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芒種詩句詩詞壹覽

芒種詩句詩詞壹覽

 今日19時37分,迎來“芒種”節氣,標誌盛夏時節即將登場。

 “芒種忙,麥上場”。“芒種”的意思是小麥接近成熟,麥粒接近飽滿,麥稈上長出了長長的麥芒。這是壹個臨近麥收、顆粒歸倉的節氣。“東風染盡三千頃,折鷺飛來無處停”的詩句,生動地描繪了這時田野的秀麗景色。

 品讀芒種

 芒種時節

 “芒種”,這個詞出自《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翻譯過來就是,澤草叢生的.地方可種莊稼。用到節氣上,“芒”指波浪般被暑氣耀亮的麥芒,此時麥可收割,已經“葉暗庭帷滿,涼散麥風余”了。而“種”,指的是稻谷,“麥秋桑葉大,梅雨稻田新”,這時候,秧田水車,過時便不能再種了。

 芒種陽氣充盈,旦夕天氣仍爽,午睡醒來,新竹氣涼,早蟬聲寂,風飄會感覺到窗外葉輕。而淩霄滿籬,正與院中榴花對照,梔子茉莉的甜香則乘隙而入,濕暑還遠,涼風仍可穿袖。

 春葩雪漠漠,夏果珠離離,江南正值梅雨季節——梅黃垂垂雨,草碧淡淡煙;梅雨細,曉風微,倚樓人聽欲沾衣,雖是濕衣愁雨,卻是門掩草,徑封苔,綠肥紅瘦,正好孤眠清熟。

 這時的北方,最美是純陽飽盈、晨光如幻之晨——“鳥雀呼晴,曉侵窺檐語。葉上初陽幹宿雨”。與南方纏綿的梅雨比,北方還是瞬間風吹雲飛,壹旦墨雲集結,雲銜日腳便成為山雨。山雨如傾如註,而雨過虹吸,斜陽煙柳,蛙吹聲中,微風暗度,山昏鳥滿天之後,便有李白“香爐滅彩虹,石境掛遙月”的意境。至於夜晚,涼花拂戶牖,天籟鳴虛空,流螢幾點,飛來又去,仲夏夜,已到了最值得珍惜的時候。

 摘編自《四季小品》/ 朱偉 著

 北固晚眺

 唐竇常

 水國芒種後,梅天風雨涼。

 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

 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

 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

 芒種後積雨驟冷三絕(其二)

 宋範成大

 梅黃時節怯衣單,五月江吳麥秀寒。

 香篆吐雲生暖熱,從教窗外雨漫漫。

 時雨

 宋陸遊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永日付竹床。

 衰發短不櫛,愛此壹雨涼。

 庭木集奇聲,架藤發幽香。

 鶯衣濕不去,勸我持壹觴。

 即今幸無事,際海皆農桑。

 野老固不窮,擊壤歌虞唐。

 芒種習俗

 煮梅

 有傳說稱煮梅的習俗起源於夏朝。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青梅具有多種營養保健功能,但青梅鮮果酸澀,需加工食用,這便是煮梅,而最有名的煮梅典故莫過於“三國”裏的“青梅煮酒論英雄”了。

 送花神

 在古代,農歷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雕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開犁節

 浙江壹些地區有“開犁節”,在芒種當天舉辦。當地流傳著這樣的傳說: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為同情人間饑荒,偷偷播下草籽,但結果導致野草瘋長,農田被野草淹沒使農人無法耕種。上天為了懲罰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壹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節令提示

 南方多雨,註意防範

 4日20時至5日20時,西北地區東部、山西中南部、黃淮中西部、西南地區東部、江漢大部、江淮西部、江南大部、華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貴州東部和南部、湖南西北部、湖北東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上述地區局地並伴有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健身養生,註意這些

 起居方面,要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晚睡早起,適當接受陽光照射,但要避開太陽直射、註意防暑;中午最好能小睡壹會兒,時間以30分鐘至1個小時為宜。

 天熱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換,要“汗出不見濕”,因為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

 要經常洗澡,但出汗時不能立刻用冷水沖澡。

 不要因貪圖涼快而迎風或露天睡臥,也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