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自衛入門

自衛入門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拉丁學名5英文名6粉防己別名7產地來源8性味歸經9功能主治10化學成分11藥理作用粉防己12季芳中毒12.1不良反應機制12.2臨床表現12.3治療要點438+03.3性狀13.4鑒別13.5檢驗13.5.1水分13.5.2總灰分13.6浸出物13.7含量測定13.7。438+0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13.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13.7.4供試品溶液的制備13 . 7 . 4含量測定方法13.8防己飲片13.8 . 1 . 65438 . 65436 8 . 2含量測定13 . 8. 8.9存儲13.9來源14參考附件:1中藥防己處方2中藥防己中成藥3古籍中1拼音fáng jǐ的防己。

2英文參考粉防己[湘雅醫學詞典]

青風藤[湘雅醫學詞典]

中藥術語審查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季芳根粉[中醫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概述季芳是中藥的名稱,出自《神農本草經》【1】。又稱“韓自衛”[2]。粉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幹燥根[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該中藥的藥典標準。

4拉丁名稱粉防己(La)(中藥術語(2004))

5英文名mealy季芳[根](中醫術語(2004))

6季芳別名漢方記、沈香、貢迪[1]。

7來源與產地:粉防己[1]粉防己的根。所在地: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1】。

8性味苦、辛、寒【1】。入膀胱經、肺經、脾經【1】。

9功能主要用於利水消腫,祛風除濕,散癰消腫[1]。

1.治療水腫、腳氣、飲水引起的呼吸困難、排尿困難、類風濕性關節炎、高血壓[1]。煎服:6 ~ 10g [1]。

2.治濕疹,腿部潰瘍,癰癤[1]。煎或搗鮮品[1]。

粉防己常用於眼科除風濕,具有祛風除濕、止痛、利尿消腫的功效;

1)用於風濕熱引起的眼疾,如癤子、瞳孔緊縮、四肢疼痛等。常與薏苡仁、滑石、蠶沙等清熱除濕之品配伍。

2)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眼瞼水腫、黑眼圈水腫、驗光、黃斑水腫。可與茯苓、白術、黃芪等配伍。

10化學成分本品含多種生物堿,主要為漢防己甲素(粉防己堿)、漢防己甲素(粉防己堿)、小檗胺和環狀生物堿[1]。還含有黃酮苷、酚類、有機酸和揮發油[1]。

藥理作用11粉防己堿具有非特異性鈣拮抗作用,可阻斷L鈣通道和T鈣通道[1]。具有降血壓、擴張冠狀血管、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已應用於臨床[1]。還具有鎮痛抗炎作用[1]。具有抗菌(包括結核分枝桿菌)和抗腫瘤活性[1]。相似的生物堿有相似的作用[1]。雷公藤紅素生物堿可松弛橫紋肌,阻滯神經節[1]。

12季芳中毒季芳,又名漢防己、再俊星、石碣、防己、沈香、蟾薯、豬腸、地拱、山龜等。,屬於祛風除濕止痹類藥物[3]。為防己、粉防己、粉防己、馬兜鈴的根,含粉防己堿[3]。藥理作用包括抗腦缺血、解熱、鎮痛、抗炎、擴張冠狀動脈、降血壓、抗過敏、平喘、抗病毒、抗真菌、抗菌、抗腫瘤、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和抗血小板聚集[3]。

小劑量粉防己可興奮呼吸中樞,中劑量可引起陣攣性驚厥和呼吸困難。

12.1不良反應機制低劑量可興奮呼吸中樞,中劑量可引起陣攣性驚厥和呼吸困難[3]。可抑制心臟,減慢心率,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3]。小劑量時可增加腎臟的尿流量,大劑量時則有抑制作用,多因呼吸系統抑制而死亡[3]。

12.2中毒的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嘔吐、出冷汗、心慌、下肢無力、四肢癱瘓甚至癱瘓、* *共濟失調、肌張力增高、呼吸抑制、抽搐、強直性痙攣、木僵和意識不清,最後因呼吸麻痹、窒息和心肌損傷而死亡[3]。

