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並發癥,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1]。糖尿病腎病是壹種難治性微血管並發癥,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喪失工作能力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壹。
可惜糖尿病腎病無法治愈,只能控制。因此,通過改善生活方式、調整飲食結構來控制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糖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於糖尿病合並腎病患者,建議采用低鹽、優質低蛋白、糖尿病飲食。
如何選擇主食
糖尿病腎病患者在選擇主食時,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法:壹是選擇粗糧,如蕎麥、燕麥、蓧麥、玉米等;其次,建議3-5期糖尿病合並腎病患者用小麥澱粉代替部分主食,以減少膳食中非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保證充足的能量。
小麥澱粉是從小麥粉、玉米粉、紅薯粉中提取除去蛋白質制成的,蛋白質的含量從9.9%降低到0.6%以下。市面上的低蛋白米飯、低蛋白面條、低蛋白面粉、低蛋白餅幹都是用小麥粉、玉米粉、紅薯粉做成的,口味豐富,烹飪方便。
具體飲食需要個體化制定。以中等身高、身高165cm、CKD3-5的人為例:早上可以喝壹杯200ml牛奶、75g蛋糕、1雞蛋;午餐吃100g小麥澱粉煎餅,25g瘦肉絲,500g炒青菜;晚餐吃100g米飯,40g魚,250g炒蔬菜。
蛋白質如何選擇?
糖尿病腎病患者要註意蛋白質的種類和總攝入量。
攝入:過量蛋白質可增加腎小球濾過率,促進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加重病情。糖尿病腎病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入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5%,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控制在0.8-1.0g/kg。蛋白尿明顯的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控制在0.6-0.8g/kg[2]。低蛋白飲食可減少尿蛋白排泄,延緩腎損害的進展。
攝入類型:建議多吃優質蛋白質。優質蛋白質主要是動物蛋白。如魚、瘦肉、牛羊肉、牛奶、雞蛋等。50g瘦肉=80g魚肉=60g雞蛋(1),其中每份含9g蛋白質;160ml全脂牛奶=250ml脫脂牛奶=130g酸奶,其中每份含有5g蛋白質。
非優質蛋白是指含有較少必需氨基酸的植物蛋白,如大米、面粉、水果、豆類、蔬菜等。相對來說,蛋白質利用率低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因為每天蛋白質的攝入是有限的,所以要盡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比例,減少非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比例。
嚴格限制鹽的攝入量
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導致腎臟排出的鈉水減少,容易引起全身性水腫。高鹽飲食會增加血壓,增加蛋白尿,增加腎臟負擔。鹽的每日攝入量取決於水腫情況。如果沒有水腫,建議每日食鹽3-4g。可以用控鹽勺來確定鹽的量,扁勺是2克鹽。
低鹽量化
每天早上稱好壹天需要的鹽,放在固定的專用小碗裏。家裏做飯的時候【l1】先不加鹽,把病人吃的那部分拿出來,從小碗裏取點鹽加到菜裏。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定量而不過分。
註意烹飪方法
比如10 ml的醬油,含鹽1 g。應盡量減少紅燒、醬香等烹飪方式和調味醬的攝入。不推薦醬油、甜面醬、海鮮醬、辣椒醬。不要吃壹些腌制食品和看不見的鹹味食品,如鹹蛋、鹹菜、醬菜、掛面、熟食或半成品。
另外,糖尿病合並腎病患者壹定不能用低鈉鹽代替普通鹽,因為低鈉鹽含鉀量高,容易出現高鉀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