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 × 250克
豆幹 × 250克
小蔥 × 2棵
紅辣椒 × 1個
大蒜 × 2瓣
花椒 × 3克
腌料
食鹽 × 1.5克
白糖 × 3克
白胡椒粉 × 0.5克
蒜泥 × 1瓣(6克)
醬油 × 5毫升(5克)
清酒 × 15毫升(15克)
芝麻香油 × 3克
馬鈴薯澱粉 × 1茶匙(7克)
醬汁
醬油 × 10毫升(10克)
蠔油 × 5毫升(5克)
白糖 × 5克
清酒 × 50毫升(50克)
白胡椒粉 × 適量
重點食材詳解
豬肉:肉絲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購買,如果能買像梅花肉這種瘦肉中夾雜著絲絲肥肉的最好,但盡量不要使用像五花肉這種肥瘦分明的豬肉切絲,這種豬肉並不適合用來做肉絲;另外,如果肉的表面有筋膜,壹定要將其去掉再切絲,帶有筋膜的肉絲非常影響口感!
豆幹:常見的豆幹有五香豆幹和白豆幹之分,由於經鹽水煮過,五香豆幹中的大部分味道會溶到水中,所以不必擔心其味道會影響整體菜品,只要是豆幹,買回家開始做就可以了。
馬鈴薯澱粉:也稱其為太白粉,它是常見澱粉中遇熱後粘性較高的壹種,也因為這壹特性,使得它的吸水性更強,這也是為什麽用在肉中可以讓肉質嫩滑的原因之壹,因為它可以讓豬肉的含水量大幅增加。
清酒:清酒的香氣能為這道菜帶來點睛之筆,如果妳沒有清酒可以用料酒或米酒來代替,但不要使用白酒代替,特別是高度白酒,中國白酒的味道太沖,酒精味道過濃,並不適合用在這道菜中。
詳細烹飪步驟
-=Step 01 =–
先將豬肉切片,再改刀成肉絲備用。
-= Step 02 =–
在肉絲中加入1.5克食鹽和3克的白糖調味,再加入0.5克白胡椒粉、6克蒜泥、5克醬油、15克清酒。
-= Step 03 =–
將肉絲順著同壹方向抓勻,直到所有的水分都被肉絲吸收為止。
-= Step 04 =–
再加入3克的芝麻香油,繼續抓勻。
-= Step 05 =–
再加入7克的馬鈴薯澱粉,將馬鈴薯澱粉與肉絲充分抓勻。
-= Step 06 =–
用保鮮膜緊貼著肉絲覆蓋,讓肉絲與空間隔絕,放置壹旁備用。
-= Step 07 =–
接下來煮壹鍋清水,並加入適量的食鹽,將豆幹放入水中汆燙,水煮沸後再煮3分鐘左右即可控水出鍋,放置壹旁放涼備用。
-= Step 08 =–
將小蔥斜切成粗絲備用,並將蔥白與蔥綠分開備用。
-= Step 09 =–
紅辣椒同樣斜切備用,如果怕辣可以放在清水中洗壹下,將辣椒籽洗掉。
-= Step 10 =–
將蒜末切成細末備用,可以盡量切得細壹些,會更容易出味,盛盤時也比較好看。
-= Step 11 =–
將放涼後的豆幹橫片成兩半,再按肉絲的粗細切成細條狀備用。
-= Step 12 =–
鍋中加入適量的植物油和3克花椒,用中小火冷鍋將花椒煸出香氣,將花椒撈出,鍋中只留下花椒油備用。
-= Step 13 =–
將鍋再加熱1分鐘左右後,將切好的豆幹條倒入鍋中,鋪平在鍋中稍加煎制。每個面煎差不多2分鐘左右的時間,等到豆幹煎出焦香就可以了。
-= Step 14 =–
將豆幹推到鍋子的壹邊,將肉絲倒入鍋中空出來的位置,用筷子將肉絲炒散,直到肉絲全部變白。
-= Step 15 =–
繼續將豆幹與肉絲翻炒在壹起,稍加翻炒之後,將二者推到鍋子的壹旁。
-= Step 16 =–
在鍋底嗆入醬油、清酒、糖和蠔油,然後快速地把醬汁與豆幹、肉絲拌炒在壹起。
-= Step 17 =–
然後將蔥白和辣椒加入鍋中,充分拌炒出香氣。
-= Step 18 =–
再加入壹點白胡椒粉拌炒壹下,直到炒至醬汁差不多被肉絲與豆幹吸收後,再加入蒜末和蔥綠。
-= Step 19 =–
稍加拌炒,直到蔥綠變軟、變綠就可以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