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六關技術?

什麽是六關技術?

六除:脫酸、脫膠、脫色、脫水、脫臭、脫蠟。

按照國家標準,有食用壹級油、二級油、高級食用油、色拉油等。我公司產品生產工藝屬於全精煉(色拉油)生產工藝。就大部分地區的消費水平而言,食用油和色拉油還沒有區分。在大部分地區,食用油主要用於烹飪,也就是炒菜,所以主要是食用油。近年來,隨著煉油生產線的引進和國內煉油設備的不斷成熟,各種企業標準的色拉油和成品油產量不斷提高,再加上壹些廠家的廣告效應,壹些城市和地區的食用油消費逐漸轉向色拉油等成品油,這說明人們的消費水平提高了,追求更精致、更純正的食品。但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用精煉油(色拉油)做食用油是否合適,值得討論。

從化學角度來看,現有的天然油脂中,95%以上是由飽和、不飽和程度不同的脂肪酸甘油三酯(簡稱甘油三酯)組成,並伴有少量的各種脂質。這些脂類主要包括磷脂、遊離脂肪酸、甾醇和甾醇酯、維生素、色素、萜烯、蠟、脂肪醇、烴類等。大部分對人體有益無害,但仍有壹些成分和壹些含有毒性成分的油脂必須去除。從毛油到色拉油,通常需要脫膠(脫磷)、脫酸、脫色、脫臭,部分油品需要脫蠟。經過這些精煉過程,油脂中的主要脂質成分和營養成分的含量都會發生壹系列的變化。

(壹)、脫酸遊離脂肪酸(FFA)

油脂中含有遊離脂肪酸,主要是因為未成熟油料種子中的脂肪酸還沒有合成為酯類。油脂原料因受潮受熱受脂肪分解酶影響,或在儲存過程中氧化分解,也會產生FFA。壹般未精煉的植物油含0.5%-5%左右,米糠油和棕櫚油經脂肪分解酶分解後的FFA可達20%以上。

油脂脫酸的主要目的應該體現在:FFA含量高對食物的口感和風味影響大,而不是對人體本身的影響。

(2)、脫膠——磷脂

粗植物油中磷脂的含量因油的品種和制備方法而異,壹般為0.1%-3%。大豆油中磷脂的含量相對較高,約為1%-3%。

雖然磷脂具有調節新陳代謝、增強體質、健腦、補腦、消除腦力疲勞、增強智商、提高人體記憶力、降低人體血液膽固醇、調節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保護人體肝臟、預防脂肪肝、預防膽結石、預防老年性骨質疏松、預防克山病等作用。,並對油脂有抗氧化和協同作用,在油脂精煉中首先要去除的主要原因有:(2)如果油脂中有水分或存放時間較長,磷脂容易吸水沈澱,加速油脂變質;(3)加熱至280℃開始燒焦發黑;(4)磷脂等膠體的存在直接影響脫酸、脫色、脫臭等後續加工工序的完成。

脫磷作為壹種壹般的食用油,無論從儲存還是大部分地區的烹飪習慣來說都是必須的,也就是高溫烹飪。

脫膠是脫除磷脂的主要工藝,毛油中76%的磷脂被脫除。脫臭後差不多是100%。

(3)脫色-色素

油脂中的色素主要是天然色素,包括類胡蘿蔔素和葉綠素。自然界中胡蘿蔔素最多的是β-胡蘿蔔素,其次是α-胡蘿蔔素,γ-胡蘿蔔素很少。β-胡蘿蔔素在肝臟中被胡蘿蔔素酶氧化,由此碳鏈斷裂成醇,即維生素A1兩個分子。因此,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來源,具有生理價值。而且胡蘿蔔素可以吸收光能,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沒有光照時,由於不飽和度高,比油更容易氧化,從而保護油。同時,研究表明,它還具有抑制癌細胞增殖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因此,胡蘿蔔素具有著色和補充營養的雙重作用。因為油中的天然色素主要是胡蘿蔔素,所以作為食用油沒有必要脫色,除非是特殊用途的淺色專用油,如色拉油、人造黃油、淺色塗料、化妝品等。

