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湘雲鯽的養殖方法

湘雲鯽的養殖方法

湘雲鯽是湖南湘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細胞工程和有性雜交相結合培育的新型三倍體鯽魚。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比其他普通鯽魚高10%以上。這種魚是壹種底棲的食用魚類,具有溫度範圍廣、體型好、生長快、抗病力強、耐低溫和低溶解氧、漁獲率高、自育等特點。是淡水養殖的優良品種。在魚價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養殖超大型湘雲鯽將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價格好,市場廣,經濟效益高。根據沅江市多年積累的經驗,現將湘雲鯽的集約化養殖技術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1的育苗

1.1池塘條件

魚苗池面積為1 000 ~ 1 500 m2,水深為1.0 ~ 1.2m,長方形較好。適宜的魚塘面積為2000~3335 m2,水深為1.5~2.0m..要求池底平整,池脊牢固不漏水,進出水條件良好,進出水口裝有防止逸出的過濾器。四周用水泥板或紅磚護坡的育苗池最好。

1.2夏季花卉栽培

1.2.1在魚苗入池前30天,將池水排幹,清除池中雜草和淤泥,使池底充分暴露。10 ~ 15放苗前,保持池水深度6 ~ 10 cm,用100kg/畝生石灰消毒。放養前5 ~ 7天,註水深度60 ~ 70厘米,發酵牛、豬糞200 ~ 300公斤/畝,培養浮遊生物,為魚苗提供適口餌料。

1.2.2魚苗要在晴天放生。放魚苗時,將帶噴濺的氧氣袋放入池水中20 ~ 30分鐘,待袋內外水溫基本壹致時再放魚苗。湘雲鯽性情溫和,不宜與其他鯽魚混養,宜稀不宜密。噴量壹般為80 ~ 65438+10萬魚/畝。

1.2.3飼養管理

魚苗下塘後需要補充豆漿,每天早上8: 00,下午2: 00分鐘餵1次。每次1萬魚苗用0.5 ~ 1.0斤黃豆浸泡,然後磨成漿,撒滿池塘。飼餵12 ~ 15天後,適當補充小麥、餅粕等粉狀飼料,每天每畝3 ~ 5公斤,分3 ~ 4次飼餵,滿足食性轉變的需要。養殖期間要經常給池塘補充淡水,保持良好的水質,水體透明度控制在25 ~ 30cm。壹般每隔3 ~ 5天註水1次,每次註水深度為5 ~ 10 cm,池塘水位逐漸升高至1.0 ~ 1.2 m..堅持早晚巡視池塘,觀察魚類活動和水質變化,及時清除池塘汙物,保持池塘清潔衛生。從魚苗培育到夏季開花,成活率壹般可達80%以上。

1.3春片的栽培

湘雲鯽可以直接由夏花培育成商品魚,也可以由夏花培育成春片,再由春片飼養成商品成魚。春片的主要栽培方法如下:

1.3.1單養池塘清池和水培可參考夏花的栽培方法。單池每畝可養湘雲鯽夏花6 000 ~ 8 000朵,鰱鱅魚夏花200 ~ 300朵,草魚夏花50朵。堅持“四定”飼餵,飼餵粗蛋白含量30%的顆粒飼料。在魚入塘初期,每天投餵2 ~ 3次,投餵量為魚體重的3% ~ 5%;7 ~ 8月每天餵3 ~ 4次,餵量5%左右;9月以後日投餵量為1% ~ 3%。投餵期應加強水質管理,魚類入池初期,池塘水深應保持在0.8 ~ 1.0m;6月底加深至1.5 ~ 2.0m;註意7-9月份頻繁註入淡水,每次註入深度為10~20m ~ 20m。壹般規格50 ~ 100g/條的湘雲鯽畝產在400kg以上,其他品種在100kg左右。

