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教學設計第壹部分:教學目標;
1.通過“泡茶”“做煎餅”等簡單的例子,使學生認識到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實現最優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形成尋找最優解的意識。
2.感受統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嘗試用統籌的方法解決問題。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逐步形成科學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嘗試合理安排時間的過程,認識到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
難點:掌握合理安排時間的方法,增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過程:
首先,通過談話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生命是人最寶貴的東西,時間是最值得珍惜的東西。要珍惜時間,就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今天,我們就用最優化的思想來學習如何合理安排時間。
第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情景壹:泡茶的問題
1,問題介紹:泡茶壹般需要做什麽?
妳會先做什麽?之後怎麽辦?估計壹下妳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2.課件展示的是態勢圖。妳從圖片中獲得了什麽信息?怎麽安排可以節省時間?
3.先讓同學們同桌交流,然後引導,合理安排時間,考慮事情的先後順序。同時想想能做些什麽。
4、同桌合作,設計方案。
5.互相溝通,展示方案。
展示課件流程圖:
選項a:壹個壹個做:
選項B:同時做幾件事:
6.這些方案妳覺得哪個最合理最省時?
總結:看來合理安排時間,不僅要考慮先後順序,還要考慮可以同時做的事情,這樣才能節省時間。我們把這種用最短時間泡茶的方案稱為“最優方案”,這種思路就是“優化”思路。
情況2:煎餅問題
1,展示情境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找到關鍵的數學信息:壹次只能烤兩個餅,兩面都要烤,每面3分鐘。
2.組織活動:接下來進行煎餅大賽,看誰是最聰明的煎餅師傅。
引導學生用硬幣或紙片擺壹個鐘擺,然後用圖畫展示這個過程。老師會巡視指導。
說出舞臺上展示煎餅的過程,說用了多長時間。
課件展示煎餅示意圖:
3.總結:這種安排耗時最少,是最優方法。
第三,鞏固使用,拓展升級
探索烤4個蛋糕和5個蛋糕所需時間的規律。
知道了烤三個餅的優化方法,烤四個餅和五個餅的優化方案是什麽?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操作並找到最佳方法,並記錄過程。
全班同學匯報了交流情況,得出結論:
第四,聯系生活,課堂訓練
這是合理的時間安排嗎?為什麽?
a、小東東壹邊吃飯壹邊看電視。
b、邊打電話邊騎車。
C.邊走邊看。
d、在馬路上踢足球。
五、談收獲,全班總結
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的安排得到改善?
總結全班:今天的學習妳收獲了什麽?
優化教學設計第二部分:學習內容:義務教育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81-82頁
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課程標準要求:從優化的角度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
最優化問題是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本課以“泡茶”和“烙餅”為背景,鼓勵學生嘗試在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泡茶》先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泡茶需要的東西和時間,再用三個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嘗試解決如何節約泡茶時間;通過討論可以同時做什麽,優化程序節省時間;通過計算不同程序所需的時間,可以進壹步理解優化思路。《煎餅》通過情境圖明確了兩個內容:壹、本次煎餅活動的任務——爸爸、媽媽和我各有1個蛋糕;二是煎餅的基本方法。對此,教材提出了三個問題:問題1是讓學生嘗試盡快解決如何吃蛋糕的問題;問題2是通過閱讀《媽媽的做法》了解難學的方法;第三個問題是利用方法繼續求解大量的煎餅問題,探索其省時規律,進壹步理解優化思想。
學習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正處於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時期。基於已有的數學解釋、運算、計算、比較和方法多樣化的經驗,能夠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表達數學問題和求解過程,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具有數學應用意識和合理的時間安排。
學習目標
1.經歷了從最優化角度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初步實現了運籌學思維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合理安排時間的意識。
3.在解題過程中,體會優化的意義,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合作學習的理念。
學習重點
通過從最優化的角度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初步了解了運籌學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學習障礙
從生活中簡單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
學習過程
壹,引入興趣,初步了解和優化
頭腦風暴:煮1個雞蛋需要5分鐘,煮4個雞蛋需要多長時間?
默認是1: 20(怎麽做菜?)
默認是2: 5(怎麽做菜?)
妳會選擇哪種方案?妳怎麽想呢?
