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羅非魚養殖需要註意哪些環節?

羅非魚養殖需要註意哪些環節?

(1)魚種選擇要正確。

雄羅非魚生長速度快,但如果雌羅非魚在魚塘中,會導致後代繁殖過度,單位水體的魚密度高,不僅影響魚的生長速度,還會浪費飼料,增加養殖成本。同時,池塘裏有了雌魚,雄羅非魚會築巢,影響其生長。因此,魚種的選擇應以高雄率為基礎,同時兼顧高漁獲率、高生長、高產肉量的特點。(2)適宜的池塘條件

養殖羅非魚的魚塘規格並不嚴格,面積可大可小,甚至小型水庫都可以養殖。羅非魚也是網箱養殖的絕佳選擇。羅非魚商品魚池面積10 ~ 15畝,太小,水環境不穩定,不利於物質流通;過大,不便於生產操作。池塘水深應為1.5 ~ 3.0米。但對於需要越冬的羅非魚池塘,要求水深在2.5米以上。(3)放養前的準備

(1)修整魚塘:秋後曬幹池水,冷凍、幹燥、暴曬,去除病菌和有害生物,改善土質;清除雜草雜物,挖出多余淤泥,整平池底,修復池邊,加固河堤,疏通註水和排水渠道,設置擋魚欄。②藥物清池:清池法是將池水抽幹,池底留3-5厘米深的水,每畝用生石灰60-75公斤,或每畝用漂白粉65,438+00-65,438+05公斤(含有效氯30%),或每畝用茶籽餅40-50公斤。壹般在晴天中午進行池塘清洗,可以提高藥效。③註水和施基肥:清池後7天左右,藥物毒性消失時,可註入0.5 ~ 1.0m的淡水,施基肥,培養浮遊生物和其他餌料生物。羅非魚苗種入池後,隨著水溫的升高和魚的生長,逐漸加水至最大深度。(4)備貨時間

在自然條件下,當生長水溫低於18℃時,羅非魚壹般停止攝食,因此,只有水溫穩定在18℃以上,才能放流魚種。如果放養過早,容易因為水溫低而導致死亡;過晚放養會縮短生長期,影響池塘規格和魚產量。所以放養魚種的時候,壹定要把握好合適的時機。(5)放養密度適宜

放養密度為魚苗期5000 ~ 20000尾/畝,成魚期1000 ~ 2500尾/畝。通常為保證規模化營銷,放養密度為1000 ~ 1500條/畝。羅非魚主要用於魚片加工。壹般400克以上的條重就可以投放市場了。規格越大,價格越高。所以建議大規模養殖成魚出售。(6)品種的合理搭配

羅非魚苗入池後3 ~ 4個月,為控制羅非魚的繁殖後代,每畝投放7 ~ 65438 cm的烏鱧苗80 ~ 100尾。鱅魚30-50條;100 ~ 120草魚;10 ~ 20鯡魚。在羅非魚魚種階段,不要與其他大規格魚種混養,以免與羅非魚爭奪飼料。100克以上條重的羅非魚形成搶食習慣,其他大型魚種對其影響逐漸減小。(7)註意排水和灌溉

在向池塘加水和排水時,應特別註意防止其他野生羅非魚進入池塘,並采取措施防止羅非魚在池塘中大量繁殖。(8)定期打開充氣器。

羅非魚壹般不會因為浮頭而死亡,但也需要啟動增氧機,以使魚塘上下兩層循環,防止羅非魚浮頭或在黑暗中漂浮,減少羅非魚額外的營養消耗。天氣晴朗時,中午開機0.5 ~ 1小時,早晨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開啟增氧機。(9)水質管理要求

羅非魚對水質要求不嚴格。以水中的浮遊生物為食,相對豐富的水可以節省飼料。所以羅非魚養殖需要透明度在25 cm左右的相對豐富的水。相對而言,魚類養殖階段的水質要比成魚養殖階段的水質肥壹些。(10)及時分批抓。

符合市場規格的羅非魚應及時捕撈上市,充分利用水域空間,保證魚塘羅非魚持續快速生長。(11)防寒措施

羅非魚不耐寒。為了防止魚被凍死,越冬前太陽池底部不能過度裸露,以便羅非魚築巢群居越冬。冬季應盡量加深池水,在池塘的北角搭建避風棚,在水面周圍養水葫蘆,防止池水上下對流,延緩池底降溫時間。有條件改造魚塘,將池水加深到2.5米以上。(12)疾病控制

魚病防治是池塘養殖生產的重要環節之壹,決定著水產養殖的成敗。因此,要認真貫徹“全面預防,積極治療,預防重於治療”的方針。魚病的發生是環境、病原體和魚體相互作用的結果。預防疾病要調節水質,控制病原體的傳播和繁殖,合理飼養管理,增強魚類體質。當發現魚類行為異常時,應立即調查原因,並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控制魚病的發展。用藥方面,要對癥下藥,不能濫用藥物,杜絕使用魚類容易積累、汙染環境的有機物、農藥、重金屬、抗生素、呋喃類、磺胺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