1.3.2國內常見魚種養殖池的混養只要不投放其他鯽魚,就可以進行湘雲鯽的混養。每畝投放500 ~ 1 000朵湘雲鯽夏花,可增加凈產量50 ~ 100 kg,池塘規模在100g/魚以上,成活率90%左右。

1.3.3網箱養殖網箱應設置在較大的水面上,可以避開風浪,水質新鮮無汙染,用自來水效果更好。網目大小與魚種規格相匹配,中、小型網箱為宜,面積8 ~ 15m2,箱底距水底1m以上。每平方米網箱投放湘雲鯽夏花400 ~ 600尾,每天定時、多次、少量投餵,堅持勤查勤洗箱,做好防逃、防害、防病工作。壹般每平方米網箱可產魚30 ~ 40kg,成活率90%以上。

20%魚類養殖

2.1池塘養殖

2.1.1池塘要求池塘面積在10畝以下,池底平坦,淤泥厚度約10cm,水深2m,水源充足,水質清潔無汙染,取水排水方便,安裝曝氣器。放養前10 ~ 15天排幹池水,用生石灰100kg/畝消毒;5 ~ 7天後註水深度0.8 ~ 1.0m,施豬糞、牛糞等發酵有機肥300kg,過磷酸鈣10kg/畝,改善水質,為魚種提供豐富適口的浮遊生物等餌料。

2.1.2魚種放養方式有兩種:當年商品魚直接養殖,4月份早繁湘雲鯽,投餵約1個月,5月下旬篩選規格為200尾/斤的大魚種,精耕細作半個月,放入成魚池,每畝1 500 ~ 2 000尾,7。冬季或次年春季,每畝放流1,200-1,500尾重50-100g的湘雲鯽種,配合10%的鰱鱅種。要求魚種健壯整齊,放養時用3% ~ 5%的鹽溶液浸泡5 ~ 10分鐘。

2.1.3飼料主要飼餵粒徑為2 ~ 4 mm的復合顆粒飼料..魚入池2天後開始馴化投餵。先制造噪音讓魚產生條件反射,然後把飼料呈扇形撒進去。投料面積應控制在1 m2左右,投料速度要慢。每天餵魚3-4次,每次30-40分鐘。壹般經過1周左右的馴化,魚基本可以形成漂浮和抓食的習慣。進入正常餵養後,按照“四定”“四看”的方法餵養,合理調整餵養量。壹般天氣正常,水溫10 ~ 20℃時,每天投餵3 ~ 4次,投餵量為3.5% ~ 6.0%。每次餵魚到“八成飽”為宜。

2.1.4日常管理:定期補充淡水,飼養前期每10 ~ 15天註水1次,每次註水深度10 ~ 15cm;高溫期每隔5 ~ 7天註水1次,每次註水深度為15 ~ 20 cm,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 ~ 30 cm。合理使用增氧機,7 ~ 9月每天啟動2 ~ 3次,每次30 ~ 40分鐘,悶熱天適當加大。堅持早中晚巡塘,觀察魚的攝食、活動和水質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好魚病防治工作。為預防寄生蟲病,可在池中灑滿水晶敵百蟲藥液,每次用量為0.2 ~ 0.4g/m3;預防細菌性性病,可采用0.2 ~ 0.3g/m3的強氯精和15 ~ 20g/m3的生石灰交替在全塘噴灑1次,每半個月在飼料中添加1‰大蒜素或2‰土黴素3 ~ 6天。湘雲鯽以池塘養殖為主,平均畝產可達700 ~ 1 000 kg,規格在500g/條以上。

2.2網箱養殖

2.2.1籠式結構適宜的籠式面積為15 ~ 25m2,箱高2.5m,網眼3cm。箱底鋪約100目橡膠絲布,占箱底1/4 ~ 1/3,防止飼料漏出箱外。籠子提前15天泡水,避免粗糙的網線劃傷魚。

2.2.2現場設置網箱的水域要求新鮮無汙染,水面開闊或有輕微流水,水深不小於4m,晝夜水位變化小,水體透明度高,溶解氧在4 mg/L以上..

