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找到答案,安德裏亞·索恩博士閱讀了大量關於海鰻的資料,了解到“海鰻的性別因環境而變化。當食物不足時,大多數海鰻會變成雄性,而當食物充足時,大多數海鰻會變成雌性。”看來尼斯湖食物資源豐富,使得大部分海鰻變成雌性,所以他釣到的10都是雌性海鰻。
塞恩博士將電子芯片植入這10條海鰻的腹部,然後將它們放回尼斯湖,追蹤它們的行蹤。沒過多久,塞恩博士發現10條海鰻中有9條在向大海遊去,開始了它們生命的最後階段——向大海的遷徙。很快,9條海鰻全部失去了捕食行動,絕望地橫渡大西洋遊向佛羅裏達。
海鰻在海上遊了大約6個月後,終於到達了佛羅裏達附近的百慕大藻海,每條海鰻在那裏產下7-65,438+00萬個卵。產卵10天後,追蹤器顯示海鰻的離散行動跡象。打撈上來時,9條海鰻都因疲勞過度而死。
很快,在雄海鰻的照料下,所有的小海鰻都孵化出來了,而雄海鰻和小海鰻則被浩瀚的洋流推著,迅速漂流到了大西洋的另壹邊,而護送小海鰻的雄海鰻數量也在迅速減少,幾個月後就會全部死亡。而小海鰻沒有容身之所,已經縮減到當初的壹半。當我們到達大西洋中部時,已經沒有多少了。最後,只有大約壹百條小海鰻來到了尼斯湖。經過10年的成長,它們會跟隨父母的腳步,遷徙到大西洋彼岸,開始新壹輪的繁衍。
塞恩博士研究了不遷徙的鰻魚,發現已經三年不見了,而且鰻魚的胃口更大,身體也更大。塞恩博士打撈了壹條大約13歲的海鰻,發現它已經長到了1.5米,體重超過60磅。在更換了新的電子芯片後,塞恩博士對其進行了檢查,發現這條海鰻的生殖系統天生就有缺陷。那是壹條不能生育的雌性海鰻。它只能在尼斯湖“安營紮寨”,整天靠打獵消磨時間。科學家將其命名為“太監鰻”。
動物的捕食能力和食量是有限的。為什麽這條鰻魚越吃越多,而且似乎沒有限制?是什麽讓它有這麽強的捕食能力?美國進化生物學家梅塔教授加入“尼斯湖計劃”實驗室,帶來了最先進的高清水下攝像機,放置在海鰻經常出沒的地方。
2004年的壹天,壹段水下視頻引起了梅塔教授的註意:壹條50厘米長的巨型石斑魚被壹條海鰻用尖牙咬住。石斑魚被海鰻吞下的速度就像被吸塵器吸走壹樣快。湖水幾乎沒有波動,石斑魚已經死了。梅塔教授認為這條海鰻的捕食過程非常獨特,似乎與普通海鰻不同。後來我親自下水用固定器把海鰻的大嘴打開固定。當我仔細檢查它的嘴和喉嚨結構時,我發現它甚至還有壹個內顎。每當我咬食物的時候,內顎就會條件反射地彈出來,鉤住的食物會很快被拽進肚子裏。看起來獵物是被吸塵器吸進去的。尼斯湖海鰻是迄今為止唯壹采用這種特殊餵養方式的動物。尼斯湖的海鰻沒有天敵。只要它的嘴壹張壹合,就能像吸塵器壹樣把獵物掃進嘴裏。
2004年9月23日,英國神秘動物學家理查德·弗裏曼帶著最先進的多波聲納定位器和聲控攝像機加入了尼斯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