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吊蘭金鑫:地下有根莖,葉細長,線形披針形,中央有黃白色縱條紋,基部有柄,鮮綠色。匍匐枝從葉腋中抽出,伸出植物叢外,向外彎曲,頂端有氣生根的小植物。花白色,花被片6片,花期春夏。
3.銀葉吊蘭:壹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叢生的圓柱形肉質根和短根莖。葉基生,條狀至長披針形,全緣或稍波狀,花葶從葉腋拉出,長30 ~ 50厘米,彎曲形成新的匍匐枝。總狀花序,小白花,春夏開花,冬季室內開花。地下部分有根莖,短而肉質,橫生或斜生,葉細長,線狀披針形,中央有黃白色縱條紋,基部有柄,鮮綠色。匍匐枝從葉腋中抽出,伸出植物叢外,向外彎曲,頂端有氣生根的小植物。花白色,有6片花被,花期為春夏。
4.銀葉吊蘭:為吊蘭屬常綠草本植物,根莖肉質根。我喜歡溫暖、潮濕和半陰涼的環境。耐寒性差,宜生長在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質土壤上。基生葉,寬1-2厘米,長約30厘米,綠色。吊蘭的葉緣是白色的;金邊吊蘭葉緣淡黃色,金心吊蘭中間有淡黃色條紋。吊蘭的花梗細長且超出葉片,花梗彎曲。壹、有1-6朵花。花小而白,2輪***6花被,6枚雄蕊,子房綠色。花期從6月到8月。
5、金魚吊蘭:喜歡高溫、高濕、負環境,如果長時間放在太陽下,冬天太幹燥或溫度太低會引起脫葉,_莖:莖斜升,20-40_,嫩莖綠色,老莖紅褐色;單葉,對生,卵圓形,約3-4_,先端尖,肉質,葉深綠色,背面靠近主脈紅色。花:花單生於葉腋,約2-3_,有5枚萼片,花冠唇形,下部膨大,先端5裂,橙紅色,裂片黃色,裂片紅色;雄蕊附著於花瓣,花藥附著;壹個雌蕊。蒴果,類似玄參科。葉子:葉子深綠色,很厚。花是橙色的,嘴巴很小,肚子很大,看起來像金魚。遠遠望去,就像金魚在綠水植物間悠閑地漫遊,十分有趣,韻味十足。
6、珍珠吊蘭:因葉片飽滿呈綠色橢圓形,形狀像珍珠而得名。又稱祖母綠珠、佛珠吊蘭、祖母綠珠、綠鈴、綠鈴。菊科千裏光為多肉植物,花期壹般為當年65438+2月至次年65438+10月。圓圓的、厚厚的心形葉子,像壹串串隨風搖曳的風鈴,是它的葉子。因葉互生,生長稀疏,圓形心形,深綠色,肥厚多汁,似珠,故有“佛珠”、“佛珠”、“青葡萄”、“青鈴”之譽。還有人稱之為“佛珠蘭花”、“情人淚”。其莖細長,頭狀花序,頂生,長3~4厘米,鉤形,花白色或褐色,花蕾紅色。
7.吊蘭:又名紫吊蘭,百合科,吊蘭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適合掛盆栽觀葉花,掛盆觀賞,有利於室內空氣清新。近年來也用於花壇包邊。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莖短,叢生圓柱形肉質須根,葉條狀,葉緣綠色,葉黃白色。與金邊常見的吊蘭不同,葉子上往往畫出長長的匍匐莖,頂端孕育出帶根的小植物,開著白色的花朵。枝條呈節狀,每個節上都有葉子,葉柄都是紫紅色。葉厚有光澤下垂,每年6-6+10月開花,粉紅色。
8.口紅吊蘭:又名匍匐草、紅花,為苦苣苔科多年生常綠匍匐草本花卉。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和印度東部的熱帶地區。葉對生卵形,稍肉質。花序多為腋生或頂生,形狀類似口紅,有管狀花萼,類似口紅的圓柱殼,故稱“蝴蝶蘭口紅”。葉對生,肉質,亮綠色。枝條伸長後有棱角,呈半葡萄狀。枝頂開花,顏色粉紅至絳紅色,中心淡黃,形似菊花,花瓣窄而有光澤,從春季到秋季陸續開放,雄蕊多;子房下位,花柱無,柱頭4。蒴果肉質,星形開裂4瓣;有很多種子。
9、牡丹吊蘭:葉厚,葉綠;花開在枝頂,顏色為玫瑰紅色;春季至秋季開花,賞花賞葉,是裝飾客廳、窗臺的絕佳盆花。喜歡陽光,要幹燥通風。莖外傾,平展,長30-60厘米,分枝,稍肉質,無毛,有小顆粒狀突起。葉對生,葉心形,扁平,長1-2厘米,寬1厘米,頂端尖或鈍,基部圓形。葉柄長3-6毫米。花為單頂生或腋生,直徑約65438±0cm;花梗長度1.2厘米;花萼長8毫米,裂片4,2大,倒圓錐形,2小,線形,宿存;花瓣多數,紅紫色,匙形,長約1厘米;雄蕊多數;子房下位,4室,花柱無,柱頭4裂。肉質的蒴果,星形4瓣裂;有很多種子。花期為7-8月。
10.吊蘭闊葉:葉片寬,線形,全緣或略呈波紋狀。花葶從葉子中提取,開花後形成匍匐莖,可以生根發芽成為新的植物。花期為春夏。它的蒴果是扁圓形的,有三個圓邊。吊蘭有叢生的圓柱形肥大須根和根莖。基生葉,條形至條狀蘆葦針狀,狹長,柔韌似蘭,長20-45厘米,寬1-2厘米,根頂端,漸細;底座環繞莖幹並插在短莖幹上。吊蘭最大的特點就是成熟的植物會時不時的長出莖。莖長30-60厘米,頂端會長出小植株。花亭細長,長於葉,彎曲;總狀花序單生或分枝,有時花序上部節上生長2-8厘米長條狀葉簇;隨風飄動,看起來像壹只展翅跳躍的鶴。因此,鶴蘭在古代被稱為折鶴蘭。花是白色的,幾朵壹簇,散布在花序軸上。花期在春夏,冬季也可在室內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