2.2.3放流魚種應在2月底前投放,體格健壯,大小勻稱。適宜規格為75 ~ 100g/條,放養密度為150 ~ 200條/m2。魚種放養時,用3% ~ 5%的鹽溶液浸泡消毒。

2.2.4每天投餌3-6次,水溫達到10℃時,投餌量為第65438天和第2天魚重的0.5%-1.0%,第3天和第4天為1.0%-1.5%。從第七天開始,如果魚已經養成了漂浮和爭搶食物的習慣,就可以正常投餵了。以後隨著水溫的升高,對魚進行少量多次投餵,壹般每天4 ~ 6次,並根據魚的投餵、天氣、水溫變化合理調整投餵量,防止魚吃不飽或浪費飼料。

2.2.5管理采用吊籃的方法預防魚病,按4 ~ 6m2在箱內掛1筐,每筐放漂白粉100g。要經常檢查和清洗箱子,每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都要仔細檢查,避免因老鼠咬網衣或人為盜竊造成的逃跑事故。如遇暴雨、大風等惡劣天氣,發生前後及時檢查網箱及相關附屬設施。定期拉網檢查魚群,觀察魚的活動情況,及時治療魚病,掌握魚的生長情況,及時調整投餌率。壹般每平方米網箱可產重400 ~ 600 g的湘雲鯽70 ~ 100 kg。

2.3稻田養殖

2.3.1水田要求交通便利,水量充足,水質良好,排灌通暢,不旱不澇,壟體堅實。養魚水田壹般應連片開發,以便統壹管理水源、施肥和施藥。

2.3.2應擡高場地設施,加固高50cm、寬1m的山脊,並夯實以防滲漏。在田埂四周挖壹條溝放魚溜,根據田埂大小在田埂上挖壹條“十字”或“井”溝。這條溝寬40厘米,深30厘米。溝與溝相連,魚溜與溝相連。面積和數量依田塊大小和形狀而定,主要是為了方便魚類集中施藥、曬田和投餵。稻田中的水全部排到田面時,魚滑的深度約為0.5m,魚溝和魚滑的面積約占稻田面積的10%。應修建捕魚設施,在進出口處安裝鐵絲或竹片制成的圍欄,防止魚逃跑。嚴格消毒,放魚前7 ~ 10天,撒生石灰60kg/畝。

2.3.3稻田養魚的生長期較短。為了使商品魚達到更大的規格,需要掌握合理的放養密度。壹般3 ~ 4 cm的夏花魚種放養量為200 ~ 300尾/畝,移栽後7 ~ 10天投放;重約100g的春苗放養量為100 ~ 150/畝,應在移栽後10 ~ 15天投放,以免影響幼苗正常生長。

2.3.4投餌管理根據天氣、水溫和魚的投餌情況掌握和調整投餌量。水溫高於10℃時,每天投餵量為魚體重的1% ~ 3%,分1 ~ 2次投餵。糠餅、菜餅、麥麩等。可在養殖前期飼餵,中後期可飼餵配合顆粒飼料。及時註入新水,調整水質。高溫季節,每7 ~ 10天換水1次,每月每畝撒生石灰10 ~ 20kg水1次,保證水質肥、活、嫩、爽。合理施肥用藥,多施有機肥少施化肥,選用高效低毒農藥。施肥用藥前,稻田在降低水位前要灌滿淡水,讓魚入溝溜,並盡可能將農藥噴灑在秧苗葉片上,減少用藥量,避免魚中毒。堅持田間巡邏,檢查進出水口的柵欄等設施,防止魚類逃跑,特別是在暴雨、山洪多發的季節,及時挖溝,防止田埂被沖走。稻田養殖壹般畝產水稻500公斤左右,湘雲鯽30 ~ 6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