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釋迦牟尼(壹種水果)

什麽是釋迦牟尼(壹種水果)

釋迦牟尼(學名:番荔枝),又名番荔枝、荔枝、佛手、番荔枝,是壹種小型半落葉多年生喬木植物。

臺灣省歷史

據臺灣省官方記載,是荷蘭人在臺灣引進栽培的,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起源於熱帶美洲,因從“番邦”傳入,故又稱“番荔枝”。臺東縣種植的釋迦牟尼對當地條件適應性好,果樹品種更新及時,成為主要經濟果樹。由於采集合同、修剪和栽培管理技術的改進、矮化樹型和產期調整技術的開發應用,產期調整為壹年兩收,果實供期延長,產量增加,果形大,品質好,成為臺東縣新的特色經濟果樹,促進臺東縣農業可持續發展,繁榮農村經濟。番荔枝產業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因為臺東縣主要經濟果樹品種更新為番荔枝,形成產業化經營,逐步推動產業發展。

增長分布

起源於熱帶美洲的釋迦牟尼,多在熱帶地區種植,目前全世界臺灣省種植最多。在臺灣省,大部分釋迦牟尼分布在東部和南部,尤其是臺東,這裏的釋迦牟尼種植最多,質量最好。據農業年報統計,截至1989年,臺灣種植面積為5500公頃,其中臺東縣約為4500公頃,占臺灣總種植面積的81.8%,因此臺東縣是臺灣番荔枝的主產區。

類型外觀

釋迦牟尼的莖高3-10米,枝葉細密下垂。單葉,互生無托葉,正面深綠色,背面灰綠色。花單生,著生於葉腋或枝上,4-9月開放,3片橢圓形花瓣,淺綠色花朵下垂,散發濃郁的果香。果實聚生,表面呈圓形、心形、橢圓形或圓錐形,未成熟的果實表面呈深綠色,成熟的果實呈淡綠色或黃綠色,形似荔枝,故最初命名為番荔枝,又因果皮鼓脹如佛頭而別稱“釋迦牟尼”。“釋迦牟尼”的另壹個名字應該來自馬來斯裏卡亞,是荷蘭人從印度尼西亞傳入時,臺灣省人音譯過來的。釋迦牟尼的種子呈暗褐色橢圓形,光滑堅硬;果肉白色致密,味甜微酸。

怪癖

釋迦牟尼作為熱帶美洲土生土長的人,喜歡溫暖幹燥的環境。

多樣化

釋迦牟尼的品種大致分為土著釋迦牟尼(原生種)、軟枝釋迦牟尼、大王釋迦牟尼、王來釋迦牟尼Atemoya。

植物

釋迦牟尼適宜生長在結構和排水良好的沙土、壤土或粘壤土中。因為它的根比壹般果樹淺,所以土壤深度在1米左右。釋迦牟尼理想的pH值是6.0-6.5,在這個範圍內,土壤中的有效養分最容易被植物利用。由於釋迦牟尼喜歡溫暖幹燥的環境,在氣溫較低、容易出現霜雪的秋冬季節不適合栽培釋迦牟尼,不利於果實產期的調整;而且釋迦牟尼根系較淺,枝葉脆弱,容易因大風使植株搖晃,造成根系損傷,禁止在海邊迎風多風的地方種植。

挑選

釋迦牟尼硬熟期適時采收的標準必須考察果實表面的鱗片、顏色和鱗溝發育的程度來判斷成熟度。當鱗溝微裂,出現乳黃色時,說明可以收割了。如果果實不夠成熟,就不會正常軟熟,所以沒有商業和食用價值。如果是過熟,很容易很快就軟熟,造成損失。

營養

釋迦牟尼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K、Ca、Mg、P等。,而且營養價值相當高。而且由於熱量高,能有效補充體力,具有美容、壯骨、增強免疫力等多種功能,所以無論是正餐還是水果都非常適合。但由於其含糖量較高,減肥和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佛羅裏達、菲律賓和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營養分析。參見)

每100 g成熟釋迦牟尼可食部分的營養

卡路裏:94卡路裏

含水量:71.48-78.7g

蛋白質蛋白質:1.07-1.4g。

脂肪:0.4-0.6g。

碳水化合物:24克

纖維:[[0.05-2.5g

灰分:[[0.4-0.75克。

鈉:4-5毫克

鉀鉀:250毫克

鈣鈣:17毫克

鎂:32毫克

鋅鋅:0.2毫克

維生素B1硫胺素:0.05mg。

核黃素:0.07毫克

煙酸煙酸酯:0.8毫克

胡蘿蔔素A-A-胡蘿蔔素:10微克

胡蘿蔔素:10微克

隱黃素:10微克

抗壞血酸:50毫克

保護

建議將收獲的釋迦牟尼果實存放在陰涼通風處。最理想的溫度是20℃,大概5-7天就開始成熟了。長途運輸需要在冰箱中保持12℃或用乙烯吸收劑保鮮10-15天(旺來薩迦的Atemoya溫度可降至5℃以上)。釋迦牟尼果在軟熟之前千萬不要放入冰箱,否則會變啞,變黑變硬。

當釋迦牟尼開始變軟時,可以食用,也可以放在冰箱裏延長保存時間,還可以凍成釋迦牟尼冰,享受另壹種風味。

藥用價值

釋迦牟尼的種子、葉子、樹皮都含有生物堿,可以治療痢疾。釋迦牟尼的種子中含有黃色的幹性油,可以用來殺虱、洗頭。將葉子磨成粉末可以治療癬疥瘡,也可以用作增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