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
立冬節氣吃什麽蔬菜好?
蓮藕的藥用和保健效果非常顯著。據中醫書《本草綱目》記載,蓮藕名“靈根”,味甘,性寒,無毒,被視為祛瘀生津之佳品。生蓮藕能清熱潤肺,涼血凝滯;熟食可以健脾開胃,止瀉固精。
老年人常吃蓮藕,可以調節食欲,補血補髓,安神健腦,延年益壽。女性產後忌食寒涼,但不忌食蓮藕,因為蓮藕能消瘀。蓮藕有清肺止血的功效,最適合肺結核患者食用。不喜歡生食的人也可以燉雞、燉肉,既能滋補又能治病。尤其是蓮藕澱粉,營養豐富,易於消化,是婦孺老弱的進補佳品。常以開水沖服後食用,可安神開胃,補髓補血,延年益壽。
(可食用)黑木耳
中醫認為,黑木耳性平味甘,能補脾胃、潤燥潤腸、涼血止血,主要用於治療氣血不足、大便幹燥、鼻衄、嘔血、便血、血尿、月經過多等癥。黑木耳富含膠質,不僅促進腸道蠕動,而且吸附能力強。可以將殘留在消化道的有害物質集中排出體外,還可以減少油脂的吸收。因此,有人稱之為“人類清道夫”。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發病率約為夏季的1倍。經常吃黑木耳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壹項調查表明,高血壓、高血脂人群每天吃3克幹黑木耳,可使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風險降低1/3。此外,黑木耳對膽結石和泌尿系統結石有輔助治療作用,並且發現黑木耳有抗輻射作用。
大白菜
大白菜是冬天餐桌上的常客。有“冬菜美如筍”的美譽,營養價值很高。它含有90%以上的纖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在空氣特別幹燥的秋冬季節,多吃大白菜可以起到護膚美容的作用。
大白菜要做美味,要精心烹制:先洗後切;不宜采用煮後榨汁的方法,以免營養成分大量流失。特別是大白菜,要豎著切。研究表明,這種切割更有利於保水,減少菜裏水分的流失和水溶性營養成分的流失。其次,切好的白菜容易烹飪,減少了維生素的流失;再次,沿絲切大白菜可以保留更多的粗纖維,更有利於刺激腸道蠕動。
南瓜
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礦物質,以及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和兒童必需的組氨酸、可溶性纖維、葉黃素和磷、鉀、鈣、鎂、鋅、矽等微量元素。最近發現南瓜中含有壹種叫“鈷”的成分,吃了有補血的作用。
南瓜不僅營養豐富,長期食用還具有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南瓜中含有的果膠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可以結合和排除體內的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重金屬中的鉛、汞等放射性元素可以被它吸附。南瓜中所含的果膠還能保護胃腸粘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促進潰瘍面的愈合。多吃南瓜能有效防治高血壓、糖尿病、肝病,提高人體免疫力。
甘薯
紅薯能為人體提供大量熱能。1公斤紅薯可以產生5317千焦,而1公斤白面或大米只能產生14779千焦。更奇妙的是,紅薯中含有的蛋白質可以補充米粉中的蛋白質,可以明顯補充面粉中的維生素C、大米中的鈣以及兩者中胡蘿蔔素的不足。紅薯和大米、白面混合食用,可以提高主食的營養價值,延年益壽。明代醫家李時珍說:“海中人長壽,吃紅薯也是這個道理。”。
由於紅薯能為人體補充大量的粘蛋白、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C,具有補虛益氣、健脾胃、強腎陰、和胃、暖胃益肺的作用。因此,常吃紅薯可以防止肝腎結締組織萎縮,預防膠原蛋白病的發生。
小紅蘿蔔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蘿蔔上市,醫生下崗。”大白蘿蔔是很多家庭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壹道菜。蘿蔔中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的廢物,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尤其是白蘿蔔或水蘿蔔,富含酵素,可以促進消化。通常酶能吸收食物中的澱粉,能溶解胃中堆積的食物,有很好的消化作用,預防胃痛和胃潰瘍。
蘿蔔含有較多的水分和維生素C,還有壹定量的鈣。中醫認為,蘿蔔性涼,味甘。入肺胃經,能消積化滯,化痰清熱,透下氣,解毒。可用於食積、飽腹、排尿。可見蘿蔔在調理脾胃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說蘿蔔在冬季與人參競爭,對冬季消化不良、風熱感冒、扁桃體炎、咳嗽、哮喘、痰多、咽喉腫痛等常見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