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農歷“三月三”這壹天,南寧、柳州、百色、河池、崇左、來賓、欽州、防城港等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壹些漢族地區,家家戶戶都會制作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殺雞宰鴨,喝酒慶賀,甚至比過春節還隆重。
五色糯米飯 探食地區:很多地方
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或清明節時節,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飯。壯家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
苗家“羊癟湯 探食地區:百色市西林縣
羊癟湯,癟,在桂柳話,粵語中的意思就是屎,羊癟湯,就是羊屎湯了。估計很多朋友都受不了了,不敢吃。
網友總結:事實上,羊肚子裏的腸子,並不是所有的都能拿來做羊癟湯的,羊肚子裏面能拿來做羊癟湯的,只有壹段,我沒殺過羊,我不太清楚,我的理解就是從胃出來,到大腸前的那壹段,也就是這壹段腸子裏面的東西,是經過胃碾磨後的,大腸(變成癟癟前)的這壹段腸子。選取這壹段腸子當然的有原因的,羊吃百草,百草就是藥,經過羊的胃分解後的百草,是極宜被人體吸收的,這,就是羊癟湯能治病的所在。民間對羊癟湯藥用的理解就是:避寒消暑,潤肺滋肝,養心益腎,消除疲勞,延年益壽。
紙包雞 探食地區:梧州
網友總結:說到梧州 美食 ,很多人在第壹時間會想到紙包雞,這已經是名揚省港的食品,紙包雞的威水史,主要表現在兩大事件上,其壹是街知巷聞的,陳濟棠用飛機將紙包雞運抵廣州,食用時還是熱的;另外壹件是關於陳北水師傅的,1983年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與全國烹飪大賽,展示烹制紙包雞的風采,據說其技法和香味,令到在場參觀的領導人也贊嘆不已。
特點:梧州紙包雞色澤金黃,香味誘人。吃起來,入口甘、滑、甜、軟,食後齒頰留香。
清蒸漓江桂魚 探食地區:桂林
成因:桂林山清水秀,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道,長年清澈見底,出產的桂魚,向以肥、嫩、鮮、滑著稱,堪稱“漓江清水桂魚”。用於清蒸風味甚佳。特點:用漓江桂魚和豬肉絲蒸制而成,成菜魚肉細嫩,滋味甚為鮮美,爽滑適口。工藝:將桂魚宰殺,治凈。在魚身兩面用斜刀各剞上幾刀花紋,加鹽、味精、酒稍腌。將蔥放入盤底,放上桂魚,上加肉絲、蔥絲、冬瓜絲。上籠用大火蒸熟取出,淋上熱油,鍋中加上湯,用濕澱粉勾成稀芡,淋上麻油即成。
巴馬香豬 探食地區: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
網友總結:在眾多的巴馬特產中,巴馬香豬自然是當之無愧的“大哥”。巴馬香豬皮薄肉細,脂肪分布均勻,烹調時不加任何輔料都香氣撲鼻,素有“壹家煮肉四鄰香。七裏之遙聞其味”的美譽。品嘗巴馬香豬,不禁讓人勾起對過往甘美肉香的美好回憶。
外貌特征:巴馬香豬,外貌清秀,個體矮、小、短、圓,性野早熟。外貌顏色特征主要表現為兩頭黑、中間白,部分個體背腰部稍帶黑斑,額頭有白線或倒三角型白斑,俗稱“兩頭烏”、“芭蕉豬”。
吃法:烤香豬有三吃,首先是吃皮(包面皮點醬料,有點象北京烤鴨);把切剩的豬皮帶蹄成二吃;最後是肉加上辣椒放上鐵鍋,做幹鍋。
河池,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它的簡稱:河,是世界銅鼓之鄉。河池位於處廣西西北邊陲、雲貴高原南麓,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河池有下梘河、六甲小三峽、南丹溫泉等著名景點。除此之外,河池還有著許多的特色 美食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河池的特色 美食 ,希望大家喜歡。
壹、玉米鍋巴
玉米鍋巴是河池巴馬縣的特色 美食 。它是以鍋巴、玉米為主要原料,經多道繁雜的傳統工藝制作而成的。它的成品色澤金黃,具有薄、脆、香的特色,還含有維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是壹種沒有添加任何添加劑的純天然綠色產品,備受喜愛。
二、南丹糖糕
南丹糖糕是廣西的特色 美食 小吃。它是以上好的糯米制成的面粉作為主要原料,配上紅糖、新鮮豬油等作為輔料,經多道工序蒸制而成。制作的糖糕是用芭蕉葉包裹好的,吃的時候打開壹股獨特香味撲面而來,吃起來松軟可口,備受食客們的喜愛。
三、豆腐瑤
豆腐瑤是河池的特色 美食 小吃,它是以黃豆粉、南瓜苗,芥菜等作為主要原料,再經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成品顏色美觀,吃起來甜滑,口感極好,散發著黃豆原汁原味芳香,極受人們的喜愛。
四、油包肝
油包肝屬於河池巴馬瑤族自治區當地的特色 美食 小菜。它是以豬肝、豬網油、香蔥、蒜蓉、五香粉等作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制成的油包肝香氣撲鼻、色澤明亮、鮮黃,吃上壹口味道鮮美、爽口嫩滑,稍肥而不膩。備受當地人的喜愛,如果有機會到巴馬遊玩可以吃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