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在居民區的院子裏,壹陣陣誘人的炸雞杉木香撲鼻而來。香味提醒我:又是壹年雞樅季節!大自然真的很神奇,竟然能在地球上創造出如此美味的食物!
美味佳肴,對於我們雲南人來說,指的是雞樅、蘑菇等野生蘑菇。這是上帝給雲南人民的壹份厚禮。
在有記載:“雞樅,(樅:此處讀宗)生於秋七月淺草中,初似帽,漸似蓋,又似雞毛,故名雞,因出土而名樅。”
雞樅多產於滇西南,《本草綱目》、《玉片》、《正字通》等辭書均有雞樅壹詞的記載。
雞樅的生長相當奇妙。比如今年長在這裏,第二年就長在原來的地方,這就叫“雞樅窩”。
雞樅什麽時候生長也是固定的。雞樅常生長在針葉林闊葉林的地面、荒地、墳墓、玉米地。
雞垂直“築巢”的土壤裏壹定有壹種類似白蟻巢結構的土塊。如果蟲子動了,第二年這裏就沒有雞樅了,好像有靈性壹樣。
把雞樅拿出地來叫“撬”,撬雞樅也有講究。首先把雞窩的事告訴別人,其次抓住機會。
雞樅在頂上的傘蓋沒有打開的時候最嫩最豐滿。如果不出土,肉用傘蓋就老了。撬雞樅的話,要在根部抹點濕泥,但不加水分也能“養”起來,幹了吃起來有嚼木頭的味道。
老壹輩人也講究“鐵不能沾雞樅窩,明年不挨雞樅。”
還有壹種說法是“發現壹窩雞白蟻時,如果把其中壹個或多個帽子向壹邊傾斜,沿著傾斜的方向,壹定會挖出另壹窩雞白蟻。”
頭歪著的叫“手指雞樅”。
據說它總是有效...
更奇特的是,雞樅出土前必須有雷電(雨不大)。有經驗的養雞人往往根據前壹天晚上的閃電來判斷是否產雞樅以及產多少。
02
前幾天爬山恰逢電閃雷鳴,聽到壹個中年人說:“什麽,要雞樅了!”
第二天,市場上有很多剛出土的新鮮雞樅出售。
小時候,父親經常從西邊山坡的茶樹和玉米地裏找到雞樅。他有壹本“雞樅書”,裏面記載了農歷什麽時候在哪個地裏找雞樅。
當時覺得那本書很神奇!就像天書壹樣。我居然可以看著看著,找壹堆好吃的回來!
更神奇的是,每年的同壹時間,我的家鄉會館前都有壹窩綠色的雞樅。雖然只有幾個,但是又肥又大,有茶杯那麽粗。
至今,雞樅湯煮面條的味道還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
其實雞樅是壹種土裏生有白蟻的菌類,具體來說就是長在白蟻窩上的菌類。
工蟻吞食樹葉和雜草並排泄出來時形成的半消化草料,真菌孢子在其中繁殖。因此,這種真菌富含蛋白質。雞樅除了有野生木耳的鮮美香甜之外,還有壹種獨特的雞肉風味。
家鄉的雞樅是白色的,好吃又好吃,所以成了我們雲南人的最愛!
最近幾天,大量的白蟻誕生了。當妳去市場的時候,壹堆堆的蘋果正在出售。
雞樅主要有三種:黃雞樅、青雞樅、白雞樅。不管是什麽顏色的雞棕,最好是含苞待放、準備開花、剛從土裏冒出來的鮮嫩骨芽。
就口味而言,最受歡迎的是綠雞樅,其次是白雞樅。上圖是剛破土的綠雞棕,很喜人!
我們雲南人稱雞棕為“窩”,比如“哇,我發現壹窩雞棕!”
03
記得八九歲的時候,我和媽媽在地裏鏟草,挖啊挖,突然看到草叢裏有壹窩雞白蟻!壹窩白鳳杉,已經完全打開,看起來像壹把小雨傘,非常可愛。
我們欣喜若狂地找來壹根木棍,小心翼翼地把它們壹個個從土裏撬了出來。
雞樅可以以多種方式食用,可以單獨食用,也可以與蔬菜、魚和各種其他菜肴壹起食用。?無論是煎、炒、拌、鹹、炸、烤、燉、湯煮,味道都棒極了,被譽為菌中之冠。
通常的做法是用青椒炒雞樅:將洗凈的雞樅切塊,在青椒中加些鹽,放入油鍋中翻炒,就成了壹道美味的菜肴。
另壹種是煮湯:壹鍋清水,用雞樅煮,撒些鹽。其中的鮮美香甜,只有吃過的人才能體會.......
