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方法很多,如活檢、幽門螺桿菌分離培養、快速尿素酶試驗、尿素呼氣試驗、尿氨排泄試驗、血清學試驗、聚合酶鏈反應等。不同的醫院采用不同的方法,但大多數方法是特異性的,快速的,有些是非侵入性的。專家提醒患者,如果感覺胃部不適,應去大醫院檢查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以便盡早服藥,盡早清除消化道內的幽門螺桿菌,防止其發展成嚴重的胃病。
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治愈。壹般治療原則是以抗生素為主,輔以酸抑制劑(鉍),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慶大黴素、克拉黴素、阿莫西林。患者到醫院檢查後,應堅持遵醫囑服藥,並及時檢查療效。認為較好的抗HP藥物有枸櫞酸鉍鉀(德諾通)、阿莫西林(阿莫西林)、甲硝唑(甲硝唑)、諾氟沙星、紅黴素、四環素、呋喃唑酮(呋喃唑酮)、鏈黴素、慶大黴素。目前學者提倡三聯療法(即同時應用三種抗HP藥物)對慢性胃炎進行抗菌治療,效果最佳,並在臨床得到廣泛驗證。最常用的三聯療法如下:藥物組合、劑量及用法:(1)枸櫞酸鉍鉀240mg+阿莫西林750mg+甲硝唑400mg。(2)枸櫞酸鉍鉀240mg+紅黴素500mg+甲硝唑400mg。(3)枸櫞酸鉍鉀240mg+四環素500mg+甲硝唑400mg。服用上述任何壹種藥物,每種藥物每日2次(1次,分別為上午和下午),7 ~ 14天為壹個療程。壹個療程後,應繼續單獨服用枸櫞酸鉍鉀6周,劑量和用法同前。
使用三聯療法時,應註意以下事項:壹是註意藥物的副作用,如枸櫞酸鉍鉀,可引起頭痛、頭暈、ALT輕度升高和胃腸功能紊亂;甲硝唑可引起惡心、口腔金屬氣味和舌尖毛刺;阿莫西林和四環素可引起腹瀉、惡心、舌炎和過敏性蕁麻疹;紅黴素可引起胃腸道癥狀、藥物熱、皮疹和血管神經性水腫。呋喃唑酮可引起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和多發性周圍神經炎;諾氟沙星可引起惡心、頭痛、頭暈、皮疹;鏈黴素的毒性反應有頭暈、口唇麻木、耳鳴、耳聾和輕度腎損害。慶大黴素會損傷聽神經和腎臟,等等。因此,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和觀察下服藥。壹旦出現毒副作用,醫生可根據反應程度決定是否繼續用藥或減量、調整藥物或停用。
二是可以有選擇地服用壹些能夠緩解慢性胃炎癥狀的藥物,如普瑞博思(西沙必利)、嗎丁啉、維生素、猴頭菇片、硫糖鋁、香砂養胃丸等。
第三,三聯治療前後應進行胃鏡和HP檢查,明確診斷,觀察和判斷治療效果。
法國研究人員報道,胃炎患兒經過1周的三聯療法,幽門螺桿菌根除率達到74.2%。他們是在對73名平均年齡為65438±00.8歲(3.3 ~ 65438±05.4歲)的胃炎患兒進行臨床觀察後得出上述結論的。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的特點與成人不同,感染後很少有明顯癥狀。北京兒童醫院的專家認為,大多數胃炎患兒經過三聯療法後,很快就會消失。國內研究證明,三聯療法治療的胃炎患兒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為85%~95%。
目前,檢測幽門螺桿菌(HP)的方法可分為兩類。
(1)非侵入性方法:采用免疫學方法清除HP抗體。檢測方法很多,但公認以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和western blot法為最佳,具有特異性高的優點,可接近100%,可用於定量分析。缺點是不能區分既往感染和當前流行的人群,主要適用於流行病學調查。尿素呼氣試驗。原理是HP在體內產生脲酶。用13C或14C標記的尿素被受試者服用後,會分解產生同位素標記的二氧化碳,收集呼吸樣本,用液體閃爍計數器或氣體核素質譜儀檢測標記的二氧化碳,這種方法極其靈敏、定量、無病人、簡單、快速,對檢測HP是否治愈非常可靠。因為14C有壹點放射性物質,目前使用13C尿素呼氣試驗。
(2)侵入性方法:需經內鏡取胃粘膜組織檢測HP。快速尿素酶法。原理是HP富含脲酶,分解尿素產生氨,使反應呈堿性。該方法簡單、快速、靈敏,但有些細菌也有脲酶,所以有假陽性的可能。細菌培養法。取胃粘膜活檢做HP培養,準確可靠,但培養費時。病理檢查法。胃粘膜組織切片染色檢查以銀染法為最佳,檢出率高,結果可靠。壹般來說,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對診斷HP必須是陽性的。治療後長期隨訪,連續兩次尿素呼氣試驗陰性,血清中抗HP抗體滴度進行性下降1年以上,被視為治愈HP的“金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