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為什麽蘇聯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造出來後就不用了?

為什麽蘇聯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造出來後就不用了?

11架航天飛機,暴雪,由蘇聯建造。其中,貴族家庭已被拆除或拍賣,只有壹個仍被封存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

隨著美國航天飛機的快速發展,壹直在載人航天方面有所建樹的蘇聯其實也在積極探索航天飛機。從20世紀50年代到蘇聯解體,蘇聯已經進行了近20個實驗項目,其中壹些已經達到了實際飛行的水平。只是由於政治、經濟等復雜原因,除了暴雪號航天飛機的無人飛行,大部分項目都半途而廢。然而,盡管如此,這些實驗還是有力地推動了蘇聯航天工業的進步,使其在世界航天飛機發展史上占有壹席之地。同時也為俄羅斯未來研發新型航天器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蘇聯航天飛機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提出的。當時,為了對付美國的戰略轟炸機,蘇聯開始研制巡航導彈。這種導彈被視為航天飛機的先驅,因為它可以以亞音速、跨音速和超音速在接近大氣層邊緣的高度飛行。這種巡航導彈已經試射了5次,最後在蘇聯成功發射第壹顆人造衛星後被擱置。

1958年,蘇聯國防部在壹份關於未來25年航天科技發展方向的計劃中提出了發展航天飛機的設想。然而,當兩架原型機制造完成並準備進行載人飛行試驗時,赫魯曉夫在1960年6月下令改組國防工業,這使該計劃半途而廢。

20世紀70年代初,蘇聯先後對航天飛機的機理進行了壹系列研究和試驗,包括軌道機動飛行、再入熱防護、全回收和部分回收、垂直起降等關鍵技術課題,同時提出了飛機類型和軌道控制技術方案。

蘇聯研制的航天飛機有兩種,壹種是小型航天飛機,壹種是大型航天飛機。從1982到1984,蘇聯進行了四次小型航天飛機的縮比模型發射試驗。1982年6月3日,在第壹次試驗中,代號為“宇宙1374”的航天飛機模型進入軌道,繞地球飛行1.25圈,歷時109分鐘,最終濺落在印度洋,被早已等候在此的艦隊回收。這個實驗被西方發現並報道。接著,蘇聯集中力量研制大型航天飛機,耗資200多億盧布,動員了全國1000多個科研院所和工廠的數萬名科技人員。終於研制出了世界上第壹架無人駕駛航天飛機——暴雪。

1988 165438+10月15日,蘇聯在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用“能源”火箭將“暴風雪”送入近地軌道。這種看起來像美國航天飛機的航天器可以將30噸的有效載荷送入軌道,並從軌道上將20噸的有效載荷帶回地面。它由厚厚的機身、三角形機翼和壹個垂直尾翼組成。飛機的頭部和尾部裝有由48個發動機組成的組合動力裝置,可以分別完成航天飛機的加速、變軌和機動操作,機身前部的雙層氣密座艙可以容納4名機組人員和6名檢查人員,可以在空中工作壹周到壹個月。蘇聯官方宣布,暴雪的主要任務是將“和平”號空間站的設備從天上帶到地球上進行維修。

“暴風雪”成功進入軌道後,繞地球飛行了兩圈,歷時3小時25分鐘。然後開始在電腦的控制下返回。它穿過大氣層,迎風降落在發射場壹條4.5公裏長的跑道上。試飛取得了圓滿成功。暴雪的所有部件都工作正常,整個機身只少了五塊防熱瓦。

蘇聯航天飛機的發展起步比美國晚,技術也沒有美國成熟。它的三個主發動機安裝在外貯箱上,而不是像美國航天飛機那樣安裝在軌道器上,外貯箱和助推器不能重復使用。由於政治和經濟原因,“暴風雪”只進行了這壹次唯壹的試飛,從此銷聲匿跡。1991年11月,蘇聯軍方宣布停止項目資助;1993年6月30日,由於缺乏資金支持,整個“暴雪”號航天飛機計劃被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