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壹個視頻:收割機割豆子,周圍壹群老人把豆子撿起來甚至拉出來。土地承包人上去撿回來,瘦老頭正躺在地上糾結豆子。。。視頻遠比文字感人。我不想在這裏說誰對誰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但那時候我突然明白了老壹輩人不被年輕人理解的節儉。
在這壹刻之前,我壹直在抱怨老壹輩的壹些習慣。舉幾個例子:
1,剩菜反復吃,都變味了,舍不得倒掉;
2,平時舍不得吃,晚輩認為壞了就倒掉,拼命想吃完。飯量壹下子大了兩三倍,嚇人怕浪費。雖然晚輩壹再表示浪費糧食可恥,但暴飲暴食對身體有害,身體更重要。畢竟這個時代餓死的人很少,病死的人很多,但是老人們從來不為所動。
3,遇到事喜歡囤,壹般都要打,打不完就破。我說過很多次超市多,少買,吃完隨時買,但妳不為所動。
還有別的東西壞了又舍不得扔,還得壹次又壹次的修修補補。小區裏別人扔的還不錯的東西,用不用都會撿回來。。。。。。這些我擔心了很久,還是改不了。我們必須給他們盡可能多的錢,讓他們有安全感。雖然說出來沒用,但是時間長了說幾句還是有些影響的。另外,盡量自己多吃,不要等快死的老人更拼命的吃。結果就是他們壹直瘦不下來。這也是為什麽我壹直固執的認為改變壹件事還是有希望的,但是改變壹個人的觀念幾乎是無望的,所以我從來不敢奢望改變壹個人的看法。
二、分析:
那天看到那個視頻,突然想到老壹輩都經歷過什麽。為什麽他們說如果我們在1960年再做壹次,會有更多的人餓死?因為現在的人根本沒有那種體驗,吃不了那種苦。為了卑微地活著,老壹輩人經歷的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是難以承受的。現在很多人都很脆弱。面對困難,他們寧願結束自己的生命,也不願面對困難。他們很窮,連最起碼的傳宗接代、孝敬祖先的信念都沒有了。活著就像行屍走肉,成為欲望的奴隸,他們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我現在明白了,老壹輩人太勤快了,老壹輩人瘋狂地為雞毛蒜皮的利益爭鬥。因為他們經歷了我們想象不到的苦難,挨餓的人可能是我們想象的極限,但在那個極限下,我們無法想象人性的扭曲和日常生活的很多方式,因為對正能量的需求沒有流傳下來,所以他們形成了年輕人深不理解的行為。這是他們的悲哀,他們經歷過,他們說不出來,也沒人相信。於是,我理解了他們那些讓我想不通也無法接受的行為。雖然改變不了什麽,但至少,我的想法大白了,心裏也沒那麽堵了。
第三,命運被毀滅:
每個人的壹生都會經歷幾段獨特的時光。如果不是同齡的人,即使生活在同壹個時空,年齡差距從未有過的相同經歷,也會產生骨子裏的不解和陌生。每個時代和時代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和烙印。上世紀初出生的人經歷了戰亂,四十年代出生的人經歷了六七十年代的動蕩,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經歷了八十年代的開放與希望,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看到了九十年代的混亂與繁榮,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經歷了本世紀初信仰缺失的迷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經歷了網絡信息時代的洗滌。。。。。。20年壹個周期,換了壹批社會的主力,主流觀念變了,但其實壹切都在循環。每個人的人生只有20到30年,剩下的時間過得太快,沒有感覺。正是這十年,形成了我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影響了我們的人生。生而為人,螞蟻和蒼蠅卻過著孤獨的生活。生活已經夠苦了,我應該更開明壹點,看開壹點。如果不必爭論,就寬容理解。當然,如果非要爭論的話,那就沒有自然的誰該懂了。妳有妳時代的烙印,我有我的。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認知而堅持,讓法律來評判。錯誤的堅持不該堅持的,不適應時代,或者被主流社會批判不理解,或者因為健康像吃了不新鮮的食物壹樣被懲罰。沒有人會可憐妳,因為眾生皆苦!
事實上,不僅在時間維度上如此,在空間和環境上也是如此。社會的分化,社會階層的出現,並沒有形成不可理解的代溝。群體不理解,群體利益沖突?爆發是利益集合體的重生,早死早輪回,開始下壹個輪回。可惜科技的進步把既得利益者保護的太好了,搞輪回難多了。然而,沖突就像壹個氣球。妳越壓抑,它就越大。總有壹天,它會達到極限。不再是輪回那麽簡單,而是整個系統會崩潰,不會有輪回,壹切都會煙消雲散,徹底消失。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將經歷老壹輩未曾經歷過的事情。既然是必然,就沒必要害怕,好好成長,不斷改變。我準備好了。