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芋頭丸子幾年前就從臺灣省傳過來了。常見於甜品店或者冰飲店,五顏六色的芋頭丸子無論是用在糖水裏還是加了冰花都非常好看,非常能引起人的食欲。它的口感Q彈有嚼勁,大人小孩都很喜歡。它是用紅薯、芋頭、南瓜等雜糧做成的,從健康角度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值得作為零食來稱贊。
我做芋頭丸子三四年了,從看別人學菜譜到自己總結做法。也積累了壹些自己的制作經驗。前段時間做了壹個朋友圈,沒想到很多朋友問我怎麽做的。感覺壹兩句話描述不清楚。今天我就寫壹個詳細的芋頭制作過程,供大家參考!
芋頭所用的材料大多來自雜糧,芋頭是最常見的。為了豐富紅薯的顏色,可以用紫薯、黃紅薯、南瓜,白色可以用山藥、木薯。如果想要更多的顏色,也可以參考蔬菜,比如綠色加壹點菠菜汁,紅色加壹點紫甘藍汁。還是紅米面。我不推薦果汁。比如有人喜歡用火龍果的顏色做紅芋頭丸子。之所以不推薦,是因為果汁在煮的時候加熱有點酸,會影響口感。其次是蔬菜汁,如果用青菠菜汁,只能用壹點點來增色,太多味道會有點澀。
我經常做的品種有芋頭芋頭和紅薯芋頭。網上最常見的菜譜是木薯粉和紅薯粉。我自己試過紅薯粉、木薯粉、土豆澱粉、葛根粉不同的配方。最後的結論是葛根粉效果最好。
無意中發現了葛根粉。之前想做壹個芋頭葛根粉香菇餃子。結果揉完粉發現餃子裏的餡料瞎掉了。我靈機壹動,用了壹半做芋頭丸子。煮後口感比紅薯粉和木薯粉更有彈性。
查了壹下,葛根粉的功效還是挺多的,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降血脂,降火,和胃等等。如果沒有葛根粉,也可以換成紅薯粉或者木薯粉。葛根粉和紅薯粉大顆粒的比較好。
根據很多經驗,芋頭和山藥做的芋頭丸子會比較好吃,而且最好選個頭小的芋頭。他們* * *相同的特點是都有粘液,特別容易和粉融合,制作的時候容易成型,煮出來的味道更滑嫩,q韌。南瓜和壹些含水量較多的紅薯,和面粉混合後也容易形成。缺點是水和料的比例要把握好,壹不小心就會稀爛。紅薯,紫薯,荔浦芋頭,太粉太面,缺點是加進去後粉很松。即使把它們揉成壹團,刀也是易碎的,要把它們揉成小球相當困難。不碎的話,粉的比例要多壹些,材料要少壹些。
材料與面粉的比例,非常面粉芋頭或紅薯兩個,面粉壹個。也就是2:1。
山藥或芋頭的比例是1:1,甚至是1.2%的粉和0.8%的料。
紅薯或南瓜多水,粉1.5,料0.5。
這只是壹個大概的比例,僅供參考。有時候材料不壹樣,效果也不壹樣,制作的時候要靈活。可以先加壹半的粉和材料,剩下的再慢慢加。把粉和材料搓成壹團,不要粘手。
材料要切塊蒸熟,趁熱和粉拌在壹起。顆粒狀的粉末需要土豆泥的幫助,太幹的材料要用壹點開水中和。熱料和熱水據說是制作芋頭Q彈的關鍵。信不信由妳,我信了,壹直在用這個方法。成品的效果也很好。
把材料和葛根壓成泥的過程還是有點累。家裏有男票的可以上陣,沒有的就做自己的女漢子,鍛煉身體。
如果還有壹些小顆粒,可以用布蓋上,靜置20分鐘,讓材料和粉末充分吸收。再搓壹次,就不會再有顆粒了。
拉壹小塊山藥丸子,搓成條,切成粒,撒點白粉或者玉米澱粉,這樣就不會粘在壹起了,放在盤子裏和冷凍區。放在小袋子裏,隨身帶著煮,非常方便。
如果妳有時間和耐心,也可以把面團做成小球,然後搓成小湯圓。
我還做了菠菜汁+木薯泥+葛根粉的綠色芋圓。首先揉面團,加入蔬菜汁,加熱會變黃。而且不能加太多,看面團顏色就行。
菠菜芋頭不要煮太久,壹煮好就撈起來,這樣成品會好看,有食欲。
用太少的水煮芋頭丸子,煮開後放進去,用勺子快速轉壹下,蓋上蓋子,轉中火,燉三到五分鐘就熟了。新鮮的熟得很快。取出凍好的芋頭,再煮壹兩分鐘。煮就好,別煮太爛。
因為原湯粉多,煮出來的湯渾濁粘稠,糖水最好單獨煮。最簡單的紅糖水,就是用適合妳甜味的紅糖打開的。要麽牛奶加熱,想吃椰奶就加椰子粉。
冰品的話,準備冰花,放上芋頭丸子。加入各種喜歡的甜品食材。常見的是加入各種蜂蜜紅豆、蜂蜜綠豆、去皮花生、龜苓膏或者黑果凍(臺灣稱仙草),澆上壹些煉乳,或者加入各種水果,用櫻桃蜜餞點綴,就可以吃了!
附幾張我平時做的各種芋頭丸子的圖片。
最後壹張圖,很久以前做的,是龜苓膏,蜂蜜紅豆,綠豆,椰奶芋頭丸子加花生。
最後祝大家都能做出想要的芋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