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介紹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介紹

 荷葉不僅極具觀賞價值,荷葉既能觀賞,又能入藥,那麽,荷葉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下面由我為大家介紹荷葉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希望能幫到妳。

荷葉的功效

 荷葉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葉。別名:蓮葉、鮮荷葉、幹荷葉、荷葉炭。具有消暑利濕,健脾升陽,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口幹引飲、小便短黃、頭目眩暈、面色紅赤、高血壓、高血脂癥、清暑利濕,升發滑陽、止血、治暑濕泄瀉、眩暈。其化學成分主要有荷葉堿、檸檬酸、蘋果酸、葡萄糖酸、草酸、琥珀酸及其它抗有絲分裂作用的堿性成分。藥理研究發現,荷葉具有解熱、抑菌、解痙作用。

 別名:蓮葉、鮮荷葉、幹荷葉、荷葉炭。

 荷葉

 性味:有清香氣,味微苦,無毒。

 歸經:入脾經、胃經。

 功效:有清熱解暑、平肝降脂之功,

 主治:口幹引飲、小便短黃、頭目眩暈、面色紅赤、高血壓、高血脂癥、清暑利濕,升發滑陽、止血、治暑濕泄瀉、眩暈、水氣浮腫、雷頭風、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產後血暈。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錢(鮮者0.5~1兩);或入丸、散。

 外用:搗敷、研末摻或煎水洗。

荷葉的作用

 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濕,健脾升陽,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熱煩渴,頭痛眩暈,水腫,食少腹脹,瀉痢,白帶,脫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產後惡露不凈,損傷瘀血。

 清熱解暑宜生用,散瘀止血宜炒炭用。新鮮者善清夏季之暑邪,臨床常與鮮藿香、鮮佩蘭、西瓜翠衣等配伍應用。既能清熱解暑,又能升發脾陽,對治療暑熱泄瀉有良效,常與扁豆等配伍應用。此外,對脾虛氣陷,大便泄瀉者,也可加入補脾胃藥中同用。

 1荷葉治秋時晚發之伏暑,並治濕溫初起:連翹三錢(去心),杏仁二錢(去皮、尖,研),瓜蔞殼三錢,陳皮壹錢五分,茯苓三錢,制半夏壹錢,甘草五分,佩蘭葉壹錢。加荷葉二錢為引,水煎服。(《時病論》)

 2荷葉治撲打墜損,惡血攻心,悶亂疼痛:火幹荷葉五斤。燒令煙盡,細研,食前以童子熱小便-小盞,調三錢匕,日三服。(《聖惠方》))

 3荷葉治陽水浮腫:敗荷葉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日三服。(《證治要訣》)

 4荷葉治腳脛生瘡,浸淫腿膝,膿水淋漓,熱痹癢痛:幹荷葉四個,槁本二錢半。上細切,水二鬥,煎至五升,去渣。溫熱得所,淋渫,仍服大黃左經湯。(《證治準繩》荷葉槁本湯)

 5荷葉治吐血不止:經霜敗荷葉,燒存性,研末,新水服二錢。(《肘後方》)

 6荷葉治吐血咯血:荷葉焙幹,為末,米飲下二錢匕。(《經驗後方》)

 7荷葉治下痢赤白:荷葉燒研,每服二錢:紅痢蜜、白痢沙糖湯下。(《綱目》))

 8荷葉治妊娠傷寒,大熱悶亂,燥渴,恐傷胎臟:卷荷葉嫩者(焙幹)壹兩,蚌粉花半兩。上為末。每服二錢,入蜜少許,新汲水調下,食前服。(《三因方》罩胎散)

 9荷葉治產後血運,煩悶不識人。或狂言亂語,氣欲絕:荷葉三片,蒲黃二兩,甘草二兩(炙微赤,銼)。上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壹中盞,煎至五分,入生地黃汁壹合,蜜半匙,更煎三,五沸,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荷葉散)

 10荷葉治脫肛不收:貼水荷葉,焙,研,酒服二錢,仍以荷葉盛末坐之。(《經驗良方》)

 11荷葉治黃水瘡:荷葉燒炭,研細末,香油調勻,敷患處,壹日二次。(《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荷葉的食用禁忌

 1,低血壓及身體瘦弱人群不適合天天喝。

 2,脾虛腎寒患者也不適合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