東部海域海底發現了古河道、古井等人類活動的痕跡。

荷蘭的土地開墾(人類活動改變了地表形態)

(2)了解板塊構造理論,說出世界著名的山系、火山、地震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世界上兩個主要的火山和地震帶:

a)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b)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阿爾卑斯山(歐洲):位於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的交界處。

喜馬拉雅山(亞洲):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

科迪勒拉山脈(美洲):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和南極板塊的接合處。

地中海會消失:它位於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的擠壓碰撞處。

紅海會擴張:它位於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分裂的區域。

第三,氣候

1,天氣和我們的生活: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天氣是短期的大氣狀況,是多變的;

氣候是長期(多年)的平均大氣條件,是穩定的。

(2)認識常見的天氣符號,了解簡單的天氣圖。

(3)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和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2.溫度及其分布:

(1)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①低緯度地區溫度高,高緯度地區溫度低(從低緯度到高緯度地區溫度降低,主要是由於各個緯度接收到的太陽輻射不同)。

②同壹緯度帶,夏季陸地溫度高,海洋溫度低;冬天陸地溫度低,海洋溫度高。

(3)在山區,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溫度將下降約0.6℃)

(2)溫度的變化:

①氣溫日變化:壹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下午2小時左右(14);

最低溫度出現在日出前後。(可以計算每天的溫度範圍)

②氣溫的年變化:壹年中,北半球7月氣溫最高,大陸65438+10月氣溫最低;

海洋中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可以計算溫度,全年範圍)

(3)會利用溫度數據,畫出溫度曲線,並讀圖說出溫度變化的規律。

3.降水及其分布

(1)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①年降水量從赤道到兩極逐漸減少。

②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較多,大陸西岸降水較少。

③溫帶地區,大陸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④山區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世界上降水最豐富的地區在赤道附近;最窮的地區是靠近北回歸線的大陸西海岸。

⑥世界上降水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基拉潘奇;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

(2)將利用降水量數據繪制降水量直方圖,並讀出降水量的變化規律。

4.世界氣候

(1)說出世界氣候分布圖上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區域。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寒帶:寒帶氣候

(2)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溫帶的歐亞大陸東、內、西海岸。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海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舉例分析緯度、海陸分布、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緯度位置影響:

a)赤道地區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則冰雪覆蓋。

b)海南島四季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省北部的冬天漫長而多雪。

陸地和海洋位置影響:

a)青島的降水量比蘭州多

b)新疆塔裏木盆地氣候幹燥,同緯度北京氣候濕潤。

地形影響:

臺灣省島臺灣省山脈東側的降水量比西側多。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