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草藥:白花前胡的功效與作用

中草藥:白花前胡的功效與作用

紫花前胡的根

(《雷公制火論》)

來源為傘形科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

植物形態學①白花前胡,又名:月經菜、羅桂菜(李宗芳《錢智》)、白花前胡(植物名稱與事實考證)、野芹菜、巖風、南防風、坡防風、錐栗、川芎。

多年生草本,30 ~ 120厘米高。根部是圓錐形的。莖直立,單生,上部有分枝。基生葉和下葉紙質,圓形至寬卵形,長5 ~ 9厘米,羽狀分裂2 ~ 3回,最後裂片菱形倒卵形,不規則羽狀分裂,有鋸齒;葉柄長6 ~ 20厘米,基部有寬鞘,抱莖;頂生葉生於膨大的葉鞘上。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序梗7 ~ 18,不等長,無總苞,小總苞條狀披針形,有毛;花萼5,短三角形;花瓣白色,寬卵形或近圓形,先端有向內彎曲的舌;雄蕊5,花藥卵球形;子房有毛,2花柱極短。重瓣越橘卵圓形或卵圓形,光滑無毛,背部和中部邊緣呈線形,側邊有窄翅。花期8月至65438+10月。結果期為10 ~ 11月。

在陽光明媚的山坡上的草地上。分布於山東、陜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②紫花前胡,又名當歸(植物名稱與事實考證)、板藍根、野辣菜、香菜、桑根苗、前胡、鴨腳。

多年生草本,高70 ~ 140厘米。根呈圓錐形,棕褐色至褐色,香氣濃郁。莖直立,單,圓形,表面有棱角,上部分枝少。基生葉和下葉紙質,三角形,寬卵形,1 ~ 2羽狀分裂,1小裂片3 ~ 5片,後3 ~ 5裂片,葉軸翅狀,頂裂片和側裂片在基部相接,基部延伸成翅,最後裂片窄卵圓形或長圓形,齒尖;莖的上部葉簡化成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總柄12 ~ 20,不等長;總苞片1 ~ 2,橢圓形,紫色;葉柄多;披針形的小苞片;萼齒5,三角形;花瓣暗紫色,長橢圓形,先端漸尖,1棱;雄蕊5,花藥卵形;子房無毛,2花柱,極短。越橘卵圓形,長4 ~ 7毫米,背部和中部邊緣銳利,呈絲狀,側緣發育成窄翅。花期為8月至9月。掛果期:9月~ 65438+10月。

在斜坡,路旁或叢林下野生。分布於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臺灣省等地。

秋冬季采集枯萎的地上部分,挖出主根,除去莖葉、須根和泥土,曬幹或炕曬。

藥材①白花前胡

又名:雲千戶、新千戶。主根形狀各異,有圓錐形、圓柱形或紡錘形,稍彎曲,或有分枝,但大部分根端和分枝已被去除,長3 ~ 9 cm,直徑1 ~ 1.5 cm。表面呈深褐色或灰黃色。根頭上有莖痕和殘留的粗毛(葉鞘)。根上端環密,多為黑色,下部有縱向溝紋和皺紋,有橫向皮孔和須根痕。柔軟易斷;松散部分;根以樹皮為主,外圍乳白色,內層有黃褐色圈紋,中央木質部狹窄,有黃白色菊花紋;畫壹些金黃色的,散的,大多。香氣,又甜又苦。最好是條索整齊,身長,切面黃白色,香氣濃郁。

主產於浙江、湖南、四川。此外,廣西、安徽、江蘇、湖北、江西等地也有出產。

②紫花前胡

主根是分枝的或有側根。主根呈圓柱形,長8 ~ 15厘米,直徑0.8 ~ 1.7厘米。根頭上有莖痕和殘留的粗毛(葉鞘)。側根數根,長7 ~ 30厘米,直徑2 ~ 4毫米,細圓柱形。根表面黑褐色或灰黃色,有細密的縱向皺紋和灰白色的橫向皮孔。主根堅實,不易折斷,斷面凹凸不平,易與木材分離,皮薄,淺褐色,散有黃色油斑,多在形成層附近;中央精華黃白色,占根部大部分;樹枝脆而軟,容易折斷,木材近白色。香氣,味淡,味苦。條索整齊、身長、質實、斷面黃白色、香氣濃郁者為佳。

主產於浙江、安徽、江西。此外,山東、山西、陜西等地也有出產。

除了以上兩種,還有同壹植物防風的根,在陜西、河北、河南、廣西等地也作為白花前胡使用。這種商品被稱為“硬前胡”。見《石防風》壹文。

紫花前胡根的化學成分含有呋喃香豆素:前胡苷約為1.61%。它還含有海綿膠、甘露醇和揮發油。揮發油的主要成分是艾草和檸檬烯。白花前胡的根含有白花前胡甲、白花前胡乙、白花前胡丙和白花前胡丁。

