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屬性:
無色透明立方晶體,比重2.165(25/4℃),熔點801℃,沸點1442℃,密度2.165g/cm3,味鹹,含雜質易潮解;溶於水或甘油,不溶於乙醇,不溶於鹽酸,在水溶液中呈中性並導電。固體氯化鈉不導電,但熔融氯化鈉導電。
隨著溫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略有增加。當溫度低於0.15℃時,可以得到二水合NaCl。
化學性質:
1,能與硝酸銀反應得到氯化銀沈澱;
2、固體鹽可以用濃硫酸加熱得到氯化氫氣體;
3.氯化鈉溶液電解可得到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
4.鈉和氯可以通過電解熔化氯化鈉得到。
二、糖:
物理屬性:
蔗糖是壹種晶體物質。純蔗糖晶體的比重為1.5879,蔗糖溶液的比重隨濃度和溫度而變化。易溶於水,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加。
蔗糖也易溶於苯胺、硝基苯、乙酸乙酯、乙酸戊酯、熔融苯酚、液氨、醇和水的混合物以及丙酮和水的混合物,但不溶於有機溶劑如汽油、石油、無水乙醇、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和松節油。
化學性質:
1,熱分解
結晶蔗糖加熱至65438±060℃,熔化成粘稠透明液體,冷卻後重結晶。當加熱時間延長時,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脫水果糖。在190-220℃的較高溫度下,蔗糖脫水濃縮成焦糖。
當焦糖進壹步加熱時,會產生二氧化碳、壹氧化碳、乙酸和丙酮等產物。在潮濕的條件下,蔗糖在100℃分解,放出水分,變黑。
蔗糖溶液在常壓下長時間加熱煮沸後,溶解的蔗糖會慢慢分解成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即發生轉化。蔗糖溶液加熱到108℃以上,會迅速水解,糖液濃度越大,水解效果越明顯。
2、酸的作用
當蔗糖溶液呈酸性時,蔗糖轉化更快。濃酸對糖液的分解作用更大。例如,濃硫酸能使固體蔗糖迅速脫水,並使其焦化成黑色產品。在純蔗糖溶液中,只要有少量的遊離酸,蔗糖的轉化就能迅速進行。
然而,壓榨甘蔗汁中的蔗糖卻不是這樣。因為甘蔗汁中弱酸的中性鹽會抑制蔗糖的轉化。
3、堿的作用
稀堿溶液,如氫氧化鈣、氫氧化鉀和鈉溶液,即使煮沸也不會分解蔗糖。濃堿溶液在糖溶液中加熱時,蔗糖分解成糠醛、丙酮、乳酸、乙酸、甲酸、二氧化碳等產物。分解程度和產物類型取決於氫氧根離子的濃度和溫度。蔗糖可以與中等濃度的堿結合形成堿性蔗糖鹽。
4、鹽的作用
當蔗糖和鹽同時存在於水中時,它們的溶解度會發生變化,變化的程度取決於雙方的濃度和鹽的性質。
5.氧化
蔗糖燃燒或生物氧化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高錳酸鉀能將蔗糖氧化成二氧化碳、甲酸、乙酸和草酸,但在堿性條件下只能部分氧化成草酸和二氧化碳。
6、微生物對蔗糖的作用
蔗糖的稀溶液很容易被微生物感染,但隨著糖汁濃度的增加,感染的幾率降低。此外,還與糖汁的溫度和pH值有關。壹般來說,微生物繁殖的最適溫度在30-45℃之間,但當加熱到80℃時,大多數微生物都能被抑制或殺死。
擴展數據:
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人體內所含鈉離子總量約為60 g,其中80%存在於細胞外液中,即血漿和細胞間液中。鹽中鎂和鈣過多會使鹽變苦,氟含量過高也會引起中毒。近年來,許多實驗證實,鹽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病率有壹定的關系。飲食中鹽攝入過多會引起高血壓。
白糖性平,味甘,潤肺生津,補中益氣,清熱利濕,化痰止咳,解毒醒酒,降濁提神;可用於治療中焦不足腹痛、脾虛泄瀉、肺燥咳嗽、口幹口渴、腳氣、疥瘡、鹽鹵中毒、陰囊濕疹等疾病。此外,糖還有抗菌防腐的作用。
百度百科-鹽
百度百科-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