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辣椒醬特別好當飯吃,吃的時候好幾勺。但是,妳有沒有想過,每壹勺辣椒醬,妳可能要吃多少油和鹽?
2020年2月,《消費者報道》將12熱銷辣椒醬產品送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檢驗,為大家壹探究竟。
辣度:可分為五個等級,即特辣(≥50度)、重辣(30~50度)、中辣(17~30度)、微辣(8~17度)、輕辣(3~8度)。
油和鈉含量:攝入過多的油和鈉(鹽)與高脂血癥和高血壓的發生密切相關。
1.只有英國虎幫魔王的超辣辣椒醬屬於“超辣”級別,達到143度,是超辣極限(≥50度)的近3倍。不能吃太辣的消費者可能會變成“香腸嘴”。
2.第二辣的是毛德功,辣系數43,達到重辣水平(30~50度)。
3.壇香、笑廚、老幹媽、葉凡的辣度在6~16度之間,只有“輕辣”和“微辣”兩個級別,與鷹巢虎幫、毛德功相差甚遠!
4.老幹媽和初曉含油量高,分別占72.6%和58.5%;楚邦、海天、李錦記等四種油為0。
5.海天的鈉含量高達5233 mg/100g,堪比醬油;笑廚口味清淡,鈉含量為780 mg/100 g。
在香港的大部分餐廳,食物的辣度可以高達12,任何挑剔的食客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辣椒醬新國標(征求意見稿)中,辣椒醬有五個辣級:輕辣(3~8度)、微辣(8~17度)、中辣(17~30度)、重辣(30~50度)、特辣(≥
專家指出,舌頭和口腔感覺到極其輕微的刺激,輕而辣;微辣,吃後舌頭和口腔能感覺到壹點點灼熱感;如果舌頭和口腔有明顯的刺激和燒灼感,有的人流鼻涕、流眼淚,這就是中辣;對於多出來的辣,大部分人都會流鼻涕流淚,只有少數人能吃到這個辣度。
12辣椒醬沒有標註辣度。那麽,消費者會買不適合自己口味的辣椒醬嗎?
檢測發現,鷹巢的虎幫寶適的辣度最高,達到1.43度,是特辣下限(≥50度)的近3倍。不能吃太辣的消費者可能會變成“香腸嘴”。
毛德功的辣度達到43度,屬於重辣級別,但是和鷹巢虎幫的辣度相差100度。不過作為南方辣椒醬,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新河和吉祥的辣度分別為22度和20度,屬於中辣水平;消費者熟悉的老幹媽、攤攤香、笑廚、廚邦,清淡麻辣,從10度到16度不等。臺風馬克、海天和葉凡微辣。
辣椒素是辣椒的主要成分,主要溶於油,較少溶於水。所以用油煮制的辣椒醬會有更多的辣椒素溶出,辣度會更高。
如果不小心吃到了辣辣醬,可以喝點牛奶緩解辣味,因為牛奶中脂肪含量高,可以溶解口中的辣椒素。
辣椒醬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油辣椒,壹類是非油辣椒。
油辣椒在生產中通常采用高溫油炸,更受消費者歡迎,但“富含油脂”也是油辣椒的健康隱患。
中國營養學會認為,脂肪攝入過多容易導致能量過剩和肥胖,還可增加高血脂等慢性病的發病率。
根據GB28050-2011《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正常成年人每日脂肪攝入量不應超過60g。
12樣品中,7個屬於油辣椒,分別是葉凡、初曉、新河、鷹巢互邦、吉祥居、老幹媽、毛德功,另外5個屬於非油辣椒醬。
結果表明,7種油辣椒的含油量在20g/100g ~ 72.6g/100g之間,其中吉祥居較低,為20g/100g;老幹媽和初曉分別達到72.6克/100克和58.5克/100克。
以老幹媽為例。消費者吃壹勺(約20g)辣椒醬可攝入14.5g脂肪,占每日限制攝入量的24%。
如果壹日三餐,加上動物脂肪和食用油,很容易造成脂肪攝入過多(60g以上)的風險。
出乎意料的是,五種無油辣椒中,除了脂肪含量很少(0.8g/100g)外,其他四種辣椒的脂肪含量都是0。
高油也要高鹽!除了脂肪含量,辣椒醬中可能還有另壹個容易被忽視的健康風險,那就是“隱形鈉”。
臨床醫學研究指出,高血壓的發病機理是由於鈉攝入過多,導致體內水鈉瀦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升高。
中國營養學會還提醒,高鈉(鹽)飲食也是增加中風和胃癌發病率的重要危險因素,並建議消費者食用低鈉飲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正常成年人每日食鹽總攝入量不超過6g(約2400mg鈉),每餐食鹽不超過2.4g。
測試表明,在12種辣椒醬中,初曉的鈉含量最低,僅為780mg/100g;海天和吉祥居的鈉含量相對較高,分別達到5233 mg/100g和5000 mg/100g。
本刊過去檢測過醬油,鈉含量壹般在4000~7000mg/100g之間。所以海天和吉祥居幾乎和醬油壹樣鹹。
含鹽量方面,12辣椒醬含鹽量在2.0-13.3g/100g之間。以海天和吉祥居為例。每壹勺(約20g)辣椒醬的鹽攝入量分別為2.7g和2.5g,超過了每餐的適宜量(2.4g),達到每日限量的40%以上。
另外,每勺(約20g)的鹽攝入量分別為0.4和0.8g。按照正常的日常食用量,鈉超標的風險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