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般癥狀。小兒面頰、鼻頭及耳垂潮紅,耳道濕潤,耳痛,鼻塞,打噴嚏,黑眼圈,眼瞼腫脹、下垂,頭痛,唇幹,皮膚幹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出現皺紋,腹痛,腹瀉,腹脹,便秘,臂、腿或關節處有濕疹,反復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呼吸淺而快或不規則,脈搏紊亂,血壓升高,關節發緊等。
2、行為改變。不同年齡組的小兒,行為表現各異。
0~1歲嬰兒組:持續哭喊或尖叫,不能進食或需要不停地進食,煩躁或極度萎靡,入睡困難或嗜睡,不願被抱,搖頭,等等。
1~3歲幼兒組:莫名其妙地發脾氣,過分活躍,亂蹦亂跳,撞床,疲勞,蜷縮在桌椅下、床底下或家具內等黑暗的角落裏,拒絕被接觸,不願穿衣、脫衣,等等。
3~6歲兒童組:情緒和行為突然改變,多動,不能安靜地坐著吃飯、聽故事或看電視節目,煩躁,疲勞,違拗,沮喪,有攻擊行為,搖晃腿,嗜睡或夢魘,寫字或畫畫時不能在壹水平線上進行,或字越寫越大並往上翹(興奮型),或字越寫越小並往下降(抑郁型),間歇性講話困難,5歲後還尿床,等等。
二、面對寶寶過敏體質該怎麽辦?
常規藥物治療小兒過敏體質的弊端:目前西醫對小兒過敏性疾病尚無特效療法,多采用以內服抗組胺藥物,皮質激素類藥物臨時抑制為多,如口服西藥,口服激素,外用溶液洗劑、乳劑、泥膏、油劑、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長時間或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會成癮導致藥物依賴性 , 最常見的是用藥後病情好轉,壹旦停藥後,用藥部位原發病變加重。當重新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副作用大:常規治療過敏藥物只有抗組胺和激素類藥物,小兒抵抗力差,容易破壞小兒免疫系統。外用激素會使皮膚色素沈著,表皮老化,使小兒過敏更難治療,會對越來越多的過敏原敏感。病情反復:由於常規藥物只是抑制小兒過敏癥狀,不能有效地進行脫敏治療,所以藥效過去後會使過敏癥狀加重,這樣循環往復,越來越嚴重,更難治療。
最新權威機構的研究表明,過敏體質的形成,以及過敏的發作,都與機體內“健康殺手”——自由基過多地堆積有密切的關系,人們已逐步認識到過多的自由基是引起過敏這類特異性變態反應的元兇。而日趨嚴重的環境汙染、化學品濫用及輻射問題,都會直接造成自由基在體內的堆積,這也是現代社會過敏癥狀有增多趨勢的原因。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專業醫師推薦:治療過敏性疾病首推“益生菌療法”。由於先天性過敏體質,在孩子們的成長中會出現過敏性濕疹、蕁麻疹、反復發作的過敏性鼻炎及反復發作的兒童過敏性咳嗽和哮喘,受免疫功能紊亂的影響,人體內的免疫反應會使TH1細胞數量下降,在過敏原的刺激下連續產生多種細胞激素如IgE的產生增多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促使免疫反應朝向TH2途徑形成體液免疫反應,小兒過敏體質多補充可參與免疫細胞因子調節的欣敏康益生菌,這種極少數的抗過敏活性益生菌能夠促進體內幹擾素的分泌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過增進免疫細胞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可增進兒童抗過敏免疫調節的能力。
三、過敏體質寶寶如何預防春季過敏?
1、盡量避免接觸過敏源。
2、從根本上加強自身防禦,調節過敏性體質才是關鍵。
●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箘,它是壹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於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抗過敏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
●多運動,加強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強人體免疫力,改善過敏性體質。
●合理的飲食結構,多吃胡蘿蔔、洋蔥、大蒜之類的食物。
●溫腎祛寒,激素激發的就是腎陽,補充腎陽,驅除寒邪,才能從根本上改善過敏體質。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