但亞麻籽油顏色較重(黑紅色)。為了更容易被市場接受,要進行脫色,避免亞麻籽油在使用中出現菜品顏色深的問題。

(4)、脫水

脫水是去除多余的水分,保證脫臭過程中酸價不會升高,脂肪甘油酯在高溫下會水解成遊離脂肪酸。

(5)除臭

1,甾醇

動物脂肪中的甾醇主要是膽固醇,而植物油中的甾醇是多種甾醇的混合物,如豆甾醇、β-谷甾醇、麥角甾醇等。油中甾醇的含量因油品而異。小麥胚芽油(1.30%-1.70%)、玉米胚芽油(0.58%-1.0%)、米糠油(0.75%)含量相對較高。經過精煉,特別是堿煉脫脂後,約有壹半的甾醇流入廢料中。

脫臭後甾醇損失46%。植物甾醇作為油脂的功能性成分,不僅可以使油脂的性質變差,還可以使油脂的性質變好。植物甾醇的生理活性主要體現在:能有效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水平,起到防治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具有消炎作用;具有阻斷致癌物誘導的癌細胞形成、促進皮脂分泌、適度保濕的作用,從而維持濕潤、柔軟的生理活性和表面活性,等等。由於植物甾醇的營養作用,作為食用油,其存在和活性應盡可能得到保護。

2.生育酚

維生素E是各種生育酚的混合物。到目前為止,已知自然界中有8種類似物,分別是生育酚和相應的生育三烯酚。它是具有生命價值的營養素,是人們必須從植物中攝取的維生素之壹,也是油脂中的天然抗氧化劑,增加油脂的氧化穩定性。其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癌;保護神經系統、骨骼肌、視網膜,延緩衰老;維持心血管系統的正常功能;對內分泌、呼吸、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正常功能有有益作用。對光、熱、堿和金屬汙染敏感。

脫臭後維生素E損失1/3。維生素要盡量保留。如果某種油的氣味被人們喜愛或使用,就沒有必要把它作為食用油來除臭。色拉油加工脫臭的時間不能太長,溫度不能太高,否則會損失大量維生素,同時還會發生異構化或聚合副反應。

3、聚甘油酯和反式酸

有些廠家為了提高色拉油的發煙點,或者為了熱脫色,將油溫提高到240℃-270℃左右,油中的二烯酸酯和三烯酸酯會發生熱聚合,更容易異構化,增加反式脂肪酸含量。高溫脫臭後的油脂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了1%-4%。同時研究表明,油脂加工後聚甘油酯含量增加了0.4%-1%。

這種異構化或聚合反應導致壹些油的熔點升高。這些高熔點脂肪消化吸收率低,容易堆積在內臟器官周圍,或在血液中與膽固醇共沈積在血管壁上,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此外,反式異構體促進了順式酸吸收營養和在體內排隊廢物的生理功能,其營養價值降低。有些聚合物有毒,影響健康。可見,油脂的脫臭過程在去除油脂中低分子成分的同時,必然會對油脂本身造成壹定的損傷,尤其是長時間的高溫處理過程。

(6)、脫蠟

脫蠟可以去除油中的蠟,保證油在使用中的口感,在烹飪中使蠟碳化。

(7)其他微量物質

由於農作物在生長、儲存和加工過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植物的原油中不可避免地含有極少量的有毒成分,如多環芳烴、農藥、重金屬等。毫無疑問,油脂的含量會隨著油脂加工的深入而降低,但就壹般油脂而言,原油或粗油的環境和消費檔次是分不開的,片面強調整個食物結構中的壹個是沒有意義的。

某些油品中還有壹些特定物質,如棉籽中的棉酚、菜籽油中的硫代葡萄糖苷等,應根據其毒性在油脂預處理或精煉中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