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小兒腹瀉應該吃什麽藥?小兒腹瀉有什麽原因?

小兒腹瀉應該吃什麽藥?小兒腹瀉有什麽原因?

孩子腹瀉拉肚子,導致臉色不好身體也變差了,孩子腹瀉先要找出孩拉肚子的原因對癥下藥,而且孩子腹瀉的時候要給孩子喝點水防止孩子拉脫水的情況出現。也可以給孩子吃壹些緩解癥狀的藥。那麽小兒腹瀉應該吃什麽藥?小兒腹瀉有什麽原因?

1、小兒腹瀉吃什麽藥

1、口服補液鹽:許多家長看孩子腹瀉就要求打針,其實,腹瀉最怕的是脫水,只要能及時給孩子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許多是可以不需要輸液的。可以買口服補液鹽,按照說明配制,如果是兩歲以下的孩子,需要稀釋後餵服。

2、微生態制劑:對三歲以下的孩子腹瀉時,可以同時適當補充有益菌群,抑制有害菌群過度繁殖,調整體內的微生態失衡。如寶貝樂益生菌,它可使胃腸道產生多種有機酸和消化酶,幫助寶寶吸收食物,增進食欲,產生的乳糖,醋酸等,可以增強寶寶的腸道蠕動,促進消化。

3、促胃動力藥:當孩子嚴重嘔吐不能進食時,可以短期使用該藥,促進孩子恢復飲食。該藥須在餐前15分鐘服用。因為這類藥物有可能引起小嬰兒神經系統副作用,所以1歲以內的小寶寶要在醫生的監護下使用。大孩子有胃腸道出血、腸梗阻或穿孔時,禁用這種藥。需要大夫指導下使用.

4、止瀉藥盡量不要用:這類藥增加腸張力,抑制腸蠕動,使腸內容物延遲,臨床上醫生用於嚴重、難控制的腹瀉。如地芬諾酯(苯乙哌啶),但這類藥副作用較多,藥典上規定2歲以下孩子禁用。醫生會根據情況在短期內使用,家長不要私自使用。

5、抗生素選擇:對於明確的細菌感染,壹定要用抗生素,但是對兒童尤其是小孩子,因為副作用相對多,這些藥基本不用。

2、小兒腹瀉的原因

1、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飲食餵養不當或天氣變化均可引起腹瀉。飲食方面引起的腹瀉包括進食過多或過少;食物成分改變,加糖過多(反之,糖分攝入過少易引起便秘);添加輔食過快,引起不適,天氣炎熱時給孩子斷奶等。天氣變化如孩子受涼,可使腸到功能紊亂;氣候炎熱可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減少,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2、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孩子進食的奶具或食物不潔,使細菌進入體內造成腹瀉;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致使腸到菌群失調引起腹瀉;小兒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咽炎等病時,由於發熱及病原體毒素的影響,均可造成腹瀉。

3、小兒腹瀉吃什麽食物

1、焦米湯

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蔔湯

胡蘿蔔是堿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蔔湯制作方法如下,將胡蘿蔔洗凈,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後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蔔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後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後停用。

3、蘋果泥

蘋果也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壹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4、蛋黃膳

將雞蛋煮熟後去殼和蛋白,用蛋黃放在鍋內小火熬煉取油,1歲內嬰兒每天壹個蛋黃油,分2-3次服,3天為壹個療程,治療腹瀉,並有補脾益胃止瀉作用;雞蛋黃加少許面粉和姜絲所蒸出的雞蛋餅也有同等功效。

另外還有桔棗茶、胡蘿蔔湯等均有健脾止瀉作用。康復期可用的膳食有白米粥、面片、藕粉、雞蛋、清蒸魚、鹹味雞蛋羹等。

4、預防孩子腹瀉

1、提倡母乳餵養:由於母乳中含有壹種稱為分泌性IgA(SigA)的免疫性物質,對保持和增強消化道局部的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也就是使消化道具備強有力的抵禦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能力,保證孩子消化道的機能健全,不易發生腹瀉病及消化功能紊亂。因此,可以說,母乳是嬰幼兒最好的健康食品。母乳餵養對生後4-6個月的小兒及孩子的第壹個夏天尤其重要,並應註意避免在夏天給孩子斷奶。

2、為防止孩子發生腹瀉,食品及食具的衛生相當重要。特別是人工餵養的孩子,應註意飲食衛生及水源衛生。保證食品制作過程的清潔衛生;所用的食具必須每天煮沸消毒壹次,每次餵食前還應用開水燙洗。清除了食具上附著的病原微生物,孩子就會少得腹瀉病了。

3、在小兒的腹瀉病中,有相當壹部分是由於餵養不當所引起的。小兒的胃腸道比柔弱,其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因此,母乳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孩子在添加輔食時都應持慎重態度。註意壹要按時添加;二要作到添加壹種食品時遵守“從少到多”的原則;還要避免同時添加幾種食品。這樣就可有效防止因餵養不當造成的腹瀉。

4、小兒消化道原本嬌嫩,患病(如發熱、呼吸道感染、食欲不振等)時消化功能

明顯減低,在餵食過程中,應減少奶或食物的量,稍大的孩子則應給予容易消化又營養豐富的食物,切忌生冷油膩之品。病情需要時還可用口服補液鹽配制成飲料,隨時口服,以避免患其他疾病時因餵養失誤,發生腹瀉,反使孩子病情加重。

5、感染性腹瀉如大腸桿菌、傷寒、副傷寒或輪狀病毒腹瀉的患兒、除醫生給予必的藥物治療外,作為家長要特別註意家庭中的消毒、隔離,以免傳給他人。消毒時可采用消毒劑—新消凈擦拭桌面、地面或洗滌患兒接觸的用具、玩具等。

6、積極進行衛生宣傳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生吃瓜要洗燙,堵住“病從口入”這壹致病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