生活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更合理的方案。比如考慮到節省時間,四個雞蛋壹起煮是最優方案。今天我們就來探討解決生活中的最優化問題。
(板書題目:優化)
診斷性評價:通過學生的回答,測試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常識。
設計意圖:有趣的數學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課堂氣氛。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認識到同時做壹些事情可以節省時間,理解優化的意義和目的。
第二,合理泡茶,逐步了解優化。
(展示態勢圖)
剛才大家都會特別想,特別誇妳!為了表揚大家,老師帶了壹張圖。請仔細觀察,用數學故事描述圖中的數學信息。
請思考:
泡茶應該先做什麽?以後怎麽辦?需要多長時間?
學生報告並展示。
預設1:洗水壺-洗茶杯-找茶-接水-燒水泡茶1+2+1+65438+8+1 = 14(分鐘)。
預設二:洗茶杯-找茶葉-洗水壺-接水-燒水-泡茶2+1+1+8+1 = 14(分)。
預設三:洗水壺——接水——燒水(洗茶杯,找茶葉)——泡茶?1+1+8+1 = 11(點數)
大家開動腦筋,想出了不同的泡茶方案。哪個計劃節省時間?
妳對泡茶有什麽疑問嗎?
總結:雖然優化方案節省的3分鐘很短,但我們可以讀壹個數學故事,跑500米,做壹件好事。
互動評價:通過學生的回答,檢測學習目標1的達成情況。
設計意圖:學生先列出工作流程,再考慮如何優化;通過討論可以同時做什麽,經歷優化過程,可以用文字和流程圖描述泡茶的順序;比較不同方案所需時間,進壹步感受優化的價值,加深對合理統籌安排的理解。
第三,巧煎餅,深入探索和優化
喝完調皮的茶,媽媽暖暖的,準備做他最愛吃的煎餅。
(展示態勢圖)
說說圖中的數學信息。
媽媽需要烤多少蛋糕?烤1個蛋糕需要多少分鐘?
烤1個蛋糕和烤2個蛋糕用的時間壹樣。為什麽?
兩個蛋糕可以同時在鍋裏烤,可以節省時間。這是蛋糕烘焙問題中的優化。
1,合作學習:三個調皮的家庭如何盡快吃到蛋糕?
要求:
把餅換成威化,手工操作,做出合理的煎餅方案。
默認1:壹個煎餅需要6分鐘,三個煎餅需要18分鐘。
預設二:兩個蛋糕壹起烤6分鐘,第三個蛋糕烤6分鐘,壹個蛋糕烤12分鐘。
預設三:先烤1號蛋糕正面和2號蛋糕正面,需要3分鐘;1蛋糕反面和3號蛋糕正面烤3分鐘;最後烤2號餅的反面和3號餅的反面需要3分鐘,壹個* * *需要9分鐘。
總結:每次鍋裏有兩塊蛋糕,省時,媽媽更省時省力。
互動評價:通過學生的回答,檢測學習目標1的達成情況。
設計意圖:學生可以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思考合理的操作方案,可以壹個壹個烙,壹個前兩個,或者每次兩個鍋。他們嘗試用課本等物品的正反面代替蛋糕的正反面進行實驗操作,通過解讀、運算、計算等方式進壹步了解優化方案,逐步優化思維過程。
2.烤4個蛋糕和5個蛋糕需要多長時間?
3.妳發現了什麽?
默認1:每次加3分鐘。
預設2:從2塊蛋糕開始,蛋糕數乘以3就是所需時間。
前提三:沒有找到數學規律,老師指出規律(如果要烤的餅數是偶數,可以烤兩個;如果要烤的餅數是奇數,可以先烤兩個餅,後三個餅按最優方法烤,達到整體優化)。
原來煎餅問題也有數學規律,真是妙不可言!
4.妳對煎餅有什麽問題嗎?
總結:優化是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優化方案可以幫助我們節省時間,高效解決問題。請認真學習優化。
互動評價:通過學生的回答,檢測學習目標2的實現情況。
設計意圖:在解決四五餅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交換四五餅的方法,鼓勵學生探索發現規律,滲透知識之間的聯系。
三、布置作業,鞏固拓展優化
數學學習中,不僅有時間優化,還有組合優化。比如圖形著色的問題——在中國地圖上,相鄰的兩個省用不同的顏色畫,至少需要幾種顏色。
生活中有很多優化的例子。請關註它們,用數學日記、數學故事或數學繪本記錄下來,作為今天的數學作業。
互動評價:通過學生的回答,檢測學習目標3的實現情況。
設計意圖:數學文化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通過對數學運籌學的理解,滲透數學文化,提高數學文化素質。
第四,學習總結,相互評價課堂表現
妳在這節課上學到了什麽?有什麽問題嗎?妳覺得妳的表現如何?同學呢?老師呢?請填寫課堂評價表,做壹個過程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