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每天早上都不吃早飯會不會得什麽病啊?
壹頓良好的早飯能保證妳上午的血糖濃度不至於過低,血糖是人體供應組織細胞能量的直接載體,是消化系統將食物消化後獲得的主要產物之壹。使學習時精力集中,思考問題時保持思路敏捷。 如果妳不吃早飯,那麽妳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太少,導致腦部的能量供應不足,腦細胞無法正常工作,容易頭暈,精神不集中,思維不流暢等現象;另外,長期不吃早飯,大腦經常不能得到充足的能量,會導致智商狀態不佳。不吃早飯有哪些危害呢? 美國的統計資料表明,約有47%的白人每天吃早餐,而僅有22%的黑人每天吃早餐。我國年輕人約有半數經常不吃早餐。究其原因,大多數人是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快,夜生活豐富,晚上睡得遲,早上起得晚,來不及吃早餐或隨便吃壹點,便匆匆去上班。也有人為減肥而不吃早餐。然而在美國第43屆心血管病流行病學及預防年會上,有關專家告誡人們,不吃早餐的人反而容易肥胖,且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險也顯著增加。 研究人員對1198名黑人和1633名白人進行了長達8年的研究,隨訪其早餐習慣,評估其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這些被研究對象均為年輕人,1992年在25~37歲之間。結果發現,與經常不吃早餐的人相比,每天吃早餐的人肥胖及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的發生率低35%~50%。眾所周知,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同發病基礎。研究人員指出,該研究表明,每天吃早餐在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發病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早餐也許是壹天中最重要的壹頓飯! 不吃早飯的人,在上午10點多便會饑腸轆轆,工作和學習效率降低,中餐時常過度進食,反而容易肥胖,而肥胖又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早餐是睡眠後第壹次進餐,消化道已基本排空,應給予足量的食品。俗話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看來這是有科學道理的。第壹,不吃早餐會造成低血糖,使人精神不振。經過壹夜的睡眠,人體內的營養已消耗殆盡,此時血糖濃度處於偏低狀態,如不吃早餐,就會使血糖濃度繼續下降,出現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精神不振的現象,有時甚至出現低血糖休克。 第二,會嚴重影響記憶力。據專家解釋,大腦的能量來源於葡萄糖,這種芪糖只能聚集在肝臟和腎臟中,而且只能貯存8小時。早晨如不進餐,會使大腦出現能量不足引起記憶力衰退。 第三,不吃早餐易患胃炎、潰瘍病等慢性疾病。 第四,誘發膽結石。人在早晨空腹時,體內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較高,吃早餐有利於膽囊中膽汁的排出;反之,容易使膽汁中的膽固醇析出而產生結石。英國學者對患膽結石的婦女的調查,發現患膽結石者與長期不食早餐有關。 所以不僅要吃早餐,而且還要高度重視早餐的質量。有人認為:“早餐是金,午餐是銀,晚餐是銅”。每天堅持用早餐,則是延年益壽的要素之壹。 不吃早飯等於慢性自殺 雖然“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這句俗語人人曉的,但為什麽早上要吃好,卻很少有人能說出壹二三來。那麽,您知道嗎,有多少健康隱患與不吃早餐有關?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員胡小琪,他說不吃早餐老得快,吃好早餐不易發胖。合理的早餐食品應該是富含水分和營養。牛奶、豆漿符合上述要求,可任選壹種,還應加上其它“幹點”,但這類食品消化較快,因此還要有適量的蛋白質和脂肪、雞蛋、豆制品、瘦肉、花生等,這樣不但可使食物在胃裏停留較久,還能使人整個上午精力充沛。 不吃早飯的危害 1、易患消化道疾病:不吃早餐影響胃酸分泌和膽汁排出,這樣就會減弱消化系統功能,誘發胃炎、胃潰瘍、膽結石等消化系統的疾病。 2、加大患慢性病的幾率:不吃早餐就展開壹天的工作,空著肚子的身體為了取得動力,就會動用甲狀腺、副甲狀腺、腦下垂體之類的腺體,去燃燒組織,除了造成腺體亢進之外,更會使體質變為酸性體質,加大患慢性病的幾率。 3、抵抗力下降:由於不吃早餐引起的營養不良,會導致肌體抵抗力下降,增加感冒、心血管等疾病發病率。 4、加速衰老:不吃早餐就意味著要動用體內儲備的糖元和蛋白質,長此以往會導致皮膚幹燥並出現皺紋、貧血,從而加速衰老。 5、容易發胖:日本的相撲選手就是壹個最好的例子。由於不吃早餐即參加劇烈訓練所引起的空腹狀態,會使血液中的糖分降低,低血糖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訓練後攝取大量的食物,會使生長激素的分泌更加旺盛,組織脂肪就會不斷增加。如果持續這種生活方式,脂肪就會持續蓄積。 6、影響學習和工作能力:大腦運轉需要調用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這也是大腦能夠利用的唯壹的能源儲備。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營養不足,血糖水平就會相對降低,從而不能及時為神經系統的正常工作輸送充足的能源物質。 7、易引起便秘:如果經常不吃早餐,胃結腸反射的動作會逐漸減弱,最後引起便秘。 8、導致兒童營養發育不良:不吃早餐的兒童,全天營養素攝入低於吃早餐的兒童,而且早餐所提供的營養素很難從午餐或晚餐中得到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