還有雞樅燉蛋:將雞樅放入雞蛋中攪拌均勻,再加入少許鹽和豬油,大火燉後便成了美味佳肴。
我最喜歡的是雞樅燉火腿。在新鮮的雞樅上鋪壹層肥瘦相間的火腿片,再放壹層青椒和幾瓣蒜,放在鍋裏燉。
雞樅特有的鮮、嫩、滑,與火腿的香、甜結合在壹起,形成另壹種說不出的味道。這道菜壹端上桌,香氣四溢,讓人食指大動,食欲大開。吃完壹碗飯,他們還想再吃壹碗。......
我的家鄉流行壹句話“千家萬戶,晚飯別吃雞樅!”
可想而知,雞樅是壹種美味的食物!
?04
雞樅的保質期很短,兩三天就會變質。於是聰明的雲南人把它做成油雞樅和幹雞樅,這樣可以長期保存,隨時享用。
當然,做油雞樅的第壹步是清洗。因為是從土裏長出來的,雞樅莖上經常沾著土。
妳壹定要用刀壹點壹點把雞杉木桿上的泥刮掉,然後用小刷子在清水裏刷幹凈。雞樅又嫩又脆,壹不小心就會碎,所以清理壹大堆雞樅並不容易。
將洗凈的雞樅切塊,或用手撕成條狀,撒上適量鹽,放入電飯鍋蒸熟。以前都是在大鐵鍋裏燉,直到水蒸氣漸漸幹了。
哪個現代小家庭有大鐵鍋?所以創造壹種新方法:用電飯鍋燉。
雞樅蒸的時候,蓋子壹掀,滿屋都是讓人流口水的香味,壹波接壹波。......
將雞樅燉至水汽六七成幹,放入紅椒和蒜,然後放入油鍋中不斷攪拌,直至水汽逐漸變幹,煎至金黃色,大功告成!
炒雞樅的時候,香氣四溢。從前村裏有個炒雞樅,整個寨子都是香味,讓人垂涎三尺...
雲南油雞樅的做法因地而異。當地人主要是在燉好的雞樅裏拌入適量的紅辣椒和大蒜,放在油鍋裏炸。其他地方可能會添加草果和胡椒等其他調味品。
紅辣椒可以讓油雞棕色的顏色更好看,大蒜可以讓味道更香。
炸雞柳冷卻後,儲存在玻璃瓶或塑料瓶中。常溫下可保存半年至壹年。瓶裝油雞樅很受歡迎,因為它便於攜帶和郵寄。
油雞樅鮮香,滋味雋永。是饋贈親友的好土特產。油雞杉可以用來拌面拌飯,酒也是壹流的。
壹碗青湯面,兩片油煎雞樅,是我早餐的首選。所以,每年我都不厭其煩地親自煎壹些,供壹年四季享用。
?05
還有壹種烤幹雞樅的方法:不需要切片,把整個洗凈的雞樅放在適量的鹽裏,放在太陽下燉。將幹雞樅放入塑料袋中備用。
雞樅幹的吃法也有很多種,可以直接把雞樅壹根壹根撕開當零食,涼拌著吃,也可以剁碎和雞蛋壹起燉。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幹雞樅拌番茄:熟番茄拌幹雞樅,小米辣,蒜,香菜等調味品。這道菜味道清淡,開胃爽口。不吃就不會忘。......
寫到這裏,我想起壹位同事曾經講過的壹個故事:“我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從老家給導師帶了壹袋幹雞棕。
導師以前沒吃過這個產品,他也不認同這個專業。不過嘗了美味的雞樅幹後,對它的味道贊不絕口,主動提出要我多給他帶點。
但他不知道,這種雞樅幹並不是壹直都有的。因為壹年到頭只有幾天雞樅。"
雞樅還有很多其他吃法,比如煨老雞,煮火鍋,腌制等等,這裏就不詳細介紹了!
最近怎麽樣?妳看到這篇小文章,是不是口水直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