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國內糖價壹直處於較好水平,農民種植甘蔗和甜菜熱情高漲,刺激國內制糖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並使企業對新設備及新技術的應用積極性大增。以下是國內制糖企業壹些新設備及新技術應用情況的簡介並結合當前國際先進制糖企業的設備及技術現狀做壹些展望。
壹、 原料的按質論價及甘蔗糖分檢測
首先是原料按質論價,國外對進廠原料每壹車都采樣分析糖分,然後根據測出糖分高低給農民支付相應的價錢。國內目前也有類似采樣設備,但應用的廠家不多,目前僅有廣東豐收糖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少數幾家公司采用。主要是傳統的觀念問題。農民怕吃虧,不相信企業單方面測出的糖分數據,所以只願意按品種論價。因為品種雙方都能直觀辨別。因此按質論價在國內的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外,在甘蔗糖分測定的方法上,國際標準上已采用濕式裂解法進行分析,該方法快速(時間約30分鐘)、準確、分析結果重現性好。而國內大部分制糖企業尚采用傳統小型壓榨機加蒸煮法(時間長達2.5小時以上)。隨著國際標準的推行,該分析方法必將取代傳統分析方法。國內的英中合資制糖企業均采用該分析方法,所需的制樣設備從均國外進口。目前國內已有廠家能制造出相應制樣設備,目前在廣西的石別糖廠和雲南的黎明糖廠、隴川糖廠應用,反映良好。
二、 原料的提汁方法
甜菜的提汁均采用滲出法。六七十年代甘蔗滲出法在國內曾經有三十多家糖廠應用(如廣西伶俐糖廠)。但目前除了雲南怒江糖廠其他國內甘蔗糖廠均無應用。國際上南非是世界上滲出法糖廠最多的國家。甘蔗滲出最突出的革新是南非的Tongaat Hulettg公司所推出的低溫滲出器--RIVIERE滲出器,它在環境溫度下分三段連續提汁,全過程僅幾分鐘,抽出率98%。能耗遠比壓榨法低。雖然甘蔗滲出法有優勢,但國內糖廠均已配備功能完善的壓榨間,改為滲出法的可能性不大。
在甘蔗破碎方面,國外大都采用高效的湯加撕解機(如澳大利亞、巴西、南非、印度、泰國等),破碎度高達90%以上,破碎後絲狀好。國內由於甘蔗纖維分較低,普遍使用刀式撕解機,破碎度約86%。東亞集團從澳大利亞引進湯加撕解機用於集團下子公司如馱盧糖廠,使用效果很好。但進口費用高達250多萬。
在壓榨機的驅動方面,瑞典赫格隆公司推出了高扭矩、低轉速液壓馬達驅動。不需要安裝減速箱,可方便調節榨輥間的運行速度。目前在國內壹些糖廠有應用,反映良好。如廣西龍州糖廠、廣東華豐糖廠等。
三、澄清方法及設備
澄清方法在國內基本都是亞硫酸法和碳酸法生產耕地白糖。有少數糖廠根據市場需求用石灰法生產壹些原糖。另外柳興制糖利用德國BMA技術建成了壹套年產30萬噸的精糖生產線。還有壹些糖業集體近期內要上精糖項目。國際上幾乎所有的甜菜糖廠(主要在歐盟)均用壹步法生產精糖。部分巴西、澳大利亞、泰國和非洲的甘蔗糖廠采用兩步法,即用石灰法生產出原糖,原糖用於出口或進入精糖廠煉精糖。
近年來在亞硫酸法澄清設備方面最大亮點是采用單層快速沈澱池。該設備投資省,蔗汁停留時間短50%以上,極大的降低了糖分轉化。前幾年英糖、東亞從國外引進但不太適應國情,使用狀況不理想,經過幾年的摸索改進,已達到預期使用效果。國內亦有多家公司制造該設備,在上上糖業、昌菱糖廠、南康糖廠、雷平糖廠等均已使用,效果明顯。
碳酸法糖廠過濾設備均采用傳統壓濾機,前幾年曾出現用不銹鋼網取代濾布的無濾布壓濾機,經某些糖廠適用效果達不到要求,基本未獲推廣。無濾布真空吸濾機由於無洗濾布水汙染、濾泥轉光度低等優點在國內亞硫酸法糖廠已占統治地位。國外更是占絕對統治地位。國內的無濾布真空吸濾機設備生產商生產的設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擁有大量客戶,並出口到國外印尼、越南、緬甸等糖廠。
目前,國內眾多生產糖機設備廠家紛紛針對無濾布真空吸濾機濾汁混濁需回流處理,增加成品含硫量這壹最大缺點?0?2進行技術攻關。相繼推出多種不同形式的濾汁處理器,均取得較好效果。如廣西機械工業研究院推出的“濾寶”牌濾汁處理器在廣西那彭糖廠、陸屋糖廠、雲南孟連糖廠、黎明糖廠等均使用良好,從濾汁處理器出來的清汁占濾汁量70%以上,可直接用於蒸發。由於無濾布真空吸濾機濾汁不需重回混箱重新硫熏,顯著降低白砂糖的含硫量。徹底解決了無濾布真空吸濾機的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