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白術500克(土炒,研末),生地250克(飯上蒸熟)。
制法上藥搗和,幹則少入酒為丸。
功能主治治痔漏,脫肛下血,面色萎黃,積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米飲下,日三次。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白術丸--《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處方白術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人參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甘草(炙,銼)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脾胃虛冷,不能食,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溫酒送下,日3次。
摘錄《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白術丸--《聖惠》卷五十九
處方白術3分,赤石脂3分,犀角屑3分,幹姜半兩(炮裂,銼),厚樸1兩(去粗皮,塗生姜汁炙令香熟),龍骨3分,黃連1兩(去須),烏梅肉3分(微炒),當歸3分(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及水谷冷熱氣痢。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原缺,據《普濟方》補。
摘錄《聖惠》卷五十九
白術丸--《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趙氏家傳》
處方白術、木香、丁香、肉豆蔻、黃連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溫胃消食。主治小兒吐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飲送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趙氏家傳》
白術丸--《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處方白術1兩半,人參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1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桂(去粗皮)1兩,檳榔(銼)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下氣。主治虛勞,脾胃虛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飲送下;若有寒,溫酒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白術丸--《聖濟總錄》卷七十四
處方白術3分,幹姜(炮)3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人參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主治脾胃受濕,濡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米飲送下,日2次。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十四
白術丸--《丹溪心法》卷五
處方白術1兩,芍藥半兩。
制法上為末,粥為丸。
功能主治脾虛泄瀉。
用法用量泄者,炒丸服。冬月不用芍藥,加肉豆蔻。
摘錄《丹溪心法》卷五
白術丸--方出《聖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壹
處方白術1兩,人參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厚樸1兩(去粗皮,塗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霍亂後,腹中冷氣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飲送下,日4-5次。
摘錄方出《聖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壹
白術丸--《聖濟總錄》卷壹四二
處方白術3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3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半,幹姜(炮)1兩半,黃耆(銼)1兩半,人參1兩,甘草(炙)1兩,當歸(切,焙)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積虛冷,腸風痔瘺,面色萎黃,日漸羸瘦,虛劣。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壹四二
白術丸--《聖濟總錄》卷壹五四
處方白術1兩,厚樸(去粗皮,塗生姜汁炙煙出7遍)1兩,當歸(微炒)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熟幹地黃(微炒)1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搜和,塗酥為劑,搗令勻熟,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阻病,頭疼,肩背煩悶,氣脹,下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飲送下,早晨、日晚各1次。
摘錄《聖濟總錄》卷壹五四
白術丸--《全生指迷方》卷四
處方白術1兩,橘皮(洗)1兩,厚樸(去皮,姜汁塗,炙焦)半兩,人參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嗜臥,飲食不榮肌膚,或不能食,心腹虛脹,滑泄,背膂牽急,勞倦不能動止,或因大病後,或因下利後不復常,得之於脾,四肢煎厥,亦謂之肉極。
用法用量脈弦大甚則不治。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四
白術丸--《全生指迷方》卷四
處方麥門冬(去心)1兩,人參1兩,茯苓1兩,白術1兩,澤瀉1兩,生地黃(焙)1兩,大豆卷1兩,桑白皮(炒)2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喘咳時血出,四肢懈怠,脈浮大而沈。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四
白術丸--《聖濟總錄》卷七十三
處方白術2兩,吳茱萸(湯浸7遍,焙乾,炒)2兩,桔梗(炒)1兩,當歸(切,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幹姜(炮)2兩,桂(去粗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生幹地黃(焙)1兩,細辛(去苗葉)1兩,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1兩,甘草(炙,銼)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寒宿癖,心腹刺痛,痰逆嘔吐,飲食不消,下利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十三
白術丸--《聖濟總錄》卷八
處方白術1兩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半,巴戟天(去心)1兩半,菟絲子(酒浸,別搗)1兩半,熟幹地黃(焙)3兩,桂(去粗皮)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虛,腳弱無力,肌瘦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晚食前溫酒送下。加至30丸。
摘錄《聖濟總錄》卷八
白術丸--《中藏經·附錄》
處方白術、當歸、芍藥各等分,木香減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白瀉。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中藏經·附錄》
白術丸--《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處方白術(銼,炒)1兩1分,厚樸(去租皮,生姜汁炙)3分,人參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麥糵(炒)3分,桂(去粗皮)3分,紫菀(去苗土)3分,貝母(去心)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散氣,止嗽,令能食。主治虛勞,脾胃氣弱,飲食不消,胸膈滿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飲送下,日3次。
摘錄《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白術丸--《雞峰》卷十二
處方白術加1倍,厚樸、橘皮、藿香、甘草、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溫中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溫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雞峰》卷十二
白術丸--《雞峰》卷十七
處方幹姜、白術、厚樸、赤芍藥、艾葉、當歸、黃連、肉豆蔻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後虛損,風冷,痢瀉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飲送下,日3次,不拘時候。
摘錄《雞峰》卷十七
白術丸--《聖惠》卷七十
別名桂心白術丸
處方白術1兩,木香半兩,訶黎勒皮半兩,當歸半兩(銼碎,微炒),桂心半兩,芎藭半兩,青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幹姜半兩(炮裂,銼),蓬莪術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厚樸3分(去粗皮,塗生姜汁炙令香熟),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