藥理作用收集麻醉貓氣管粘液分泌物的方法證明,口服前胡煎劑1g/kg能顯著增加呼吸道粘液的分泌,故有祛痰作用。貓胸膜腔內註射1%碘溶液1 ~ 1.5 ml引起咳嗽,服0.8 ~ 2 g/kg湯劑無明顯鎮咳作用。前胡(見“防風”文章)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

前胡炮制:洗凈雜質,去蘆,洗凈泥土,略泡,取出,潤透,切片,晾幹。蜂蜜前胡:取前胡切片,用煉蜜和適量開水調勻,略悶,放入鍋中用文火煸炒至不粘手,取出放涼。(前胡100斤,煉蜜20斤)

《論雷公烘焙》:“修髯前,先用刀刮去,刮去黑皮汙垢,小心銼平,浸以甜竹汁滋潤,曬幹。”

又苦又苦,冷。

(1)雷公烘焙論:“味甘,微苦。”

②別錄:“味苦,微寒,無毒。”

③藥性理論:“甘、辛。”

④滇南草藥:“性寒,味苦、辛。”

⑤綱要:“味甘辛,氣略平。”

經絡入肺脾。

①綱要:“手足為太陰、陽明。”

②雷公炮制藥物性質說明:“入肺、肝、脾、膀胱四經。”

(3)《本草經》:“始於太陰少陽。”

功能主要用於疏風清熱,降氣化痰。治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吐,胸膈脹滿。

(1)別錄:“主治胸脅生痰,氣滯於心,風頭痛,痰飲下氣。”治傷寒,促創新,明目填精。"

②《藥性論》:“清熱解氣,主氣內外熱,宜單服。”

③《日華子本草》:“治諸勞,解諸氣,止嗽,破癥結,開胃,疏通五臟,控霍亂,轉筋,關節疲勞,惡心,嘔吐,氣喘,安胎,諸疳積。”

④滇南本草:“解風寒傷寒,發汗為藥,止咳,升降肝氣,明目,化痰。”

⑤綱要:“清肺熱,化痰熱,祛風邪。”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1.5 ~ 3元;還是進了藥丸,散了。

宜忌①《本草經註》:“半夏為其用。皂莢怕藜蘆。”

(2)《本草經》:“氣虛血虛之癥,不可治。凡陰虛火旺,患真陰,凝成痰,致咳喘者;氣虛由於真氣虛不歸元,導致胸脅脹滿;頭痛不是因為痰,而是因為陰血不足;”對於內熱心煩,有寒熱而無外感的,方法不準。"

處方①治咳嗽、流涕、唾液黏稠、胸襟不利、有時煩熱:前胡壹兩(去蘆頭)、麥冬壹兩(去心)、貝母壹兩(煨微黃)、白桑根壹兩(銼)、杏仁兩(泡湯、剝尖、麩炒微黃)、甘草壹份(焙微紅、銼)。上藥搗篩散。每次取四元,取壹杯水,加半分姜,煎至六分熟,不分時間溫服。(《盛慧芳》之前胡三)

②肺熱咳嗽、痰飲、呼吸困難的治療:白花前胡(去蘆頭)1.5份、貝母(去心)1 ~ 2份、白前1 ~ 2份;麥冬(去皮焙幹)1.5份,枳殼(去皮麩炒)1 ~ 2份,白芍(也)和麻黃(去根)1.5份,大黃(清蒸)1 ~ 2份。八味,細切,如豆。每次取壹把三錢匕首,取壹燈水,煎七分,從我身上取出,飯後溫服,兩天。(《生肌總錄》前胡飲)

著名專家討論①《綱要》:“前胡為太陰、陽明手足之藥,與柴胡純陽升入少陽、厥陰不同。擅長降氣,故可治痰熱、氣喘咳嗽、惡心嘔吐。氣下,火會降,痰也會降。故有推陳出新之功,必以藥治痰。”陶弘景說,他和柴胡同功,雖然治法、證候相同,但主體不同。"

(2)《本草》:“前胡,散寒、凈表邪、溫肺氣、化痰止咳之藥。如寒證、咳嗽、痰喘、聲音重、氣壯,此邪也在肺經;傷寒,頭痛,惡寒,發熱骨痛,此邪也在膀胱經;胸脅滿結氣結難受,此邪也分於中膈。孕期發燒,不願意吃飯;孩子發燒,皮疹不成形;”閣下痰熱,抗氣。這個邪氣困在痰裏,妳用千戶就能治好。”“羅壹金、前胡、半夏、天南星、枳實、枳實、燥痰、貝母、麥冬、黃連、天花粉,各有不同。"

(3)《本草宣彤》:“前胡,肺肝藥也。疏風清熱,化痰降氣,開胃消食,止嘔平喘,止咳安胎,止小兒夜啼。柴胡和前胡都是風藥,但柴胡主升,前胡主降不同耳。各種技能都是搜風降氣的效果,肝膽都是風痰患者,沒別的治了。忌火。”

提醒您:千呼的這款中草藥來自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