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的學名是番荔枝,又名佛頭果、繡球果、洋波羅等。釋迦牟尼果主要用於新鮮食物,而且很有營養。自古以來就被稱為上等滋補品。目前也是我國常見的經濟樹種,浙江、臺灣省、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省均有栽培。那麽釋迦牟尼是幾年結果的呢?釋迦牟尼怎麽種?讓我們互相了解壹下。
釋迦牟尼幾年結果?
釋迦牟尼的幼苗壹般在種植後2-3年開始結果。但由於繁殖方式不同,出菇時間也不壹致。比如采用嫁接等其他繁殖方式,結果的時間會比實生繁殖早。當然,釋迦牟尼果實的結果時間也與管理技術密切相關。種植者要想早點結果,就要精心管理施肥、澆水、修剪。
釋迦牟尼怎麽種?
1,種植條件
(1)氣候:釋迦牟尼是熱帶水果,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的地區可以正常生長。植物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0-32℃,果實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為13-26℃。冬季,霜凍年份要做好保溫措施。
(2)土壤: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排灌良好的微酸性壤土或砂壤土,有利於其生長。
2.種子處理
用200克/升赤黴素浸種24-36小時,可使種子提前出苗3-5天。6葉後用5000-6000倍的愛多壽液噴施幼苗,可有效提高成苗率。儲存的種子應該在播種前晾幹。
3、苗木種植
春季種植較為適宜,應選擇樹齡為0.5-1年的嫁接苗。因為栽培釋迦牟尼主要是為了結冬果,所以砧木要選擇耐寒性較好的,比如牛心梨。種植前挖壹個長、寬、深為0.8×0.8×0.9米的種植穴,穴底施熟有機肥30公斤,餅肥2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把秧苗放進去蓋好,每畝種55株左右。
4.水肥管理
壹般1-2幼樹需施有機肥5公斤,冬伐前施有機肥壹次。這樣壹來,樹木對肥料的需求量更大,要根據樹齡、樹勢、結果情況來決定用量。壹般3-4年生樹每年冬伐前後需要施有機肥10-15公斤。釋迦牟尼怕旱怕澇,灌溉也要看具體情況。穴灌和溝灌是最好的灌溉方式。同時,春夏季雨後要及時做好排水。
5.花卉和水果管理
人工授粉、葉面噴灑硼源池等。,提高座果率;為保證果實正常發育,避免采前生理落果,授粉後20天左右可進行疏果;釋迦牟尼的葉和果實有特殊的香味,所以更易受果蠅和蟎蟲的侵害,授粉30天後可套袋保護。
以上是關於釋迦牟尼的掛果年份和種植技術。總的來說,釋迦牟尼是熱帶地區非常受歡迎的水果,近年來名聲越來越大。有種植想法的朋友壹定要掌握它的生長習性和專業的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