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初霜節氣妳不知道的中醫養生

初霜節氣妳不知道的中醫養生

初霜來臨,氣溫開始下降,要註意養生。養生最好用中醫的方法。自古以來就有“中醫治本,西醫治標”的說法。相比西醫,中醫講究整體,雖然見效慢,但不會損傷人的根本。所以中醫對人更好。從人的根本來說,身體自然會好很多,從而達到養生的目的。妳知道中醫養生的方法嗎?讓我們來看看中醫在初霜節氣是如何養生的。

初霜是二十四節氣之壹,始於每年陽歷10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經度210度。此時天氣漸冷,霜降開始。《二十四節氣》記載:“九月中旬,氣寒凝露,露如霜。”初霜凍時,我國南方地區進入秋收秋種的繁忙季節,而初霜凍壹般出現在黃河流域。人們常說“初霜無霜,來年必有饑荒”。在中國少數民族聚居的雲南,甚至有“初霜無霜,頭上無糠”的說法。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人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總結出了氣候對生活的影響,以及人應該如何使自己的有機整體適應自然界不同季節的變化,從而保持人與自然界的動態平衡。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這種動態平衡有兩點。壹是指身體本身各部分之間正常生理功能的平衡;二是指身體機能與自然物質交換過程的相對平衡。協調平衡是中醫養生的重要理論之壹。根據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動變化而產生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生物克制”關系,維持著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和人體生理的協調平衡。

初霜是深秋的季節,五行屬金,五季(春夏長夏秋冬)屬秋,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屬肺。按照中醫養生的觀點,要四季補(春補、夏補、長夏輕補、秋平補)。

秋季是容易咳嗽的季節,也是慢性支氣管炎容易復發或加重的時期。

下面是壹些適合秋天的水果、幹果、蔬菜和餐桌食譜:

梨樹

性味歸經:涼、甘、微酸,入肺、胃經。

功效:生津潤燥,清熱化痰。

如果妳口渴的時候吃梨,它會給妳壹種涼爽和幹燥的感覺。酒後吃梨,可謂又甜又香,說明玉髓鮮美,酒味也會消失。

蘋果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

功效:生津潤肺,消食止渴。

對蘋果的效果,早在唐代的《金匱要略》中就有記載。西方人常說“日食壹個蘋果,醫生遠離”,中國蘋果產區也有“飯後壹個蘋果,老人爭年輕人”的諺語。

橄欖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

功效:清肺利咽,止渴解毒。

《本草求真》:“橄欖,肺胃亦為果之所居,其性能為止渴,飲後宜咀嚼。人拿河豚的肝和兒子煩死了,就拿這個煮汁來喝。

銀杏樹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入肺腎經。

功效:斂肺氣,平喘止咳,降便止濁。

銀杏園形似鴨掌,故稱鴨腳。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說:“鴨腳生於江南,名浮於現實。因貢,銀杏貴在中州。”的句子。銀杏樹又叫公孫樹,是因為它生長緩慢,“公樹栽,孫子得食”。

洋蔥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入肺經。

功效:清熱化痰。降血脂、降血糖。

洋蔥作為利尿劑和祛痰劑,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是西餐中不可或缺的高級調味基料。

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洋蔥中含有壹種降低血糖的物質——甲磺酰脲,經常食用對糖尿病人有益。

芥末(芥末)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肺經和大腸經。

功效:宣肺化痰,暖胃散寒。

對於急慢性氣管炎寒痰過多,咳嗽有白粘痰,胸悶膈,宜食用。

銀杏蘿蔔粥

材料:白果6個,白蘿蔔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蘿蔔洗凈切絲,用熱水焯壹下備用。先把銀杏洗幹凈,和糯米壹起煮。大米開花後,倒入白糖,小火燉10分鐘。加入蘿蔔絲就可以吃了。

功效:補腎潤肺,止咳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