12.3治療點1。保持患者在安靜溫暖的環境中[3]。中毒後立即用1: 2000高錳酸鉀溶液或2%單寧酸洗胃,並口服硫酸鎂誘發腹瀉[3]。

2.對癥治療:如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應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處理;如出現呼吸抑制,給予吸氧和呼吸中樞興奮劑,必要時給予人工呼吸;如有驚厥,應立即靜脈註射苯巴比妥鈉或地西泮;下肢無力的人使用毒扁豆堿來抵抗其肌肉松弛[3]。

13粉防己藥典標準13.1命名為粉防己。

季芳

粉防己

13.2來源本品為防己科防己屬植物粉防己的幹燥根。秋挖,洗凈,去粗皮,曬幹至半幹,切段,大的再縱向切幹。

13.3性狀本品為不規則圓柱形、半圓柱形或塊狀,多彎曲,長5 ~ 10 cm,直徑1 ~ 5 cm。表面灰黃色,常陷入彎曲處的橫溝,形成結節狀腫瘤。重量大,質實,切面扁平,灰白色,富含粉末,具稀疏放射狀紋理。輕微的呼吸和苦味。

13.4鑒別(1)本品橫截面:軟木層有時殘留。栓劑內層有散在的石細胞群,常呈切線排列。韌皮部更寬。形成壹層,形成壹個環。木質部占多數,輻射面廣;導管很少見,呈放射狀排列;導管旁邊有木質纖維。薄壁細胞內充滿澱粉粒,可見細小的桿狀草酸鈣晶體。

(2)取本品粉末65438±0g,加乙醇65438±05ml,加熱回流65438±0h,放冷,過濾,蒸發濾液,殘渣加乙醇5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粉防己堿對照品和粉防己堿對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力對照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1,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丙酮-甲醇5%濃氨水試液(6: 1: 0.1)為展開劑。在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斑點。

13.5檢查13.5.1的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2.0%(藥典2010版附錄ⅸ h第壹法)。

13.5.2總灰分不得超過4.0%(藥典2010版附錄ⅸ k)。

13.6浸出物按《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ⅹ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以甲醇為溶劑,含量不得少於5.0%。

13.7含量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D)。

13.7.1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流動相為乙腈-甲醇-水-冰醋酸(40: 30: 30: 1) (0.41g十二烷基磺酸鈉/100ml);檢測波長為280納米。按粉防己堿的峰計算,理論板數應不低於4000。

13.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漢防己甲素對照品和粉防己堿對照品各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別含漢防己甲素0.1mg和漢防己甲素0.05mg的混合溶液。

13.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約0.5g(過3號篩),精密稱定,加入2%甲醇鹽酸溶液25ml,稱定,加熱回流30min,放冷,再次稱定,用2%乙醇鹽酸溶液補足失重,搖勻,濾過,精密稱取濾液5ml。

13.7.4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1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產品。

以幹燥品計,本品中粉防己堿(C38H42N206)和粉防己堿(C37H40N206)的總量不得少於65438±0.6%。

13.8防己飲片13.8.1炮制去雜,微泡,洗凈,充分濕潤,切成厚片,幹燥。

本品為圓形或半圓形厚片。外皮是灰黃色的。切面灰白色,粉狀,放射狀結構稀疏。輕微的呼吸和苦味。

13.8.2含量測定同藥材,漢防己甲素(C38H42N206)和漢防己甲素(C37H40N206)總量不得少於1.4%。

13.8.3相同藥材的鑒別(橫切面除外)。

13.8.4查相同藥材。

13.8.5提取物與藥材相同。

13.8.6性味苦寒歸經。屬於膀胱經和肺經。

13.8.7功能主治:祛風止痛,利尿消腫。用於風濕,水腫,腳氣,排尿困難,濕疹和瘡。

13.8.8用法用量5~10g。

13.8.9存放在幹燥處,防止黴變和蟲蛀。

13.9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