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萊陽梨引種

萊陽梨引種

萊陽梨引種

萊陽梨是壹種妳可能不太了解的水果。那麽妳對這種水果的味道和用途了解多少呢?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壹些關於萊陽梨的介紹,歡迎大家參考。

萊陽梨簡介1萊陽梨又名河馬小廚師梨,為核果類,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是白梨四大經濟栽培梨之壹的優良品種。是山東省萊陽市的特產。2009年被列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種植栽培歷史已有400多年。

康熙版《萊陽縣誌》對地方梨品種的記載中並未提及該品種。說明萊陽梨種植較早,但在清初並未引起重視。到了民國時期,萊陽梨越來越出名。如山東通誌記載“浮山梨最多,萊陽最好”,萊陽縣誌記載萊陽梨“果中之冠”,販運到煙臺、青島、濟南,甚至現在的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廣東等地。

下面分四個部分來介紹和分析萊陽梨的品種現狀。

(壹)物種特征

壹、萊陽梨的外部特征,果形倒橢圓形,頭粗尾細,花萼凹褐色。果實巨大,果梗向四周或壹側凸起,果梗略斜或直。它褐色的花萼是它獨特的掐花管理工藝造成的,不是自然形成的。二是果皮綠色或黃綠色,表面粗糙,有褐色銹斑,果點大而密。第三是內在特征。果肉細嫩致密,石細胞少,汁液豐富,口感脆甜。

(2)化學和組織特征

萊陽梨產於油沙地,沙土含雲母多,對光有很強的反射性。梨樹可以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從而產生大量的有機物和多糖。萊陽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晝夜溫差大,夜間低溫使糖分難以消耗,加速了梨果實糖分的積累。同時,白天的高溫有利於水果中酸的‘代謝分解’,所以水果中的酸度較低。所以它的第壹個化學特征就是含糖量高,平均約12%,比普通梨高2%-3%。據中科院測定,萊陽梨含糖量最高可達17.7%。第二個特點是酸度小,只有0.13%-0.15%。油砂的細砂土壤中含有大量腐殖質,土質疏松,滲透性好。《萊陽縣誌》記載河流交匯處的沙地是“沙地廣闊,含衰草。”因此,萊陽梨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和胡蘿蔔素,以及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和果酸。還富含17種氨基酸,包括人體所需的10多種氨基酸。河流上遊的沖刷帶來了大量的礦物質,所以含有鐵、鈣、鎂、鋅、磷、硼等微量元素。

梨品種中,果肉中石細胞的多少對梨的品質影響很大,以石細胞少最為重要。萊陽梨的組織特點是石細胞少,石細胞直徑小於150微米,肉質較好。根據萊陽農學院(1978)的研究,梨果肉細胞有兩種,即簇周細胞和簇間細胞。梨果肉中,串周圍細胞短或長短不壹,串間細胞大而多,所以果實細膩多汁。研究表明,萊陽梨具有這種組織特征。

(3)質量檢驗

含糖量是萊陽梨果實品質的重要指標,果實硬度也是果實品質的組成成分之壹。

根據《中國果蔬雜誌》2016發表的論文《適時采收對萊陽梨品質的影響》,實驗檢測方法主要有三種:測定含糖量、測定硬度、測定重量。表1為萊陽梨從14年9月到10年10月30日含糖量的變化。可以明顯看出,含糖量在10年10月23日達到峰值。表2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呈下降趨勢,表3顯示萊陽梨的重量在增加。

據此,萊陽梨的含糖量最高是在10的6月中下旬,其含糖量可達13%~15%,這壹時期果實達到了最佳風味。如果綜合考慮口感和貯藏效果,最佳采收時間為10開始至中期。從單果重來看,65438+10月中旬萊陽梨單果重可達450g,連續成熟後萊陽梨單果重可達500g以上。雖然重量越來越大,但成熟果實的重量增加較少。因此,根據本文的三種品質檢驗方法,可以確定萊陽梨在適宜成熟期適宜采收,運輸後可以出售;在成熟期達到最佳食用風味品質。

(四)烹飪加工和利用的現狀

萊陽梨不僅是壹種美味的鮮果,而且還有許多烹飪和加工方法。可制成梨幹、梨脯、梨醬、糖水梨罐頭,以及小規模加工酒和醋。上市的知名產品主要是梨汁和梨膏。

以上是壹些比較小的烹飪方法。

這是生產萊陽梨汁的兩個著名品牌“麗潤堂”和“壹品堂”。

萊陽梨2號產品特點介紹

萊陽梨的果皮黃綠色,粗糙,有褐色銹斑。果形頭粗尾細,花萼凹陷。表面上看,並不美觀,但剝開後,握著又粗又硬的果梗,就像壹個乳白色的雪餅。其肉質細嫩,多汁香甜,口感脆甜。風味獨特,是梨中的上品。

萊陽梨略呈深綠色,上面有褐色斑點,形狀為橢圓形。只有幾畝正宗的萊陽梨,又名香梨,產於萊陽五龍河兩岸,酥脆多汁。如果不小心掉了,會像水壹樣爆裂,解渴解暑。

萊陽梨果皮黃綠色,粗糙有黑點,果形頭粗尾細,表面不美觀。但剝皮後握著又粗又硬的果梗,肉嫩甜脆可口,別有風味。

原產地環境

萊陽梨之所以是梨中極品,是因為它生長的自然環境。萊陽梨主要產於五龍江流域,萊陽有五大河流,即清水河、磨水河、富水河、仙河、白龍江。這五條河在趙王莊五龍河口匯合。它已經沈積成壹大片含油砂。這種細砂土壤含有大量的腐殖質、雲母,土質疏松,滲透性好,對光的反射性強。因此,這裏栽培的梨樹能充分進行光合作用,而且由於氣溫上升快、散熱快、晝夜溫差大,梨樹白天在光合作用中獲得糖分,晚上不易消耗,加速了梨果糖分的積累。因此,萊陽梨的含糖量約為14%。

追溯歷史

各種萊陽梨

《萊陽梨的傳說》這個故事很受歡迎。多數學者認為,該故事起源於明末(1627),形成於清初(1658)。據《萊陽縣誌》記載,“相傳彜族人在茌平得之”,也就是說傳說之前應該有梨。據調查,在萊陽趙王莊鎮呂二崗村梨園,至今仍有壹棵生長了400多年的老梨樹,樹幹依然十分粗壯,年產量近300至400公斤。

《萊陽縣誌》載:“縣河、漳水兩岸,沙土茫茫,含腐植物。”這種沙土是壹種特有的棕色細沙土,含有大量的雲母,松散的土塊,透氣性好,有利於梨樹的生長,對光的反射性強,能使葉片充分進行光合作用。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是萊陽梨風味獨特的主要原因。

萊陽梨據說是清代彜族人張鳳青在茌平縣任巡檢員時培育的。他檢查的時候嘗了壹個皮薄肉細味道鮮美的梨,然後把梨芽帶回來和當地的杜梨嫁接。然而,根據新的研究,茌平歷史上沒有梨的種植。專家們在山東發現了黎姿梨的“五姐妹”,即青島黎恩梨、諸城冰糖梨、藤縣茶子梨、曹西安歪粗梨和平原縣金香梨。都有萊陽梨的壹些屬性,血緣相近,但都不如萊陽梨和萊陽梨單獨生活在各種梨上。

2010萊陽梨產業從業人員42400人,占全鎮總人口的80%;工業增加值42390萬元,占全鎮生產總值的66.8%;營業收入1570萬元,占全鎮二、三產業營業收入的61.9%;實際納稅7800萬元,占全鎮稅收的55.4%,對全鎮財政的貢獻為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